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积液合并发热医案一则

01matchmatch

何为胸腔积液?

??????

胸腔积液多属于中医“悬饮”范畴,指饮停胁下,肝肺气机不利,升降失常,气饮相搏,临床可见咳唾胁下饮痛,《金匮要略》提到“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其发生多因水液代谢障碍导致水液不寻常道,流于胸胁所引起。初期的胸腔积液多与三焦气化失司有关,“三焦者,决渎之官,气化出焉”,加上其分布的部位于胸胁部(手少阳三焦经之脉气散布之处),与少阳枢机不利有关,所以要疏化三焦气机,以柴胡汤为首选。

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第62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所治主证为肺热壅盛,当以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02

医案

患者李某,男,79岁,年7月18日就诊于我院胸普外科,西医诊断为“右侧脓胸”,中医诊断:悬饮-邪犯少阳证。

初诊:年7月19日

????????就诊前两日发热,每天下午38℃,早晨正常,偶咳嗽,痰很少(黄色粘痰),饮食少,大小便正常。舌红、苔黄腻,左脉弦尺弱,右脉弦细。

处方如下:柴胡24g黄芩9g姜半夏9g党参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12g石膏30g杏仁9g桔梗9g生麻黄6g白豆蔻8g苏子9g款冬花9g

共6剂日1剂水??冲服

方解:本方以“小柴胡汤、麻杏石甘汤”加减变化而成,患者脉象偏弦,当属少阳之脉,为肝胆气机不利,治以疏肝利胆、和解少阳之小柴胡汤,又有咳嗽、咳痰,苔黄腻之象,治以宣肺化痰止咳,麻黄宣肺开表使热外达,是“火郁发之”之义,石膏清泻肺热兼透热生津,加桔梗、苏子、款冬花宣肺、化痰、止咳,白豆蔻化湿行气,诸药合用共奏和解少阳、宣肺、化痰、止咳之功。??????

二诊:年7月26日

患者咳少量痰(白痰),发热消失,呼吸顺畅,口干。舌红苔薄黄,左脉弦滑,右脉滑尺弱寸弱。

处方如下:柴胡12g黄芩9g姜半夏9g党参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12g石膏30g杏仁9g桔梗9g生麻黄6g白豆蔻8g苏子9g款冬花9g

共6剂日1剂水冲服(上方中柴胡减半为12g)

方解:患者发热消失,症状较前缓解,作为解表退热之力的柴胡当减半,以防升散之过,损伤正气。

三诊:年8月9日

患者无痰,大便正常,夜尿多,腰困偶困不怕冷。舌红苔薄黄,左脉弦尺弱,右脉弦尺弱。

处方如下:柴胡9g黄芩9g姜半夏9g党参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12g石膏15g杏仁9g桔梗12g生麻黄3g白豆蔻5g苏子9g款冬花9g桑寄生12g

共6剂日1剂水冲服(上方调整剂量后加以桑寄生)

方解:患者半表半里之症较前缓解,予调整剂量,新出现症状有腰困,当加桑寄生以补肝肾、强筋骨。

四诊:年8月16日

患者夜尿减量2次/日,腰困好转,输液后听力下降。舌红苔黄厚,左脉弦尺弱,右脉弦缓。

处方如下:柴胡12g黄芩9g姜半夏9g党参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12g石膏30g杏仁9g桔梗9g生麻黄3g白豆蔻5g苏子9g款冬花9g桑寄生12g

共6剂日1剂水冲服(上方调整剂量)

方解:患者感症状较前明显改善,望其舌象稍黄厚,提示有热,石膏用量稍加大,发挥其辛甘大寒之用以清其热,予6剂巩固治疗,不适随诊。

结语

张红珍教授在治疗胸腔积液的整个过程中,以少阳证为主线,以舌象、脉象为主要依据,以咳嗽、咳痰为线索,外透内清解少阳,开降气机调和胆胃,宣肺化痰以止咳,祛邪扶正顾标本,用药之严谨,值得临床借鉴学习。

友情提示

以上方药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私自用药参照,如需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详细咨询专业医生。

长按         山西省大学城大医堂周五上午

医案来源∣张红珍教授

文字来源∣梁志敏

图文编辑∣李沿鑫

图片来源网络

梁志敏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治疗与控制
贵州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ongqiangjiyea.com/xqjs/2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