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讲一下十枣汤,当时学习它的时候老是被这个名字误导了,取名十枣汤,老以为是那种健脾的中药方子,是个补益剂,其实完全不是的,它不是健脾的,十枣也不是它的主药,十个大枣是为了佐制其他药物的毒性、峻猛之性的。
它完完全全就是个猛药。像大承气汤也是猛药,是泻下通大便的。这个十枣汤是排积液的,比如胸腔积液。
下面开始我们系统的科普:
芫花、甘遂、大戟各等分;大枣十枚。
才四味药,很简单,三味泄水的,大枣是防止它泻得太厉害的,还有减少毒性的。
大戟
古代的煎服法太麻烦,也不实用,直接讲现代用法。
上三味等分为末,或以胶囊贮之,以大枣0枚煎汤,调服药末.5~3g,每日次,清晨空腹服。
攻逐水饮。
记住了,它就是泄水的。
甘遂
悬饮。胁下有水气,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滑,脉沉弦者。
胸腔积液积在那里,呼吸都困难了,现代的做法就是在胸腔放一个管子,引流水出来。其实可以考虑用上面的方法,每次吃一点点来利水。
水停胸胁,谓之悬饮。两胁为阴阳气机升降之道路,胸中为阳气流行之处所,水停胸胁,络道受阻,升降失司,故咳嗽痰唾,胸胁牵引作痛,而成悬饮。水停气结,阻于心下,则心下痞硬,干呕短气:饮邪上泛,清阳受扰,故头痛目眩。饮邪太盛,络道堵塞,故胸背掣痛,甚至呼吸困难。水结于里,故舌苔滑;脉沉弦者,沉主里,弦主饮主痛也。是证一派水饮盛,充斥上下,内外泛溢之象,治疗非一般化饮利水之品所能胜任,当峻下逐水为要。方中芫花辛温有毒,善消胸胁之水,《本草纲目》谓其“治水饮痰癖,胁下痛”,故为君药。甘遂苦寒有毒,善行经遂水湿;大戟苦寒有毒,善泻六腑之水,为臣佐药。由于三药峻烈有毒,易伤正气,故使以大枣肥者十枚,益气扶正,培土制水,能缓和诸药之峻烈毒性,使下不伤正。故名“十枣汤”,寓有深意。
芫花,像丁香,但不是丁香
根据近代医家王药雨经验,甘遂、大戟、芫花都有抗药性,其剂量须逐次递增,才能保证疗效。如第一次用.5g,第二次用2.0g,第三次用2.5g
.辨证要点:本方为峻下逐水的代表方,也是治疗悬饮胸痛的常用方。以咳嗽、胸胁引痛、短气,或胸背掣痛,脉沉弦为证要点。
2.注意事项:应用本方攻逐,须注意患者体质,若体虚邪实而又必须攻下者,可与健胃补益之剂交替使用,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若患者正气虚极,则不可轻投。悬饮初起有表证者,当先解表,表解后仍可用本方治疗悬饮。若服本方后泻下不止,可服冷稀粥以止之。本方甘遂、大戟、芫花均反甘草,得甘草则毒性增剧,故忌与甘草同服。孕妇忌用。
孕妇到要这个药的地步的话,小孩子估计营养不够。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渗出性胸膜炎、肝硬化、慢性肾炎所致的胸水、腹水而体质尚属壮实者。
来看看古籍上怎么讲它的。
.原书主治:“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漿漿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2.方论选录:吴谦等《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卷引柯琴曰:“仲景治水之方,种种不同,此其最峻者也。凡水气为患,或喘或咳,或悸或噎,或吐或利,病在一处而止。此则水邪留结于中,心腹胁下痞满硬痛,三焦升降之气阻隔难通。此时表邪已罢,非汗散之法所宜;里饮实盛,又非淡渗之品所能胜,非选逐水至峻之品以折之,则中气不支,束手待毙矣。甘遂、芫花、大戟之味,皆辛苦气寒而性最毒,并举而用之,气味相济相须,故可夹攻水邪之巢穴,决其渎而大下之,一举而患可平也。然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以毒药攻邪,必伤及脾胃,使无冲和甘缓之品为主宰,则邪气尽而大命亦随之矣。然此药最毒,参术所不能君,甘草又与之相反,故选十枣之大而肥者以君之,一以顾其脾胃,一以缓其峻毒。得快利后,糜粥自养,一以使谷气内充,一以使邪不复作。此仲景用毒攻病之法,尽美又尽善也。昧者惑于甘能中满之说而不敢用,岂知承制之理乎!”
这个说得精彩,又简洁。
看看97年杭东辉9例用十枣汤的疗效。
用生芫花、生甘遂、生大戟各等分,共研细末,以肥大枣0-20枚煎汤约50ml,候温调入药末3g,于清晨空腹次服下,得快下5~0余次,服米粥调养,若服后不泻或泻下不著者,可于翌晨加量至4.5~6.0g,再服次。如此,治疗渗出性胸膜炎9例,均获效。[杭东辉.十枣汤治疗渗出性胸膜炎9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4):22]
看看仝小林院士用十枣汤的医案。
某男,7岁,年7月3日因右侧胸痛伴低热,干咳半月,加重4天,以“右侧滲出性胸膜炎”收入院。刻诊:低热,干咳,咳时右侧胸痛加重,胸闷憋气,食欲不振,小便黄,大便正常,舌红苔薄黄,脉滑数。予十枣汤:大戟、甘遂、芫花各g,共研细末,大枣0枚,煎汤送服药末3g。药后4分钟泻稀便次,次日6时空腹用十枣汤送服药末6g,2小时后,吐出黄水一大碗,并泻稀便两次。自觉胸闷,气肿明显减轻,惟吐泄后略感神疲乏力。2日后胸透,胸腔积液基本消失。[仝小林,崔新育.伤寒方治疗急证3则.实用中医内科杂志,,(4):6]
十枣逐水效堪夸,大戟甘遂与芫花,悬饮内停胸胁痛,大腹肿满用无差。
到这边就结束了,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今天我们讲了十枣汤,是个泄水的方,用于胸水、腹水等。可以做成粉或装胶囊来吃。四味药,大戟、甘遂、芫花和十枚大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