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病例分享来自河南中医院心内科李明教授的《Inno-Pathwire工作导丝在闭塞病变中的应用分享》。”
患者基本信息
性别:男
年龄:68岁
主诉:以“发现血糖升高20年,伴乏力10天”为主诉入我院内分泌科,期间存在活动后胸闷、心慌情况,症状反复发作,结合入院心电图、心梗定量检查,后转入我科进一步治疗。
入院体征:T36.5℃P85次/分R18次/分BP/71mmHg,查体合作,表情正常,皮肤黏膜正常,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既往病史:牛皮癣病史3年,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病史。
诊断: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冠脉综合征
2.心律失常房性早搏室性早搏
3.糖尿病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蛋白尿
4.前列腺增生
5.甲状腺囊肿
6.贫血
检验检查结果
心电图:窦性心律,心室率79bpm,间壁异常Q波,下壁、前侧壁、正后壁ST-T改变。
心脏彩超:AO:26mmLAS:43mmLVD:61mmEF42%;左心增大,左室壁阶段性运动异常,二、三尖瓣几主动脉瓣少量反流,肺动脉高压(中度62mmHg),左室收缩功能降低。
BNP:pg/ml
心梗定量检查:MYO:18.0ng/mlCtnI:0.10ng/mlCK-MB:2.1ng/ml
胸部CT:双肺局部炎症及索条,双侧少量胸腔积液,左心增大,心包少量积液,冠状动脉局部钙斑形成。
手术过程
冠脉造影
造影提示前降支闭塞,第一对角支重度狭窄。
回旋支重度狭窄。
右冠轻度狭窄,前降支远段侧枝循环无明显显影。
难点:
1:单凭造影很难确定前降支开口以及闭塞段。
2:前降支远段无明显侧枝循环显影,不利于导丝通过和确定真腔。
解决方案:血管内超声指导
3:血管内超声指导下茵络Inno-Pathwire导丝进入前降支
茵络Inno-Pathwire导丝将微导管送至前降支闭塞处,更换FIeldXT-R导丝进入间隔支
FIeldXT-R导丝进入对角支,1.5×15球囊扩张对角支和前降支近段,对角支扩张后交换茵络Inno-Pathwire导丝进入对角支保护,柔软的头端防止损伤对角支,
微导管支撑下FIeldXT-A导丝通过闭塞段进入前降支远段间隔支,
微导管通过病变后交换茵络Inno-Pathwire导丝,然后1.5×15球囊扩张闭塞段
然后2.0×15球囊扩张闭塞段,血流恢复。但远段血管较小较细,考虑废用性萎缩。
使用1.5×15球囊扩张对角支,
2.5×28支架释放,
3.5×23支架近段释放后造影结果
回旋支植入3.0×30支架
术后小结
1.前降支闭塞,开口不明确,血管远段萎缩,血流差,血管内超声能明确开口位置和导丝是否进入血管远段真腔,选择合适的支架型号。
2.安全性和操控性兼具的工作导丝能保证手术安全进行,可以帮助微导管进入闭塞段起始处,微导管通过后交换工作导丝又能防止损伤远段血管。
3.Inno-Pathwire导丝良好的支撑性保证超声导管和支架的顺利输送。
术者简介
河南中医院李明教授
河南中医院心血管内科二区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英国医院访问学者。
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委员会青年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河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介入医学及工程专业委员会秘书,河南省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介入心脏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卒中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研究方向冠心病介入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