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灾难当中,洪水、地震让人望而生畏,《书·尧典》便记载: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由此可见洪水给古人留下了深刻影响,根据史料记载,从公元年只年,全国发生了较大洪涝灾害次。
而长江一代是洪涝灾害较多,年、年长江流域都发生了特大洪灾,光是98年的特大洪水,受灾面积超过了3.18亿亩,受灾人口2.23亿,经济损失更是达到了亿元,同洪水抗争迫在眉睫,三峡水电站孕育而生。
三峡是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位于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之间的长江干流上,三峡水电站是全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型的工程项目,光是修建投入资金就达到了.6亿元,后续也是投入近千亿资金。
三峡水电站是在年正式开始动工,98年特大洪水发生时,三峡还未完工,直到年才正式落成,耗时近15年之久,自从三峡开始修建,一直都饱受争议,但从长远来看,三峡的修建是必然的。
首先三峡,具有防洪能力,面对特大洪灾,三峡可以阻挡长江中下游的洪水,将受灾面积控制到最小,而三峡蓄水能力,又可以防止特大干旱时期,长江一旦进入干旱期,就会出现断流,这对两岸周边居民用水就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三峡可以在干旱中向下游放水,缓解旱情。
其次,三峡的经济效应还是体现在发电上面,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电能还没有普及之前,煤炭是家用能源之一,在供电紧张时,煤炭价格一路飙升,而且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大量使用煤炭还会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从能源、价格、环境上来看,三峡的修建可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水电站大坝高米,蓄水高米,水库长余公里,安装了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年7月,三峡水电站突破了日发电量4.3亿度。而年,中国总发电量才43亿度,这是一个飞跃的进步。
这最后就是航运,自古以来长江三峡下游湍急,李白曾用:“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来描述三峡的水流,未修建三峡之前,就算是上游,也仅仅可通行三千吨级的船舶。
三峡落成之后,水势得到了控制,万吨级的船只可都可以从上海直通重庆,如今三峡成了中国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在推动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它也成为了全世界清洁能源的生产基地。
根据统计,自从三峡大坝正式启动之后,每年就能够创造亿的利润,前几年的创造的利润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年花销用的钱,短短十年最低就创造了0亿,但这对三峡来说只是一个数字。
随着中国不断的发展,用电量会越来越大,三峡的重要性也将体现出来,它将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