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建成后,其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远超建设大坝的投资成本。这座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花了十五年耗资亿元建成。因为建设周期以及投资额很大,有人质疑水坝建成后能否收回成本。
三峡大坝发电量巨大收益很高
实际上,三峡大坝就发电收入而言,早就已经收回了成本,而且每年的营收还不低,平均每年售电创收有亿元。这还只是大坝回报效益的一部分,其给航运以及周边地区带来的经济增长,同样不容小觑。三峡大坝之所以发电量巨大,在于水位落差足够大。
大坝的蓄水高度有米,如果满负荷发电,发电收入还会更高。然而三峡大坝每年都会关闭泄洪口一段时期,这段时期大坝是不发电的,为何这样一座有着巨大经济效益的水利工程,要停运一段时间呢?
原因自然不是为了保护设备。水力发电是一种清洁的发电方式,发电设备易于维护,只要有足够的蓄水量,一年都可以持续输出电能。三峡大坝看起来主要是为了发电而修建的,实际在立项的时候,就没有提到过修建这座大坝能带来多少经济效益。
三峡大坝蓄水能力很高能防止发生洪灾
其主要目的是蓄洪,和防洪的作用相比,发电反倒是次要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洪涝灾害频发的地区,在长江航道上修建足够多水库之前,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很频繁,平均每十年就会发生一次。
而发生洪涝灾害,主要原因在于长江的水流量巨大,加上中下游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每年夏季降雨量较大。这时候也是长江水量增多的时期,上游源头地带积雪消融,雪水大量汇集进入长江,就容易导致发生水灾。
新中国成立后,长江发生洪水的频率更大了,这可能是因为湿地被破坏,导致自然蓄水能力下降。1年和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保障长江中下游地区人们的安全和经济发展,长江上修建起来一座座水坝。
其中三峡大坝规模最大,蓄水量最多,三峡大坝设计蓄水量约亿立方米,足够大的蓄水量,保证了长江上游的水流大部分被拦截,发生洪水的可能性显著降低。不过光只有三峡大坝,还难以有效缓冲长江水量。三峡上游修建了个大型水库,这些水库起到了有效的截流效果。
没有了洪灾的威胁,长江中下游地区沿江的城市,经济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比如说荆州市,在三峡大坝修建之前,荆州市受制于频繁发生的长江水患,发展重工业十分困难。没有了洪涝灾害的威胁后,荆州市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
三峡大坝的修建促进了长江航运的发展
三峡大坝带来的另一个巨大效益,就是改善了长江的航运条件。长江虽然水流量巨大,但是暗礁和湍流很多。修建三峡大坝之前,长江的航道面积受限,没法通过万吨级船队。三峡大坝使得长江上游水位提高,可通过的船只吨位有了较大提升。
更大的航运通过量,促进了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航运有着低成本运输量大的优势,长江航运条件改善后,西南地区有了更大的发展机遇。所以三峡大坝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其修建是基于长远效益考虑的。
随着对外开放格局的进一步展开,长江的航运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开发。更大的通航量将带来更大的经济发展机遇,三峡大坝每年关闭一段时期,不会导致经济效益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