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治皮肤科医院 http://m.39.net/pf/a_4651553.html悬饮,中医病名。指水液停留于两胁的水饮病。症状为一侧或两侧胸腔积水,胁肋胀满,气短息促,咳吐疼痛。这是一位要求上门的病人,出诊前通过视频也了解了一下病人的情况,脑海中的第一反应是“悬饮”。左肺部肿瘤切除术三年余,因全身骚痒伴水肿入院。水肿经西医对症治疗后已消退,继而出现咳引胸痛,不能平卧,呼吸困难等症,x光检查显示双肺积水,随即施引流术,住院一月余陆续从胸腔内引流超30公斤液体,且液体依不见有收敛之势。据中医理论,痰饮的形成与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而成。肺主宣降,通调水道,敷布津液;脾主运化水液;肾阳主水液蒸化;三焦为水液通调之道路。故肺、脾、肾及三焦功能失常,均可聚湿而生痰饮。痰饮形成后,饮多留积于肠胃、胸胁及肌肤,而痰则随气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至筋骨皮肉,形成多种病证,因此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按这样的症状,群方中首选的应该是十枣汤,听名字温柔十足的即视感,但看成份甘遂,大戟,芫花。虎狼之药不过如此了吧?三样磨粉,每样的用量也是极少。用大量的枣煮成枣汤,以护胃。古时的九,就是数之极之意,千万不要相信十枣汤就是下十个枣煮。这个十是比极数九还要多的意思,就是很多枣的意思。晨起,空腹煮枣汤送上面三味药磨的粉。用倪海厦先生的原话来说就是早上起来,拿着十枣汤到厕所坐在马桶上,且一手拿好盆,做好准备了再吃十枣汤,随时准备来一顿上吐下泻。一顿吐泻后,一剂药就能把水胸收起来。医院已住一月余,胸水除了引流毫无办法,迁廷日久,消耗太过,已错失用此方时机。所以决定出诊,面诊断后再定夺,见人神气还有,思维逻辑清晰,半躺位,不能平卧。微喘,咳嗽但不严重。面色萎黄,舌红苔无。胸肋见微肿胀,腹软微隆,左寸口脉弦数无根,右侧寸口脉深探不得,至骨始有已成附骨脉。大便溏,小便偏少。已经是虚虚实实各有夹杂。与他的主治医生沟通时,医生对病人的预后较为悲观,心衰指标超,心衰随时可能发生,已嘱咐家属不要外出。医院只能做营养支持,没有办法止住胸水。而且现在病人的情况也医院。
医院没办法,那就中医接手了。随即下针,公孙,内关,心常,太溪,以护心肾。点刺双手四逢穴以重启脾胃。虚实夹杂各有兼证,方药用得较为复杂,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出自《金匮要略》,原书条文“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加小青龙汤散寒逐饮,五苓散温阳化气通调水道,把李可老先生的肾四味加上急补肾阳。首次三天的中药汤剂。当天晚上分多次少量服药一剂。第二天早上再诊,左脉见缓,右脉无起色,咳嗽较前一天有所加重。小便增加很多。打开引流管一小时有毫升积液,家属交待说通常早上一打开十五分钟左右就超毫升。看来是中药起效了。安心回广州。
服中药三天后x光检查右侧胸腔已没有积液。左侧少量毛玻璃样变考虑还是有少量积液。第四天拨引流管!第一次开的中药已服完,复诊诉胃口有所好转,会觉得好吃,能吃到味道,只是口腔溃疡变严重,痛到影响吞咽。看来这命门之火还真是补起来了,改方。在原方上加重剂山萸肉,生牡蛎,以收敛虚阳,更加红参另炖兑药以大补元气。刚好前几天订制的控涏丹也到了,选择丸剂是因为丸剂药力专,性不烈。当天就用新处方配上药丸一起服用。医院观察三天各症向好,胃口好,无咳嗽气喘。检查示心衰指标降到左右,危机解除。左侧胸腔积液无明显变化,准于出院。感上苍有好生之德!终于还是迈出了向好的一步。
琥珀大仙
人生几何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ongqiangjiyea.com/bgxq/7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