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藏医药治疗方案推介
(藏药新药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制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充分发挥藏医药在疠瘟病防治中的独特作用,在省科技厅大力支持下,“藏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应用研究”被列入青海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专项。金诃藏医药集团依托全国民族医药行业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资源聚集优势,迅速组建了由名老藏医、知名藏医药专家参加的藏医药防治“新冠肺炎”专家委员会,经过认真研讨、充分论证,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藏医药治疗方案》的制定工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藏医药治疗方案》以藏医药疠瘟病防治理论和实践为重要依据,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的架构和内容制定,并对藏医药治疗方案和国家诊疗方案进行了汉藏互译。为了便于对照,我们将国家诊疗方案也附于藏医药治疗方案之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藏医药治疗方案》作为藏药新药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疫病防控科研攻关的一项阶段性成果,希望能为“新冠肺炎”治疗提供多方位参考和方法。随着“新冠肺炎”防治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将对方案做进一步的修改、补充、完善,敬请藏医药界各领域专家提出宝贵意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藏医治疗方案(藏药新药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年2月13日制定)此病属于藏医疠瘟病范畴,病因为时令、“敦”邪、饮食、起居盛衰引发疠“﨡”之毒所致。现以藏医药理论为依据制定此方案,各地可根据病情、气候、体质、年龄等差异,对照方案进行辨证施治。
一、医学观察期临床表现1:乏力、胃肠不适。推荐藏成药:四味藏木香汤散、札琼(九味渣驯丸和五味麝香丸)临床表现2:乏力、发热。推荐藏成药:七珍汤散、佐琼(八味主药散+五味麝香丸)二、临床治疗期(一)疠瘟未成熟期:临床表现:寒颤、关节疼痛、干咳、咽干、乏力,脉象细速而不定,尿象色红黄而浊,舌象苔白而伴小疹。推荐藏成药:四味藏香汤散、殊胜黑汤散、五味麝香丸、五味紫堇散、八胆散(二)疠瘟热盛期:疠热增盛时疾病严重程度不一。1、轻型:表现为低热或中热,咳嗽、乏力。推荐藏成药:二十九味羌活散、肺热普清散、十味紫堇散2、重型:表现为高热、气促、咳嗽、喘憋、胸闷。推荐藏成药:十味紫堇散、十二味翼首散、强派大黄药散(平息)号、八味檀香散、格琼(九味牛黄散和五味麝香丸)、九味青鹏散3、危重型:瘟毒侵害脏腑,出现呼吸困难、出汗肢冷、神昏,脉象弱而急颤。治疗方案:结合现代医学急救法可辩证服用上述藏成药,大黄药下泻散。(三)恢复期:临床表现:病毒核酸检测虽为阴性,仍会出现呼吸弱、无食欲、空呕、咳嗽、乏力。推荐藏成药:十一味牛黄丸、三十五味沉香丸
辅助治疗:以稀粥等易于消化且富有营养的饮食为宜,可适当增加运动。
三、禁忌(一)禁食乳制品、甜、酸食;(二)禁服含冰片药物;(三)禁用放血疗法。四、相关藏成药推荐(见附录)附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推荐藏成药1、四味藏木香汤散藏木香、悬钩木、宽筋藤、干姜。清热解表,祛风除湿。用于“仁彩”病,流感等疫病引起的寒颤、发热、鼻塞、流涕、头痛、口干烦渴、关节酸痛、心烦胸闷等症。亦可用于风湿痹症。一次3~4g,一日2次,水煎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年版。2、十二味催汤散藏木香、悬钩木、宽筋藤、干姜、诃子、毛诃子、余甘子、榜嘎、秦艽、翼首草、短管兔耳草、高山辣根菜等十二味药组成。清热、解毒、杀疠。用于流感,瘟疫等引起的寒颤、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头痛、倦怠、口干喉燥、咽喉肿痛、周身酸痛等。一次3~4g,一日2次,水煎服。《医学经论精选.方剂甘露霖》。3、殊胜黑汤散藏紫草、藏茜草、紫草茸、黑冰片、翼首草、镰形棘豆、宽筋藤、穆库尔没药、山矾叶等药材组成。清热,解毒。用于治疗未成熟热、瘟、疠、肺热、脑痛病等。一次3~4g,一日2次,水煎服。《临床杂记甘露宝库》。4、七珍汤散藏木香、悬钩木、宽筋藤、干姜、诃子、毛诃子、余甘子清热解毒,祛风解表。用于感冒,未成熟热,空虚热,“培查”病,瘟病引起的寒颤、发热、周身酸痛、鼻塞流涕、口干、烦渴、咳嗽、咽喉肿痛,目赤耳鸣、头痛头晕、心烦胸闷等。一次3~5g一日2次。水煎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年版。5、五味紫瑾汤暗绿紫堇、波棱瓜子、岩白菜、诃子、角茴香清热,除瘟。用于治疗各类瘟病。一次3~5g,一日2次,水煎服《四部医典》。6、十味紫瑾汤暗绿紫堇、波棱瓜子、岩白菜、诃子、角茴香、翼首草、榜嘎(根)、铁棒锤幼苗、穆库尔没药等药材组成。清热,杀疠。用于治疗各类瘟病。一次3~4g,一日2次,水煎服。勿多服。老人、幼儿、孕妇和体弱者忌服。《秘诀补遗》。7、强派大黄药散檀香、牛黄、天竺黄、红花、渣驯膏、榜嘎、麝香、穆库尔没药、镰形棘豆、铁棒锤幼苗、羌活等十二种药材组成。清热解毒,杀疠防瘟。可用于黑三绕瘟、传染性黄眼颠仆瘟,飘移类瘟、赤巴窜脉瘟等疠瘟病,尤其对熟热或未熟伴瘟热疗效显著。口服。一次0.5~1.5g,一日2次。孕妇忌服,老人、小儿遵医嘱。《秘诀补遗》。8、大黄药下泻散檀香、牛黄、天竺黄、红花、渣驯膏、榜嘎、麝香、穆库尔没药、镰形棘豆、铁棒锤(幼苗)、大戟十二种药材药材组成。清热解毒,泻瘟毒。可用于黑三绕瘟、传染性黄眼颠仆瘟,飘移类瘟、赤巴窜脉瘟等疠瘟病下泻。口服。在医生指导下每隔2小时口服一次,每次0.5g~1.5g直到下泻为止。孕妇、月经期妇女禁服,老人、幼儿、体弱者遵医嘱。《秘诀补遗》。9、十二味翼首散翼首草、榜嘎、角茴香、天竺黄、红花、檀香、苦奎(安息香)、莪大夏、铁棒锤(叶)、渣驯膏、牛黄、麝香等十二味药材组成。清热解毒,防瘟疫。用于瘟疫,流行性感,乙型脑炎,痢疾,热病发烧等病症。口服。一次0.5~1g,一日2次。孕妇忌服,老人、幼儿遵医嘱。《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10、二十九味羌活散羌活、铁棒锤(根)、铁棒锤(幼苗)、铁棒锤(叶)、黑冰片、结血蒿膏、北豆根、小伞虎耳草、降香、牛黄、天竺黄、红花、力嘎都、延胡索、渣驯膏、角茴香、榜嘎、苦奎(安息香)、镰形棘豆、沉香、牛心血、藏菖蒲、硫磺、多刺绿绒蒿、熏倒牛、丁香、波棱瓜子、打箭菊等二十九味药材组成。 清热消炎,镇痛杀疠。用于瘟疠疾病,痢疾,白喉,疫黄,痘疹,炭疽等。一次0.5~1.5丸,一日3次。孕妇忌服,老人、幼儿遵医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年版。11、清肺止咳丸(肺热普清散)诃子(去核、毛诃子(去核)、余甘子(去核)、藏木香、木香、木香马兜铃、天竺黄、紫草茸、藏茜草、紫草、高山辣根菜、翼首草、力嘎都等十三味药材组成。清热止咳,利肺化痰。用于扩散伤热,陈旧波动热引起的肺病、感冒咳血管嗽、胸部疼痛、咯脓血。一次1~1.5g,一日3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年版。12、九味青鹏散铁棒锤(幼苗)、诃子(去核)、藏木香、苦奎(安息香)、翼首草、力嘎都、洪连(兔耳草)、索罗(丛菔)、镰形棘豆等九味药材组成。清热止痛,制疠。用于瘟疠疾病,流感引起的发烧、肺部疼痛、肺炎、嗓子肿痛等。1次1g,一日2次。孕妇忌服,老人、幼儿遵医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年版。13、十一味牛黄散牛黄、訶子、绿绒蒿、甘青青兰、麝香、余甘子、毛诃子、红花、木棉花、紫檀香、木香等十一味药材组成。清血化瘀。用于清肝脏瘀血和肝脏之热,肝包虫等。一次2~3g,一日1次。六省区《藏药标准》年版。14、五味麝香丸麝香、诃子(去核)、黑草乌、木香、藏菖蒲。消炎,止痛,祛风。用于扁桃体炎、咽峡炎、流行性感冒、炭疽病、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胃痛、牙痛。睡前服或含化。一次0.1~0.5g,一日1次;孕妇忌服,老人、幼儿遵医嘱。《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15、八味主药散牛黄、檀香、天竺黄、红花、獐牙菜、巴夏嘎、洪连(兔耳草)、榜嘎等八味药材组成。清热解毒。用于脏腑热病、肝热、肺热、血热、胆热、波动热等新旧热病。1~2g,一日2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年版。16、八味檀香檀香、天竺黄、红花、丁香、葡萄、甘草、力嘎都、丛菔等八味药材组成。清肺热,化脓血。用于肺热、肺脓肿、咯血、肺结核。一次1~2g,一日2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年版17、九味牛黄丸红花、巴夏嘎、木香马兜铃、牛黄、木香、渣驯膏、波棱瓜子、蒂达、绿绒蒿等九味药材组成。清肺热。用于肝大、肝区疼痛,恶心,目赤。一次1~2g,一日3次。六省区《藏药标准》年版。18、九味渣驯丸渣驯膏、麝香、红花、白豆蔻、熊胆、榜嘎、异叶青兰、诃子(去核)、力嘎都等九味药材组成。清热解毒。用于胃中血热、胆热症、胃炎、胃出血、赤巴引起的热症。一次1~2g,一日3次。《青海省藏药标准》年版。19、三十五味沉香丸沉香、香樟、白沉香、檀香、降香、天竺黄、红花、丁香、肉豆蔻、豆蔻、草果、诃子(去核)、毛诃子(去核)、余甘子(去核)、木香、广枣、藏木香、悬钩木、宽筋藤、山柰、木棉花、马钱子、乳香、、苦奎(安息香)、巴夏嘎、小伞虎耳草、洪连(兔耳草)、多刺绿绒蒿、打箭菊、矮垂头菊、丛菔、石榴子、铁棒锤、野牛心、麝香等三十五味药材组成。清瘟热,祛风,益肺,利痹。用于疠、热、隆相搏引起的疾病,热病初起肺痼疾,肺铁布症,咳嗽气逆,痹症,心隆症,疑难的气血上壅等。一次1~1.5g,一日2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年版。20、八胆散、熊胆、胆类膏、麝香、榜嘎、迭裂黄堇、渣驯膏、姜黄等八味药材组成。清热止泻。用于劳伤引起的胃肠疾病、腹脘胀痛,血、胆不调引起的泻热。一次1~2g,一日1~2次。《秘诀补遗》。21、九味防瘟散(纳布古觉)安息香、阿魏、藏菖蒲、草乌、雄黄、牛黄、独头蒜、红花、麝香等九味药材组成。预防瘟病用法药囊佩带于胸前,或每日鼻问3~5次。不能口服。六省区《藏药标准》年版。22、流感丸(罗君日布)诃子、亚大黄、木香、獐牙菜、藏木香、垂头菊、丁香、镰形棘豆、酸藤果、角茴香、阿魏、榜嘎、大戟膏、草乌、苦奎(安息香)、藏菖蒲、龙骨、麝香、宽筋藤、牛黄豆蔻等二十味药材组成。清热解毒。用于流行性感冒,流清鼻涕,头痛咳嗷,周身酸痛,炎症发烧等。一次1~2g,一日2~3次。孕妇忌服,老人、幼儿遵医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年版。23、达斯玛保日布铁棒锤、紫草茸、藏茜草、镰形棘豆、多刺绿绒蒿、洪连(兔耳草)、翼首草、诃子、金腰草、木香、藏木香、榜嘎、止泻木子、苦奎(安息香)、麝香等十五味药材组成。清热解毒,消炎杀疠。用于脑膜炎,流行性感冒,肺炎,咽炎,疮疡,各种瘟疠疾病。孕妇忌服,老人、幼儿遵医嘱。一次4g,一日1~2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年版。24、红丸药棒嘎、穆库尔没药、翼首草、廉形棘豆、辰砂、铁棒锤幼苗、红花等七味药材组成。消炎,止痛。内外诸多病所赞,血赤疠热病之福,尤为疠瘟病所颂。一次0.5~1.0g,每日1-2次。孕妇忌服,老人、幼儿遵医嘱。《钦则昂布医著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年2月4日印发试行第五版)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该病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随着疾病认识的深入和诊疗经验的积累,我们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一、病原学特点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新型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nm。其基因特征与SARSr-CoV和MERSr-CoV有明显区别。目前研究显示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bat-SL-CoVZC45)同源性达85%以上。体外分离培养时,-nCoV96个小时左右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发现,而在VeroE6和Huh-7细胞系中分离培养需约6天。对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认识多来自对SARS-CoV和MERS-CoV的研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二、流行病学特点(一)传染源。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二)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三、临床特点(一)临床表现。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二)实验室检查。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可出现肝酶、LDH、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部分危重者可见肌钙蛋白增高。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严重者D-二聚体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在鼻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粪便等标本中可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三)胸部影像学。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四、诊断标准湖北以外省份(一)疑似病例。结合下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1.流行病学史(1)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2)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3)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4)聚集性发病。2.临床表现(1)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2)具有上述肺炎影像学特征;(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无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二)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具备以下病原学证据之一者:1.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2.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湖北省:(一)疑似病例。结合下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1.流行病学史(1)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2)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3)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4)聚集性发病。2.临床表现(1)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2)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或无流行病学史,且同时符合临床表现中2条。(二)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三)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或疑似病例,具备以下病原学证据之一者:1.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2.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五、临床分型(一)轻型。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二)普通型。具有发热、呼吸道等症状,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三)重型。符合下列任何一条:1.呼吸窘迫,RR≥30次/分;2.静息状态下,指氧饱和度≤93%;3.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mmHg(1mmHg=0.kPa)。(四)危重型。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1.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2.出现休克;3.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监护治疗。六、鉴别诊断主要与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人偏肺病毒、SARS冠状病毒等其他已知病毒性肺炎鉴别,与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肺炎及细菌性肺炎等鉴别。此外,还要与非感染性疾病,如血管炎、皮肌炎和机化性肺炎等鉴别。七、病例的发现与报告湖北以外省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病例后,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院内专家会诊或主诊医师会诊,仍考虑疑似病例,在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并采集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在确保转运安全前提下尽快将疑医院。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密切接触的患者,即便常见呼吸道病原检测阳性,也建议及时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检测。疑似病例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1天),方可排除。湖北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病例后,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疑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要单间隔离,对疑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要尽快采集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八、治疗(一)根据病情确定治疗场所。1.疑似及确诊病例应在具备有效隔离条件医院隔离治疗,疑似病例应单人单间隔离治疗,确诊病例可多人收治在同一病室。2.危重型病例应尽早收入ICU治疗。(二)一般治疗。1.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保证充分热量;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指氧饱和度等。2.根据病情监测血常规、尿常规、CRP、生化指标(肝酶、心肌酶、肾功能等)、凝血功能,动脉血气分析、胸部影像学等。有条件者可行细胞因子检测。3.及时给予有效氧疗措施,包括鼻导管、面罩给氧和经鼻高流量氧疗。4.抗病毒治疗:目前没有确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可试用α-干扰素雾化吸入(成人每次万U或相当剂量,加入灭菌注射用水2ml,每日2次)、洛匹那韦/利托那韦(mg/50mg,每粒)每次2粒,每日2次,或可加用利巴韦林静脉(成人首剂4g,次日每八小时一次,每次1.2g,或8mg/kgiv.每8小时一次)。要注意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相关腹泻、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同时要注意和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5.抗菌药物治疗: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三)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疗。1.治疗原则: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积极防治并发症,治疗基础疾病,预防继发感染,及时进行器官功能支持。2.呼吸支持:(1)氧疗:重型患者应接受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并及时评估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是否缓解。(2)高流量鼻导管氧疗或无创机械通气:当患者接受标准氧疗后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无法缓解时,可考虑使用高流量鼻导管氧疗或无创通气。然而,此类患者使用无创通气治疗的失败率很高,应进行密切监测。若短时间(1-2小时)内病情无改善甚至恶化,应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和有创机械通气。(3)有创机械通气: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即小潮气量(4-8ml/kg理想体重)和低吸气压力(平台压30cmH2O)进行机械通气,以减少呼吸机相关肺损伤。较多患者存在人机不同步,应及时使用镇静以及肌松剂。(4)挽救治疗:对于严重ARDS患者,建议进行肺复张。在人力资源充足的情况下,每天应进行12小时以上的俯卧位通气。俯卧位通气效果不佳者,如条件允许,应尽快考虑体外膜肺氧合(ECMO)。3.循环支持:充分液体复苏的基础上,改善微循环,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必要时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4.其他治疗措施可根据患者呼吸困难程度、胸部影像学进展情况,酌情短期内(3~5日)使用糖皮质激素,建议剂量不超过相当于甲泼尼龙1~2mg/kg/日,应当注意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由于免疫抑制作用,会延缓对冠状病毒的清除;可静脉给予血必净ml/次,每日2次治疗;可使用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预防继发细菌感染;可采用恢复期血浆治疗;对有高炎症反应的危重患者,有条件可以考虑使用体外血液净化技术。患者常存在焦虑恐惧情绪,应当加强心理疏导。(四)中医治疗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各地可根据病情、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参照下列方案进行辨证论治。1.医学观察期临床表现1:乏力伴胃肠不适推荐中成药: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临床表现2:乏力伴发热推荐中成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颗粒)、防风通圣丸(颗粒)2.临床治疗期(1)初期:寒湿郁肺临床表现:恶寒发热或无热,干咳,咽干,倦怠乏力,胸闷,脘痞,或呕恶,便溏。舌质淡或淡红,苔白腻,脉濡。推荐处方:苍术15g、陈皮10g、厚朴10g、藿香10g、草果6g、生麻黄6g、羌活10g、生姜10g、槟郎10g(2)中期:疫毒闭肺临床表现:身热不退或往来寒热,咳嗽痰少,或有黄痰,腹胀便秘。胸闷气促,咳嗽喘憋,动则气喘。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推荐处方:杏仁10g、生石膏30g、瓜蒌30g、生大黄6g(后下)、生炙麻黄各6g、葶苈子10g、桃仁10g、草果6g、槟郎10g、苍术10g推荐中成药:喜炎平注射剂,血必净注射剂(3)重症期:内闭外脱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动辄气喘或需要辅助通气,伴神昏,烦躁,汗出肢冷,舌质紫暗,苔厚腻或燥,脉浮大无根。推荐处方:人参15g、黑顺片10g(先煎)、山茱萸15g,送服苏合香丸或安宫牛黄丸推荐中成药:血必净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4)恢复期:肺脾气虚临床表现:气短、倦怠乏力、纳差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腻。推荐处方:法半夏9g、陈皮10g、党参15g、炙黄芪30g、茯苓15g、藿香10g、砂仁6g(后下)九、接触隔离和出院标准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间隔至少1天),可解除隔离出院或根据病情转至相应科室治疗其他疾病。十、转运原则按照我委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转运工作方案》(试行)执行。十一、医院感染控制严格按照我委《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护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试行))》的要求执行。文源??藏医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