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报道母乳中抗D与HDFN

抗-D是引起胎儿和新生儿溶血性疾病(HDFN)的重要原因,但因母乳中的抗-D存在而引起HDFN并不常见。理论上,含有抗-D的母乳可能会被受影响的婴儿摄入而加重HDFN。

产妇妊娠史

产妇32岁(孕3),血型为RhD阴性且存在抗-D和抗-G,有胎儿和新生儿溶血性疾病复发史。第一胎胎儿宫内死亡;第二胎为早产儿且严重贫血需要产后换血;第三次妊娠并发胎儿宫内胎儿水肿,表现为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腹水和严重贫血,在怀孕28周时(年6月21日)经剖宫产产下了一个体重为1.74kg的男婴,本次病例报道为第三次妊娠。

新生儿治疗情况

新生儿血型为B型RhD阳性,出生时抗体筛查阳性,直接抗球蛋白试验3+,血红蛋白为48g/L,总胆红素4.7mg/dL,间接胆红素4.1mg/dL,肝功能酶正常。

1、年6月21日,新生儿出生第一天就进行第一次换血治疗(两倍血容量的RhD阴性O型红细胞),治疗后Hb值上升至g/L,新生儿全肠外营养并使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HDFN。

2、年6月25日,由于Hb值下降至g/L给予25ml和30mlRhD阴性O型红细胞输注,输血后新生儿Hb值升至g/L。但尽管进行蓝光照射和IVIG治疗,新生儿的总胆红素还是升高到8.0mg/dL,

3、年6月29日,当新生儿Hb下降至g/L时进行了第二次换血治疗(方法同前),新生儿Hb与总胆红素变化见图1。

4、年7月8日,患儿由于Hb下降至g/L和总胆红素上升到8.8mg/dL而进行第三次换血疗法(方法同前),治疗后Hb上升至g/L和总胆红素下降至6.6mg/dL。

5、新生儿出生后一直在NICU监护,从年7月2日开始接受母乳(每3小时一次),由于年7月8日的换血治疗,新生儿中止进食母乳,直到年7月20日才开始进食捐赠母乳。

6、年7月9日,新生儿DAT检测阴性,抗体筛选2+;产妇母乳抗筛检测为4+,且新生儿与产妇乳汁中的抗-D均为IgG。

7、新生儿由于便血与医源性失血等原因,Hb从年7月8日的g/L降至年7月17日的84g/L,接受40mlRhD阴性O型红细胞后,Hb上升至g/L,见图1。

图1新生儿Hb与总胆红素变化

8、患儿在出生后1个月后使用捐赠母乳喂养,并在之后的第15天改用婴儿配方奶粉喂养。患儿在年11月2日出院,出院时Hb和总胆红素分别维持在g/L和1mg/dL。

讨论

很少有研究报道新生儿可能通过被动地从母乳获得抗-D而引起持续性溶血性贫血的情况,本病例中的新生儿尽管经过多次换血治疗和O型RhD阴性红细胞输注,但仍出现严重和持久的抗-D引起的HDFN,母乳中鉴定出的抗-D可能是被动转移给受影响的新生儿的主要来源。然而,这种新生儿持续性HDFN仍然可能是由子宫内母体循环中获得的残留抗-D引起,作者并没有独立地验证新生儿来自母体母乳抗D的胃肠吸收情况。

在新生儿存在DAT阴性的情况下,仍然出现了持续溶血的临床证据(即胆红素升高和持续性贫血),可能是由于D型阳性新生儿体内高滴度抗D引起的红细胞前体髓内溶血和/或骨髓抑制造成的。

结论

抗D是通过胎盘引起HDFN的重要原因,但很少有描述通过母乳抗体引起的病症恶化情况,因为口服摄入的免疫球蛋白通常不能在新生儿胃肠道有效地吸收,本病例目前的情况突出表明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若临床一旦发生,停止母乳喂养和加入全胃肠外营养是治疗HDFN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LiM,BlaustinJC.Prsistnthmolyticdisasofthftusandnwborn(HDFN)associatdwithpassivacquisitionofanti‐Dinmatrnalbrastmilk.Transfusion,.

回复“资源”可获得本文原文文献资源

回复关键词,







































北京一次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北京医院白癜风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ongqiangjiyea.com/xqjs/2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