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及中药对肿大淋巴结疗效研究
结论:淋巴结中药治疗见效时间约20天,缩小范围约为1-2厘米之间。如果淋巴结存在同时,会加速其他疾病如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转换为癌症的速度,因为其细胞活跃性质不同,在淋巴结消失后或者治疗后,更好的提高了免疫系统,降低了癌变或周边疾病发展速度。没有占位性病变,无疼痛的肿大淋巴结可以考虑先采取保守治疗一个月的方式,再通过治疗对比,最终采取手术或者保守治疗。以争取到不开刀,少花钱,少受罪的痊愈的机会。
疾病解析(后半部附报告资料参考)
概念:什么是淋巴结:
分布在全身,平时0.2-0.5厘米,用来搜集我们人体各部位的淋巴液的器官。一旦淋巴结肿大,就代表这个部位出了一些问题。
提问最多的问题:我为什么会淋巴结肿大?哪有问题?
1.了解身体问题发生的位置
淋巴结是搜集人体内区域的淋巴液的,如果增大了,可以根据不同位置的淋巴结首先溯源。知道自己身体的小状况出现在哪里了。
首先给大家总结一个清晰对照表(里面我会有大家能看懂的白话给大家做一个比较大众能理解的位置),查找病原,与淋巴结肿大大致原因解析。
淋巴结肿大原因及疾病对照表
淋巴结位置
病源位置
肿大无疼痛
肿大伴随疼痛
耳后,乳突区淋巴结
搜集头皮范围内的淋巴液
_通常容易伴随疼痛,常见于熬夜,身体虚弱发炎,偏头痛等。
颌下(腮帮子附近,下巴附近)淋巴结
口底,牙龈,颊粘膜
通常以炎症为常见问题,伴随疼痛,或白细胞升高。例如牙龈炎,腮腺炎,牙龈肿痛等,甚至感冒。
颈部淋巴结
鼻、咽、喉、气管、甲状腺
无疼痛考虑:
1.肿瘤反应或癌前病变提示(可以同时抽血肿瘤标志检测,做ct看是否有占位病变。病变处是否有血流现象。例如甲状腺结节伴随血流现象就最好要穿刺取病理,检查甲状腺结节的性质。如无血流现象则考虑免疫提醒,相当于反应性增生或者细胞增生代谢异常。我们把它看作癌前病变的一个过程。淋巴瘤白血病等还有骨髓穿刺等诊断手段)
2.血液性疾病例如红斑狼疮,坏血病,等血液类疾病发展进度中的反应性增生。可配合血清,骨髓穿刺等检查。
3.提示附近在增长结节或者脂肪瘤,并使淋巴细胞变异常,发展成同步结节病。改善周边器官环境,易使其致病。
4.如有频繁低热则考虑恶性肿瘤或者淋巴结结核几率大。
伴随疼痛
急性淋巴结炎,坏死性淋巴结炎几率较高。
锁骨上左侧淋巴结
食管,胃
胃癌,食道癌,乳腺癌几率高(可参考肿瘤标志物抽血检测ca,ca,ca)是否低烧,拍CT或者胃镜食道镜,乳腺可以做钼靶
锁骨上右侧淋巴结
气管,胸膜,肺
肺癌,乳腺癌几率高
(可参考肿瘤标志物抽血检测CEA,NSE以及非小细胞癌肿瘤标志物检测,联合参考是否低烧,拍肺部CT,乳腺可以做钼靶)
肺炎,气管炎,胸膜炎几率高,可配合抽血血常规检查
腋窝淋巴结
躯干上部,乳腺,胸壁
乳腺炎,胸膜炎,肺炎几率较高。可配合抽血血常规检查
腹股沟淋巴结
(还有部分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下肢及会阴淋巴结
腹膜后,腹股沟淋巴结以肠癌,盆腔癌,卵巢癌,阴茎癌,膀胱癌,前列腺癌,骨癌为主
阑尾炎,肠炎,盆腔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几率较高
可配合抽血血常规检查
常见问题二:淋巴结肿大没有疼,医生说没事建议半个月复诊观察是为什么?
回答:淋巴结肿大后,由于淋巴结比较小,且临床中如果没有疼痛一般不代表是细菌或者病毒性的验证,因此消炎药,抗生素作用不大,也没有用激素的必要,因此大多数医生会采取观察的方法。
等到其长到1.5厘米-2厘米建议其手术切除。如果是多发型,到其长大后再结合骨髓穿刺,淋巴结穿刺,照ct等各种方法进行结合诊治和治疗。
到时会带来很大的思想压力与更多的痛苦,因此检查出淋巴结后最好的方式是喝中药治疗,因为没有西药治疗的情况下不建议放任其发展,避免以后的劳民伤财。
接到的求诊案例举例:一位患者求诊,淋巴结已经观察3年,到今年开始增长加速,因此医生建议了手术,目前大小为1.7*0.8还有观察的余地,于是又给了三个月的观察期。三个月后应该便不会再拖了。
常见问题三:发现淋巴结无痛感且增大至2厘米以上后,这个是不是癌症?
回答:不一定是。可以通过表格对照,配合拍影像学检查例如B超。CT,如果未发现有占位性病变,也就是没发现长东西。则暂时不用太担心,但是它最好的状态也会是“反应性增生”或者“细胞增生代谢异常”说的明白一点就是它在往血液病或者区域性结节病方向转变。
并说明在其区域内的器官健康环境受到了影响,发展下去不是严重的淋巴炎,也会是长更多结节或者血液病。但是这种情况还是最万幸的,因为毕竟没有发展到完全病变。抓紧时间治疗是最要紧的事。
常见问题四:医院检查完,吃消炎药,打点滴无效果,除了手术没有办法,吃中药效果怎么样呢?
一般伴随疼痛性的淋巴结可以配合消炎药和激素服用。但是作用不明显。无疼痛的除了激素外也没有其他有效药物。
如我下面举例,患者哥哥一直与我联系,刚开始只是脖子肿大,医生判断淋巴结粘连一起,吃药,打点滴无效。有很多患者曾经都如此经历过,我只举一个例子参考。
11月末出院诊断,红线部分为坏死性淋巴炎的一些指标参考,如果刚好有淋巴结肿大疼痛的可以选择筛查这些项目
最后他从脖子进行了淋巴结穿刺病理,确诊为坏死性淋巴结炎
由于不想手术又西药及输液疗效不明显情况下寻求中医治疗,一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束后大部分肿块消失。曾经最大为2*1厘米。只剩下曾经穿刺部分还有些肿。由此可见针对坏死性淋巴炎,中药的效果还是很好的。对比普通的淋巴结,效果还会更好。
总结:中药治疗时间:平均一个月左右。上面提到的喝药喝到后面变化不大,这个是由于病灶在逐步缩小,到越小就属于最后的挣扎,因为炎症面积不再广泛,因此视觉效果上差距后期就不会很大了。病灶都是在越严重时期见效越显著。
临床经验的结果显示1.5-2厘米的淋巴结,可以在中医治疗一个月内消失。
再举几个典型治疗案例作为参考,这些治疗时间全部为一个20-30天,除了治疗时间外,囊括了几种引起淋巴结肿大的慢性病:无痛性淋巴结肿大,甲状腺结节并发淋巴结,乳腺结节并发淋巴结,纵隔淋巴结肿大伴肺结节(均属于接近癌前病变期)痤疮伴随淋巴结肿大等。
例一:单纯无痛性淋巴结
淋巴结大小3.8*1.7,20天后由于疫情没去检查,但根据观察与触诊自我判断缩小很多。
例二:甲状腺结节并淋巴结肿大
W先生,甲状腺结节有血流现象(往恶性发展)伴随颈部多发淋巴结,最大者1.3*0.7,1.2*0.5。
服药一个月淋巴结消失。但是此位患者还能够提醒大家的是其淋巴结肿大原因其实是甲状腺结节所引起。由于甲状腺结节已经出现了血流,也就是这个结节产生了为自己制造血管的功能,为从结节演变为癌症正在铺路。为其从人体内提供营养做准备。
此时淋巴免疫系统发现端倪,反应性的增生或者由于炎症面积光从而产生淋巴结肿大。来共同促成局部环境变差,这个发展到癌变的过程会根据人体的情绪与气血程度有关,比较虚弱的人转换时间变快,情绪良好的人也许10年结节也不会变恶性癌症。
此时对淋巴结进行治疗可以改善甲状腺周围组织的环境,加强淋巴的免疫机制。更好的控制甲状腺疾病的加重。也可以说间接延缓癌变的过程。淋巴结恢复正常后再治疗甲状腺也相对更简单了。
从治疗前的报告单分析,甲状腺结节1.1*0.6,内部有血流信号。医生看到血流信号便会提出尽早手术。
服用中药,淋巴结消失后,甲状腺的血流信号也消失了,这代表甲状腺结节细胞活跃性变低,而且造血管这个功能得到了抑制。由此可见,淋巴结存在与否,直接影响到癌变或者结节增长的速度。
B超单对比:
治疗前:
治疗后:
甲状腺结节血流信号消失,代表细胞增生活跃性降低。从中危程度降至低危。颈部淋巴结全部消失。
例三:痤疮多,淋巴结肿大
属于肺火旺,有炎症类型,这个类型比较简单,服药半个月就可以减小不少。
例四:伴随乳腺问题的淋巴结肿大。
这是由于乳腺疾病发展比较久,在乳腺局部形成不好的环境,致使附近的细胞活跃性增强,引发淋巴结肿大。本例采用了先治疗结节的方法。先让三级乳腺结节0.53*0.38消失。目前进入治疗淋巴结状态,本单供参考乳腺伴随淋巴问题的报告样版。
治疗前:
治疗后:(服用了我们开出的乳腺丸子两罐)乳腺结节消失。转而进入淋巴结治疗阶段。
例五:纵隔淋巴结肿大与肺癌或者肺癌癌前病变(或淋巴转移)报告参考
纵隔淋巴结增大与肺部疾病尤其是肺结节,肺癌,或者肺癌淋巴转移密切相关。如果发现纵隔淋巴结增大还要参考是否有胸膜增厚,肺结节,磨玻璃结节,抽血检测肿瘤标志物的CEA,NSE,CYFRA21-1来做辅助判断。必要时还要检查PETCT,查看全身还有哪些部位有占位性病变。从而得出疾病类型。我画横线的部分都是可以提高判断恶性程度的标志,也就是疾病严重程度的标志。
专业词汇的白话解析参考:(对非医生专业人士,用词在于让大众更好的理解)
磨玻璃结节:结节边缘不规则,处于良性转变恶性的过程中。有的已经转换完毕,有的还没有转换完成。但是进入磨玻璃结节状态,医生都会慎重的提醒患者注意不要吸烟,减轻压力及时调理,半年观察。
胸膜增厚:说明胸部肺部炎症影响到了胸膜区域。范围变广,在治疗上增加了治疗难度。
纵隔多发淋巴结:通常代表异常的增生细胞很活跃。可能性很多例如淋巴反应性增生,淋巴转移。肺结节在癌变过程中等。
胸腔积液:由于肺部炎症多,导致有些积液停留在胸腔。容易造成胸闷气短,咳嗽等现象。
例六:普通的发炎引起淋巴肿大疼痛有什么治疗推荐方法?(无痛性不适用)
西药:消炎药,点滴
中成药:双黄连,牛黄上清丸,蒲地蓝。可以根据原发疾病种类进行搭配。可咨询中医师。
范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