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讲一个全体正常人类都会觉得匪夷所思的坏事。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打死我也不相信那样的事能发生在人间。
去年,有人要建立一个大型的标本库工程,为了逼我们就范将冻存了若干年的胸水标本存放到其冰箱方阵,以便他们统一编号应付检查,多次动员无果之后便下起了黑手。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杀人夜,他们派人摸到我们的低温冰箱,将一摞胸水和配对的血清标本偷走。待到研究生发现时,我们视之如生命的研究标本在实验室的常温角落里停留了无数个日日夜夜。从年10月18医院上班的第一天起,每一例入住呼吸科的胸腔积液患者的配对标本全部冻存备用。我们拥有数个专用于标本的超低温冰箱,无须参与任何花里胡哨的蒙人项目就能运转良好地自足自给。关于这个人祸,我的感慨是:人的心得有多坏,才能干出破坏研究标本如此丧尽天良的黑心事来?
今天文章的主题与上述坑人的故事没有直接的关联,那只是引发人类抑郁的一个小小激发因素而已。到了今天,全国人民已经同心同德地形成了一个天大的共识,医院提拔临床科室主任或其他学术带头人,必须奉行“德才兼备,德比才重要一千倍”的至高原则。即使如此,医院临床学科的带头人,只会做研究的Scientist肯定不行,单纯看病的Clinician也不可能,只有既能看病又能写文章的Clinician-Scientist才有可能。
这里,个人定位至关重要。如果你只是以能进入某个医院当医生为大任,不介意在本院职工诊室开单至终老退休,那就远离江湖搏杀,本文看到这里即可。在残酷的现实世界里,尤其是医学科学发展水平特别发达的大城市,年轻的医生要成才能有什么样的捷径吗?我以下的观点不可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不过应该还是我的观点比较靠谱。在同等能力和努力程度的条件下,碰上一个与你有缘分的研究生导师极端重要。这个导师不能太老,仍在江湖上呼风唤雨,而且看得起你。入门之后,你必须尽快得到导师的重点栽培,并力争在三四年内废掉排在你前面年长十年左右的师兄师姐的武功,并堵死后面年幼十年左右的师弟师妹的全部路子。更重要的是,你与导师的年龄差距最好是15年左右,相距太近威胁到他退休之后继续作威作福,你也会弄死;太远你则有可能接不上班,很容易被其他人做掉。
在医院里,年轻博士本领再大也不可能自己做基础实验或主持临床试验发文章,没有文章就不用想得太多。要想有文章,那就必须留在导师所在科室工作,然后依靠他的力量韬光养晦,必须无所不用其极地让导师主动将一盘饺子分一半给你吃。导师这么做对他本人也是有好处的,最大的好处是为他老了之后留条后路。上面说的饺子主要是指文章,尤其是师兄弟们读研究生时做出来的好文章。这些本钱为你日后的腾飞铺设跑道。
这么说,是不是暗指同门其他师兄弟姐妹或其他老师指导的研究生永无出头之日?不用跟施老师拧巴,睁大眼睛看看周围的世界,是不是全部如我所言?要有个别能力特别强大的人,结局不外乎老师告学生,或学生告老师,或学生另谋高座。极少数的情况下,谋得高座之后的学生得以更加意气风发。总之,一个年轻人想要在大家都很努力的环境脱颖而出,首先必须自己比别人更能吃苦,其次还得依靠特别好的运气,再次要在关键时刻下得了手,第四要具有相当好的情商。
如果你觉得你的心态相当好,每天看门诊或查房,不与人争来斗去,最大的乐趣在于回家安静地相妻教女,你以为你生活在真空中?你看到谁能做得到了这个境界?一个人静静地工作,文章哪来?没有文章如何报副高正高?现在向论文工厂购买也怎么不好使了,迟早出事。如果你真正做到上面所说的好心态,不要说剽窃论文,恐怕派专职的教练知道你如何剽窃,相信你学不会如何誊写文字。活着真不容易,要活得好一点更不容易。
我今天是为了完成酝酿中的长篇小说而有意写这个话题,本文将被安排到某一个情节之中。不建议读者将文中所涉及的观点与我本人联系在一起,我能吃苦的程度是超出你想象范围的。最重要的一点,我当年考不上北京的大学。要是在北京读完医科大学本科或研究生,毕业之后留在北京当医生,以我的个性,绝对没有任何希望。
年8月9日
shihuanz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