百年梦想大国重器,三峡工程护佑长江经济

年6月9日11时,三峡水库水位消落至米汛限水位,圆满完成年汛前消落任务,腾出全部防洪库容.5亿立方米,为迎战主汛期做好准备。

6月10日,环球网记者随“百年党旗红国企新征程”暨“强国中坚高质量发展看国企”网络主题采访活动媒体团来到湖北宜昌,走进三峡工程。记者实地探访了三峡左岸电站、三峡大坝坝顶等工程重地,在三峡工程博物馆感受到了三峡集团由“建设三峡、开发长江”向“管理三峡、保护长江”的战略转变成果。

防洪是三峡工程的首要功能,也是三峡工程最大的生态效益,成为了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的“中流砥柱”。兴建三峡工程之后,在上游形成库容为亿立方米的河道型水库,可调节防洪库容达.5亿立方米,能有效地拦截宜昌以上来的洪水,大大削减洪峰流量,使荆江地区的防洪标准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

“高峡出平湖”三峡工程以宏伟气势令全世界瞩目,工程总量和装机容量位居世界第一。这座水利枢纽主要由大坝、水电站和通航建筑物三部分组成。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泄洪坝段居中,两侧为电站厂房和非溢流坝段。大坝坝顶高程米,最大坝高米,大坝轴线全长.5米。

在三峡左岸电站,记者了解到,三峡水电站由左、右岸电站、右岸地下电站和电源电站组成,总装机容量万千瓦,设计多年平均发电量为亿千瓦时,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最大输电半径为公里,机组所发电能主要送往华东、华中、广东等地区。

左岸电站全长米,每个机组段长38.3米,布置14台单机额定容量70万千瓦的水力发电机组,其主要技术参数代表了当今世界发电机组的先进水平,水轮机最优效率超过96%,发电效率达到98.77%。此外,发电机的推力负荷达吨,亦为当今世界之最。

三峡电厂工作人员介绍道,左岸电站引入了当时国际水电先进技术,这为我国水电装配制造业的提升和未来水电自主发展、可控生产奠定了基础。到三峡右岸电站建设时,12台机组中8台就已经实现了我国自主可控生产。再到右岸地下电站6台机组时,中国基本上全面实现了自主生产与技术革新。

三峡集团长江电力三峡电厂总工程师姜德政告诉记者,在确保三峡工程全面发挥防洪、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的前提下,三峡电站年全年累计生产清洁电能亿千瓦时,可供上海市用电(按年用电量计算)约8个月。这打破了此前南美洲伊泰普水电站于年创造并保持的.98亿千瓦时的单座水电站年发电量世界纪录。

亿千瓦时清洁电能,与燃煤发电相比,可替代标准煤约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万吨、二氧化硫2.24万吨、氮氧化物2.12万吨,相当于种植37万公顷阔叶林;按每千瓦时电量可产生13.8元GDP推算,每年可支撑约1.54万亿元的GDP,宛如清洁低碳中国的“绿色引擎”。

本文来源:环球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ongqiangjiyea.com/xqyz/104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