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年2月中旬以来,中国武汉短期内出现了以发热、乏力、咳嗽、呼吸不畅为主要症状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各级政府、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快速组织疾控机构、医疗单位和科研院所开展调查、救治和协作攻关,迅速确定这类病例的病原为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并命名为-nCoV,该病原感染所致的肺炎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为什么这次病毒流行可怕?除各种公布的数字之外,最重要的是因为很多不确定性。新的病毒从哪里来有疑问,怎样传播有疑问,病毒的毒力有疑问,病毒未来变异有疑问,治疗上有疑问,周围的人谁是带菌者有疑问,等等,所有的这些不明确会造成应对失当和心理恐慌。随着事情进展,这些疑问应该会逐步明朗,防控措施也会更加明确。
什么是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巢病毒(nidovirales)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正冠状病毒亚(Orthocoronavirinae),根据血清型和基因组特点冠状病毒亚科被分为α、β、γ和δ四个属。冠状病毒(Coronavirus)属于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由于病毒包膜上有向四周伸出的突起,形如花冠而得名。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经常为多形性,直径50-m。S蛋白位于病毒表面,形成棒状结构,作为病毒的主要抗原蛋白之一,是用于分型的主要结构,N蛋白包裹病毒基因组,可用作诊断抗原。对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认识多来自对SARS-CoV和MERS-CoV的研究。
冠状病毒如何分类?
冠状病毒大部分感染动物,目前从人分离的冠状病毒主要有普通冠状病毒E、OC43和SARS冠状病毒(SARS-CoV)三个型别。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有6种:α属的E、NL63,β属的OC43、HKU、中东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MERS-CoV)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SARS-CoV)。此次从武汉市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离出的冠状病毒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WHO命名为-nCoV。
目前已知的6个新型冠状病毒(-nCoV)基因组序列几乎完全一致,并且从基因序列同源性上来说,新型冠状病毒更接近SARS-CoV,而不是MERSCoV。新型冠状病毒目前可以归到β属冠状病毒中,该种属在演化树上来说,与SARS-CoV和MERS-CoV接近,但不完全一样。
哪些野生动物会携带冠状病毒?
很多野生动物都可能携带病原体,成为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媒介,果子狸、蝙蝠、竹鼠、獾等是冠状病毒的常见宿主。
武汉地区的病毒性肺炎疫情爆发,与2年广东爆发的“非典”疫情有很多相似的之处,都发生在冬季,初始发生都起源于人与动物市场交易的鲜活动物接触,而且都是由未知的冠状病毒导致。
由于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进化邻居和外类群都在各类蝙蝠中有发现,推测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也可能是蝙蝠。如同导致2年的SARS冠状病毒一样,新型冠状病毒在从蝙蝠到人的传染过程中很可能存在未知的中间宿主媒介。
不要吃未经检疫的野生动物、生鲜等食品,比如路边摊售卖的肉食,不要为了“尝鲜”而冒险。
冠状病毒如何由动物到人?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的病毒类群都为蝙蝠中的冠状病毒HKU9-,而许多与冠状病毒有联系的人类感染冠状病毒都和蝙蝠有关,许多冠状病毒的天然宿主都是蝙蝠。蝙蝠很有可能就是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原生宿主,经过演化变异,完成了蝙蝠-中间宿主-人的传播。不过,从蝙蝠到人可能还存在更多的中间宿主,目前还没有确认。
冠状病毒由动物到人、人与人的路径: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
哪些冠状病毒可以引起人类的肺炎?
HKU、SARS-CoV、MERS-CoV、-nCoV:可引起人类肺炎。
冠状病毒的抵抗力如何?
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你了解冠状病毒的致病性吗?
冠状病毒主要感染成人或较大儿童,引起普通感冒和咽喉炎,某些毒株还可引起成人的腹泻。病毒经飞沫传播,粪口途径亦可以传播。主要在冬春季流行。疾病的潜伏期平均3-7天。衡量一种病毒的危害程度,一看致死率,二看传染性,相比SARS,-nCoV在这两方面暂时比较温和。新型冠状病毒已具备致死性,尚不能确定致死率,但其高危性或许低于SARS病毒,处于可防可控的状态。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这种病毒为什么会流行?
此次引起流行的冠状病毒为一种变异的新型冠状病毒(β属),WHO命名为-nCoV。年月0日,第一例-nCoV基因组测序完成,之后相继有5个样本的病毒基因组序列公布。
由于冠状病毒发生抗原性变异产生了新型冠状病毒,人群缺少对变异病毒株的免疫力,所以可引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
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人群普遍易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发生,与接触病毒的量有一定关系。如果一次接触大量病毒,即使免疫功能正常,也可能患病。对于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产妇或存在肝肾功能障碍人群,病情进展相对更快,严重程度更高。
是否感染主要取决于接触机会,并不是抵抗力强的人群感染的风险会低。儿童的接触机会少,感染的几率低;同样的接触机会,老年人、有慢性病的人以及抵抗力差的人感染几率更大。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有什么流行病学特点?
早期收治病例多数有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部分病例为家庭聚集性发病。已经出现人传人和医务人员感染,在武汉市已明显存在社区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已具备致死性,尚不能确定致死率,但其高危性或许低于SARS病毒,处于可防可控的状态,但人口流动会加速传播,增加防控难度。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导致的自我接种)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
医院收治病例多数有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部分病例为家庭聚集性发病,医务人员感染风险较高。从现在定义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推断,近距离飞沫传播应该是主要途径。
新型冠状病毒会人传人吗?
目前,95%以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都跟武汉有关系,去过武汉,或者从武汉来。从一些聚集性病例的发病关联次序和医务人员感染的情况判断,人传人的特征十分明显,且存在一定范围的社区传播。
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与病例(观察和确诊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3)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护人员;(4)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5)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为什么要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4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平均在7天左右,短的在2~3天,长的0~2天。
目前对密切接触者采取较为严格的医学观察等预防性公共卫生措施十分必要,这是一种对公众健康安全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参考其他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潜伏期、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相关信息和当前防控实际,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4天,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观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有什么临床表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起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
可合并轻度干咳、乏力、呼吸不畅、腹泻等症状,流涕、咳痰等症状少见。一半患者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病情进展迅速,数日内即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实验室检查: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出现肝酶、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
降钙素原正常。严重者D-二聚体升高。
你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实验室检查吗?
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实时荧光RT-PCR鉴定。每个病例采集上、下呼吸道标本,如支气管或肺泡灌洗液、深咳痰液,同时采集发病初期和发病4日后的血清。
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出现肝酶、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严重者D-二聚体升高。
你知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胸部影像学特征吗?
早期呈现多发的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甚至“白肺”,胸腔积液少见。
你知道在临床上怎样识别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吗?
同时符合以下2条:()流行病学史:在发病前两周内有武汉市旅行史,或武汉市相关市场,特别是农贸市场直接或间接接触史。(2)临床表现:发热;具有病毒性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经规范抗菌药物治疗3天(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颁布的《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年版)》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年版)》病情无明显改善或进行性加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如何识别和判断?
一般症状: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严重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如何治疗?
.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2.根据病情监测各项指标。3.根据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给与有效氧疗措施4.抗病毒治疗:目前无有效抗病毒药物5.抗菌药物治疗:加强细菌学监测,有继发细菌感染证据时及时应用抗菌药物6.中医药治疗:根据症候辩证施治
后记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始终伴随传染病的威胁,回顾近年来中外历次重大传染病流行事件和病原生物进化的分析结果,我们有理由相信传染病的发生、传播与流行是自然与人类再平衡的被动选择,同时坚信人类能很快战胜疾病、建立新的平衡与和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纳入国家法定传染病管理,随着其防控工作的不断深入,技术信息日渐丰富,相关知识快速更新,科学预防的措施将逐步完善。
补充知识介绍
0管住嘴(和鼻子眼睛).戴口罩:新冠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通过呼吸传播。戴口罩过滤掉可能的病毒,避免可能的呼吸传播。
戴口罩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别人。在人群拥挤的地方,必须戴口罩。可以选择戴N95口罩或者医用手术口罩,二者效果不相上下。如果没有这两种,其他口罩防护作用弱,也有一定防护作用。注意,医用口罩健康人蓝色的一面朝外,四小时换一次。
没有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用肩膀或手臂的衣服捂住嘴,避免飞沫横飞,这应该成为习惯。如用手捂嘴,尽快洗手。
没有接触病人,一般人不需要到眼部护目镜。
2.开始吃:餐前先洗手:手是最有可能被无意中污染的,所以必须洗手后才能进食。一些人有用手拿食物的习惯,不容易改掉,先洗手,同时改掉习惯。如果是吃水果,那就先洗手再吃。3.正在吃:吃东西,不要让手接触到可食用的部分。对于包装食物,可以理解为内包装是干净的,外包装有污染可能,所以,打开包装后,尽量不要用手接触到可食用部分食物。改掉平时用手拿食物的习惯,用筷子和刀叉,类似如手抓饼、抓煎饼、抓核桃等习惯。
禽蛋肉要煮熟煮透吃。4.不能吃:野生动物有可能是传染病的传染源或宿主,不论活的或者死的野生动物都不要采购和食用。不是专人屠宰人员,不要屠宰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避免可能污染。尤其是在宰杀过程中,一旦动物携带病原,非常容易受到感染。5.吃的食品:注意平时营养,准备好一日两餐或三餐,确保有个好身体才能抵御疾病。02管住手(和鼻子眼睛)6.减少手污染:人在户外,手最有可能携带病原。比如扶电梯、上地铁、取放东西、这些东西可能接触外来的病原菌。在不影响生活的前提下,尽可能少接触。如果接触,及时洗手。
7.及时洗手勤洗手:进家首先洗手,出门在外,采购、交通、日常接触等各个环节,是可能接触污染的,回家进门洗手液或香皂,每次至少30秒。
不论在家还是在外,要勤洗手,特别在飞机、高铁、通勤后,尤其是,手接触到不确定是否干净物品,或者打喷嚏用手捂之后,都应该要尽快洗手。8.手不要接触口鼻眼:很多的接触传播,是从手到口鼻的传播,现在发现新冠有可能通过眼传播。手是最有可能接触污染源的,改掉平时咬手指、咬铅笔、抠鼻子、揉眼睛的坏习惯,这些传播疾病几率低,也要防范。
如果有这样习惯一时难改,常洗手,没条件洗手的话,用手背(比手心干净)接触。
9.常备消毒纸巾:在家、办公场所和随身准备好湿纸巾,必要时擦拭双手和经常接触物品。
03管住腿0.不去或少去人流密集的地方:一些病人或隐形感染者,没有症状或者轻症状,可能在人流中,成为行走的传染源,所以尽量少去人流密集的地方。如果不得不去,请戴口罩,也尽快远离这样的场所。
.走出去锻炼:节日期间,走亲访友拜年,室内亲朋往来多,冬天空气也不通畅,增加感染的机会。另一方面,增加户外运动和活动,提高免疫力,是长期的非常好的预防。
2.远离动物屠宰和野生动物贩卖场地:野生动物屠宰和贩卖场地,可能是新病原始发地,周围的空气和地面都有可能有污染。远离、少去或去了尽快离开。
3.远离野生动物:在野外游玩,尽可能不要近距离和野生动物接触,包括近距离投食喂食野生动物。野生动物是很多疾病甚至是烈性疾病的传染源,或者传播中的宿主。
04管环境4.做好通风:呼吸道传播的疾病多是因为通过空气传播的,及时做好室内通风,可以让空气新鲜,即使有污染,也大幅减低污染的浓度,控制疾病的发生。
5.室内卫生: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定期重点打扫清洁常接触的餐桌、计算机桌面、键盘和经常接触或者可能污染的地方。使用一般家庭消毒液,重点部分可以用高浓度酒精进行擦拭。6.接待客人:热情接待前提下,建议来客进门洗手,缩短访客谈话时间,及时清洗访客茶杯和通风。05其它7.避免一般感冒:平时注意保温保暖,避免一般感冒。一旦感冒,去医院会增加感染新疾病的机会。
8.家里有感冒的病人:家里有感冒或者体弱的病人,去医院之前,要注意适当隔离,单独房间休息和生活,一方面体质弱的时候如果被感染,抵抗力更差,另一方面也预防传染疾病给他人。这时病人和其他家人最好戴口罩,给予病人关爱的同时,保持在两尺以上的距离,避免和减少面对面呼吸。
必要时,及时送医,并如实和医生交流。
9.有健康生活方式:保证休息和睡眠、多喝水、少饮酒,多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不仅可以抵御新冠感冒,还可以抵御更多的疾病。
20.对医生友善:对医生友善,是这个社会的底线。那些逆向而行向死而生的白衣天使,就是昨日被砍倒的杨文医生和陶勇医生。他们还是应该是个孩子或孩子的父母,是别人眼里的草,是社会的一片天,不要让他们流血又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