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14时30分左右,在阵阵锣鼓声和市民的欢呼声中,舰在历时天、余公里的航程后,顺利抵达重庆市九龙坡区建设码头。
▲6月26日,南岸区南滨路,舰正经过主城渝中南岸长江水域,驶向终点九龙坡建设码头。记者郑宇摄/视觉重庆
自此,战功赫赫的舰,安家九龙坡区,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于6月27日,以崭新的面貌向市民开放。
作为我国自行研制的型第二代导弹驱逐舰,舰长余米,排水量多吨,航速32节,于年10月31日在大连造船厂开建,年11月21日完工交付南海舰队服役。
▲6月26日,南岸区南滨路,舰正经过主城渝中南岸长江水域,驶向终点九龙坡建设码头。记者郑宇摄/视觉重庆
年,舰曾横跨太平洋,历史性访问美国、墨西哥、秘鲁和智利等四国五港,开创了我国海军主战舰艇首次横跨太平洋的历史,同时创造了出访时间最长、航程最远、出访国家和港口最多、出访人员最多等诸多纪录,拉开了人民海军走向深蓝的序幕,战功赫赫。
舰退役后,被赠予重庆建川博物馆,由湛江拖运至九龙坡区建设码头。
▲6月26日,朝天门码头,众多市民在此见证舰的航程。记者谢智强摄/视觉重庆
然而,舰退役时正值台风季,要在台风来临前将舰安全停靠长江入海口,这对拖运船只的运载能力、海上拖带以及应急处理能力等均提出了严苛的要求。
不仅如此,受限于长江航道狭窄、航道桥梁众多、长江三峡大坝吃水深度及通行宽度等因素,长江航道拖运难度极大。
为此,针对舰长度长、吃水深、高度超高等具体情况,九龙坡区和重庆建川博物馆专门邀请专家研究论证,最终决定采用拖拽方式运送舰。
▲6月26日,舰途径朝天门水域,收到大量市民欢迎。记者崔力摄
年8月28日,舰从湛江出发,跨过黄海进入江苏锚地,短暂休整。
年9月27日,舰由展宏图救助打捞公司拖轮拖拽,从南京正式进入长江航段,一路劈波斩浪,溯江而上。
年10月17日,舰通过三峡大坝,进入重庆境内,随后途经巫山、奉节、云阳、万州、忠县、丰都、涪陵、长寿,于年10月23日暂停重庆南岸东港明月沱码头,进行修整和复原。
▲6月26日,长江朝天门水域,市民们在岸边追随舰。记者万难摄
舰在明月沱码头进行了天的休整。期间,东港船舶有限公司对舰体进行了整体修复及适当的改造升级,修补了螺旋桨、发动机等舱室,改造了甲板武器装备、舷梯,加装了护栏、夜景灯饰等。
6月26日6时30分,嘹亮的汽笛声响彻明月沱码头,舰悬挂满旗,在两艘拖轮助力下再次出发,朝着九龙坡区建设码头挺进。
自长江入海口至明月沱码头,从明月沱码头至九龙坡区建设码头,要将舰运抵地处长江上游的重庆,极为不易。
舰作用于深海,其排水量达到多吨,航速32节。长江航道狭窄,不适宜军舰高速行进,必须采用大马力川江拖轮才能确保低速航行和安全。
在长江下游,船舶密集,视线盲区的沙船看不到,需要引航员及时给出避让提示;而长江中上游段,河道弯、窄、浅、险,航行困难,需要船员们有丰富的驾引经验,才能保证安全通过。
“此次我们采用了渝救援和救助两艘拖轮,用拖缆合力拖拽,以确保安全。”本次拖运技术指导、高级船长杨建明介绍,长江下游水流速一般在0.5-1米每秒,而上游流速一般在2米每秒,最高可达4米每秒,这给拖轮的操纵性、驾驶员操作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明月沱码头至建设码头这一段,舰在拖轮拖拽下,全程航行平均速度约每小时7公里,用时约8个,途中经过寸滩长江大桥、大佛寺长江大桥、朝天门长江大桥、东水门长江大桥、石板坡长江大桥、菜园坝长江大桥、鹅公岩长江大桥,终于在沿途两岸市民的热烈欢呼中,安全抵达建设码头。
栏目主编:顾万全
本文作者:重庆日报
文字编辑:卢晓川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