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危急重症救治医案告诉你中医不是ld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http://m.39.net/pf/bdfyy/

中医学不仅在慢性病的调治和养生康复中具有特色优势,在危急重症的救治中同样大有可为。今天这篇文章向大家介绍6个五运六气理论在危急重症成功应用的案例。读完这篇文章,相信中医药人会增强理论与实践自信,突破“中医是慢郎中”观念的束缚。

中医药人要勇于在危急重症的救治中充当先锋主力,探索出一条以中医药为主导的危急重症救治之路,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肺部大咯血案

黄某,男,67岁,支气管扩张伴咯血病史,因“反复大咯血3天”于年3月12日收住入院,每日出血量超过毫升,急诊查胸部增强CT+主动脉CTA提示:两肺多发感染,肺气肿伴肺大泡,两上肺陈旧性肺结核,两下肺钙化灶,予抗感染、止血等急诊对症处理后仍咯血不止,遂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术后仍反复咯血,每次70~毫升,13日再次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术后仍间断咯血,15日求治于中医。

诊见:23点自觉燥热,随即开始咯血,至2~4点连续咯血数次,偶有胸闷心慌,时有咽痒,咳嗽,口苦口干,纳差,大便干,面红,舌偏红苔薄微黄干,脉细浮滑数。

处方一为司天麦门冬汤合审平汤:麦冬90克,紫菀10克,桑白皮15克,法半夏10克,淡竹叶15克,白芷10克,潞党参10克,钟乳石10克(先煎),天冬30克,山茱萸10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炙远志10克,紫檀10克,炙甘草5克,生姜3克,红枣10克。2剂。每剂分早饭后、午饭后各服用1次,每次量约毫升。

处方二为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合乌梅丸加味:川连9克,炒黄芩10克,白芍15克,阿胶珠15克,乌梅60克,细辛3克,肉桂3克(后下),炒黄柏10克,炒当归10克,潞党参10克,花椒3克,干姜3克,制附片3克(先煎),白薇15克,百合20克,侧柏叶20克,鸡子黄1个(自备,冲服)。2剂。每剂亦分2次服,晚饭后、睡前各服用毫升。

16日查房,诉当晚服用中药后一夜安寐,未发燥热,也没有咯血。但患者于16日17时起又觉燥热,有少量间断咯血,19点42分至21点间又咯血数次,量约毫升。暂停夜间服药,在上处方一基础上合用白虎汤和小承气汤,加了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0克,枳壳10克,厚朴15克,大黄10克(后下),水牛角90克(先煎)。2剂。急煎,早晚各服1次,每次毫升。

17日查房,患者诉昨晚未再咯血,稍有咳嗽咳痰,痰黄略有少量暗红色血块,时有呃逆,稍有胸闷、烦躁、口渴、咽痒,胃纳可,精神转好,解稀便5次。咯血得控,给予竹叶石膏汤、橘皮竹茹汤等调养,观察6天,病情稳定出院。

按:本案属大咯血重症急症,开始经西药抗炎、止血及“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均无法有效控制。中医据戊戌火运之年,咯血时正处于“二之气”(客气阳明燥金、主气少阴君火),结合患者临床征象,予麦门冬汤合审平汤抑火救金。又因患者于23点后及2~4点燥热出血,时间上属少阴和厥阴欲解时,故于夜间加服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合乌梅丸方,因顺势调治,肺燥得缓,咯血亦止。第二天转变为下午及傍晚燥热、咯血,已属阳明欲解时,病变由阴转阳,果断变法,加入主阳明的白虎汤和小承气汤,患者咯血之症获除。本案启示,虽为大咯血重症,恰当运用运气思维指导,可以做到“效如桴鼓”。

(医院)

昏迷无尿案

黄某,女,年9月1日出生。年7月底开始出现间歇性发热,8月1日凌晨,因过量服用艾司唑仑后摔倒,当时神志不清,急诊送入我院。患者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史,行冠状支架植入。入院后经吸氧、抗感染等治疗,神志转清,但左足第五趾坏死,较多脓性渗液,局部疼痛剧烈,反复高热,体温波动在38℃左右。至8月8日患者拒绝进食,出现无尿,全身水肿,尤以双下肢为甚,呼吸急促,腹膨隆,叩诊呈鼓音;查血象:WBC15.18×/L;肾功能:尿素氮36.66mmol/L,肌酐umol/L,血钾6.82mmol/L;心电图示ST段改变;CT示:心包积液,两侧胸腔积液,双肾萎缩。速尿用至毫克并微泵24小时维持至9日仍无尿,患者已呈昏迷状,家属要求请中医会诊。参照龙砂医学流派主要传承人、医院李玲主任指导胡淑占医师救治一严重心衰肠麻痹案(见下文),予以戊戌年的司天麦冬汤合静顺汤再加小承气方。

处方:剖麦冬克,法半夏10克,香白芷10克,野西洋参40克,生姜片10克,大红枣10克,炙紫菀15克,炒甘草30克,淡竹叶10克,桑白皮12克,制附子60克(先煎3小时),宣木瓜20克,怀牛膝15克,云茯苓20克,净萸肉30克,诃子肉10克,西防风10克,炒枳实30克,制川军30克(后下),川厚朴30克,炒当归10克。当晚通过鼻饲服药1剂,嘱停用一切西药。

10日,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精神好转,24小时尿量毫升,至11日尿量已达毫升;鼻饲流质约毫升。13日,双下肢水肿消退,复查肾功能:尿素氮12.21mmol/L,肌酐umol/L,血钾3.34mmol/L。15日拔除鼻饲管,自主流质饮食,保留导尿引出尿量3毫升。复查CT:心包和胸腔积液消失;左下肢疼痛口服止痛片已能缓解。通过中医中药康复治疗,于9月底出院。

按:患者持续高热不退为火象,是年戊戌,故用了针对戊年火运太过的麦冬汤。患者全身浮肿,脉极沉细,考虑为大量使用抗生素损伤了阳气,又值戌年太阳寒水司天,故配用了该年的司天方静顺汤加西洋参,并重用附子回阳救逆。又因患者昏迷,二便不通,急需通下而加入了小承气汤。三方合用,使病人转危为安,彰显了司天方在临床急危重病应用上的重要作用。

(倪君医院)

多脏器衰竭亡阳绝汗案

张某,年12月12日出生。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房颤病史。年11月6日因心梗入院,予溶栓治疗,11月7日出现脑梗,后来出现脑出血、房颤,经治疗好转,于12月8日出院。

出院1天后自觉感冒发热咳嗽,下肢浮肿,于12月10日再次入院,经西医治疗体温降至正常,下肢浮肿消失,胸腔积液减少,但至13日觉胸闷气短,身冷,上半身尤甚,前胸及后背冰冷感,急请中医科会诊。

笔者于12月14日凌晨被请去会诊,患者刻下体温36℃,上半身冷汗出,触诊皮肤潮湿,虽用厚被覆盖加三个热水袋取暖,摸其双下肢仍冰冷,咳嗽无痰,口干不欲饮,舌质紫红,舌尖红,舌中根部厚腻苔略黄而干有裂纹,舌下静脉紫暗较著,左手寸、尺脉俱沉弱,关脉浮大,右手脉略好,病人时昏睡、时苏醒。

笔者认为此患者病情危急,遂于清晨6点在全国龙砂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ongqiangjiyea.com/xqhl/45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