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ldquo掉队rdquo的监

提示:点击上方"新疆监狱"↑免费订阅本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常饱含泪水,因为我深爱着这片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常饱含泪水,因为我深爱着我的祖国;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常饱含泪水,因为我身边这群最可爱的人。

——永不“掉队”的监狱人

今年以来,在新疆监狱史上困难最多、风险最高、挑战最严峻的时期,新疆监狱系统的全体民警职工忠诚履职、无私奉献,确保了监狱的绝对安全稳定,打赢了党的十九大安保攻坚战。在十九大安保期间,每日巡控、谈话、管理、教育等工作,一天下来,15个小时要处于高强度。许多民警因为连续备勤,无法在家人身边久伴,连续安保半个月,当看着服刑人员每天都能视频接见、拨打亲情电话的时候,又有谁不想家呢?

而在这里,在乌苏监狱,在十九大的日子里,虽然有累倒的,有病倒的,却无一人掉队,始终坚守在岗位。累倒了,怎么劝都不愿回家的,在监区宿舍休息会儿又执拗的要跟巡控民警换岗的;病倒的,自己跑到医生那里“打了两回商量”用一天半打完三天针,又提前归岗的;四变婚期,喜帖是写了三遍,酒店定金是交了两遍,简单交代了几句“四变”的日期后,又转身管理服刑人员……

扎根基层——朱明昆

在乌苏监狱,提到副监狱长朱明昆,大家都翘大拇指赞誉——他是监管安全“第一严人”。大到执行每次监管行动部署,小到实施每日监管考核,他都一项一项查验,做到严之又严、细之又细。从不因任务艰巨繁重、辛苦程度高而降低工作标准、放松对民警的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做到问题在一线发现、情况在一线掌握、矛盾在一线解决,深入基层监区成为他的一种习惯。每天都可以看到他与基层民警同工作、同学习的身影,各监管区域都留下了他巡查的足迹。

对于朱明昆,全年是没有节假日的,甚至妻子生产他也只陪护了两个白天,产检更是没有陪伴过。家里的大情小事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全靠同样身为监狱人民警察的妻子张芳一个人。“我习惯了,他愿意干,我肯定无条件支持!”张芳总是这样告诉身边的人。

最“瘦身”的科长——周鹏

众所周知,狱政管理科的科长最不好干,最是辛苦。周鹏担任狱政科科长不足一个月,但是已经瘦了7公斤,其工作量之大、思想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为了尽快进入新的角色,他常常加班加点,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监管安全工作中去了。不到半个月他踏遍了监狱所有服刑人员管理现场,对每个民警的工作任务、岗位职责、各个时间段的工作作出具体明确的调整、安排,确保监管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喂……周子璇,到奶奶家吃饭吧,晚上好好写作业!爸爸回不去,妈妈今天也要值班。你已经长大了要帮爸爸照顾好爷爷奶奶。”,在这一通简短的对话里饱含着怎样的愧疚和不舍。他已记不得上次陪女儿吃饭是什么时候了。

狱侦能手——波拉提·克孜尔

波拉提·克孜尔总说:“监管安全无小事,要把所有小事做好、做扎实,才能确保监狱的安全。”狱侦工作非常繁琐,尤其注重细节,为了做好此项工作,他常常加班加点,甚至通宵工作,收集信息、核对数据、整理材料……正是因为波拉提同志身上的这股子“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劲和自身丰富的经验,才使监狱的狱侦工作向前推进。

母亲身体孱弱,长期需要人照顾,家中有两个孩子,大女儿刚上幼儿园,小女儿还未满1岁。由于监狱工作任务重,家里大小事便落在妻子的肩上,妻子是教师同时承担着学校的值班任务,即使如此,她仍然毫无怨言,默默支持着波拉提。

37年的“老骥”——邵明义

“医院向监狱党委做了表态,也立了军令状。我们要以力拔山兮的豪气、背水一战的勇气和只争朝夕的锐气,坚决打赢安保攻坚战,谁也不能掉队”,这样的豪言壮语就是从一个多年身患高血压、肝功能异常、甲状腺肿瘤术后、严重颈椎病,56岁已是满头白发且从警37年的“老骥”口中脱出。医院除了做好疾病防控工作还要保障监管安全稳定,面对双重压力,医院院长,他总是忘记苦累、主动出击、想办法、出点子、放弃休息。

对于母亲,他是“不孝”的。今年8月初,公里外80岁的老母亲突发高热伴胸腔积液,医院治疗三天仍不能好转,无法明确诊断,母亲本身还患有高血压、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平时活动又不便,多种疾病加起来老人肯定耐受不了。但他也只托朋医院,先让妹妹带母亲连夜乘飞机转院治疗,他第二天才找医院看望母亲,对家人简单嘱托后,还没等母亲病情稳定,又匆匆返回了工作岗位,直到母亲病情好转也没能去接母亲出院。

最“安心”的后勤——曹杰

“曹区长,我们监区监舍的暖气管漏水了,能不能过来看看……”、“曹区长、我们办公区的暖气不热,晚上值班有点冷…”,年近五十的曹杰的疼痛才刚舒缓一些,警务通和对讲机就开始响个不停。

大家都知道曹杰负责监狱后勤保障,可很少有人知道他患有严重的痛风病,发作时疼痛难忍,脚掌根本不敢完全着地,每上一节楼梯都是步履蹒跚,短短的几节楼梯,就会让他疼的满头大汗。连续几日的工作让他的痛风病又发作了,可他却对旁边扶着他的民警说“这几天要加大服刑人员的伙食改善力度、又是维修水暖最忙的时间段,工作上一点问题都不能出,我得去盯着,我自己的老毛病我知道,坚持一会就没事了,你不用担心我。”看着他蹒跚的步伐,眼睛里闪过的不仅是丝丝感动,更是一份责任、一种担当,这是一种传承,这是老一辈监狱人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在这一刻被无限的放大,感染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甘于奉献——艾尼瓦尔·艾买提

“我能不能不住院,每天中午请假过来打针?”病毒性感冒,高烧并伴有化脓性扁桃体炎,高烧4天的艾尼瓦尔·艾买提打了一针后,想与医生“打个商量”。医生却不解的看着他:“你是病人,我是医生,我知道你是警察,但我从来都是以病情定治疗方案,你已经连续4天处于发烧状态,并且伴有炎症,必须打针治疗”医生叹了口气,“你们这些监狱警察也真奇怪,别人累了都很想休息,你这都病成这样了,还想着回到岗位上”。在一番软磨硬泡之下,医生还是妥协了。第二天,他又跑去跟医生商量,把两天的针放在一天内打完,后天开点药就行,医生无奈的点点头,在相隔8小时后,他打完针又回到了岗位上。

作为一名老党员,一名从警11年的民警,近10年的夫妻两地分居生活,父母面前尽孝少、妻子面前尽责少、孩子面前陪伴少,但他无怨无悔,因为他总是说:“选择了监狱警察这份事业,我心里就明白要懂得奉献”。

铁打的“娘子军”

“我们现在都是男人,在单位是半边天,在家是一片天。”女民警经常互相打趣道。因为工作原因,如今每个人要干以前双倍的甚至更多的工作;因为半数以上的女民警都是双警家庭,爱人经常值班备勤,家里大事小情、老人孩子全靠这些“铁娘子”。

巴依尔一家

“习惯了,都在一个单位,我不体谅他,别人就更体谅不了!”民警巴依尔的妻子祖花露这样说。在单位,祖花露工作是一把好手,既是教育科的“大拿”,在本系统也是小有名气,也是写作小能手,论文、信息、简报信手拈来。在家里,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一个四岁要接送去幼儿园,一个八个多月还要哺乳,公婆身体不好,只能在家帮她照顾下女儿,剩下的还是要靠她自己,也只能靠她自己。

最需要休息的他们

“我不回家,我吃块糖,我躺会儿就好了。”这句话有执拗,有决心,有无奈。做完食道间质瘤切除手术不到半年的民警张宇,又因低血糖、胃部旧疾发作,浑身无力,独自在巡控换班间隙,走到监区会议室蜷缩成一团,谁劝也不愿意回家休息。他一个星期书写周评语达多字,每日最少需要吃13颗药丸,吃8块糖。

今年46岁的杨舒华,患有严重的糖尿病,随身携带着胰岛素,同时还患有心脏病,高血压。今年4月份,不慎滑倒,导致腿部两处骨折,至今没有痊愈,走路都需拐杖的帮助。拄着拐杖的他,不曾掉队。

还有患有严重的糖尿病的哈里木,患有甲状腺癌和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的卢涛,患有颅内囊肿、甲亢、肌无力等疾病的窦宝龙,外公患病去世的刘佳……这些最需要休息的人,却一分钟都不曾离开自己的岗位。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爱情叫与你同行,有一种青春叫负重前行,有一种光荣叫监狱人民警察。在十九大的日子里,没有一个乌苏监狱人在安保工作中“掉队”,他们用行动捍卫着平安,用忠诚谱写着辉煌,用坚守诠释了使命和担当!(作者王伟、刘静)

监狱管理局民警张晋美在乌鲁木齐未成年犯管教所支援期间,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不给他人增负担,带病坚持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着,最终因血压升高晕倒在工作岗位上……即使如此,她仍然感到非常愧疚,渴望早日康复,重返工作岗位。

病床上的那一抹警服蓝

10月27日下午18:30分许,医院第二住院部内几名身着警服、神情严肃的监狱领导脚步匆忙地来到冠心病一科45床病房。房内,一名同样身着警服的女警虚弱的躺在病床上,雪白的床单与她身上一抹警服蓝形成鲜明映衬,她甚至无法起身,只能倚靠在床头,点头向来看望她的领导们打招呼。

10月27日上午10点左右,监狱管理局生活卫生处民警张晋美突然眼前一黑晕倒在支援单位乌鲁木齐未成年犯管教所狱内,晕厥前一刻,她正组织几名服刑人员打扫园内区域卫生。同她一起执勤的还有监狱管理局支援民警马丽琴,她见状迅速扶住张晋美,铺了几件衣服让其平躺下来。得此消息,一监区民警阿布列米提、叶尔加那提、李少波等人拿起担架迅速冲出监区,医院。当乌鲁木齐未成年犯管教所纪委书记马毅伟和政治处副主任李华迅速赶到事发现场时,此时的张晋美已经失去了意识。医院郑颖医生的初诊后,她被一监区数十名民警紧急送往医院。

在救援警车内,脸色蜡黄的她逐渐有了意识,一路上,为了帮助张晋美保持体温,政治处副主任李华一直不停的捂搓着她的手,或许因为难受,或许因为感动,此时的她脸上挂满泪痕,坐在一旁的民警高玉兰已经泣不成声。

随行的医生郑颖眼前不禁浮现出四天前的场景。“她是突发性高血压,来检查时血压已经升到了/,我给她开了药,医院检查,可谁知她没去,医院就诊啊。”

“她上半年就住过一次院,我们都知道她最近不舒服,可谁知她血压这么高也不吭声,加上现阶段工作节奏紧张,铁打的身体也扛不住啊。”高玉兰边哭边说着。看着眼前这个被生生累垮的战友,大家的眼睛都湿润了,她们从心底里敬佩她。

医院,当张晋美被送上病床那一刻,随行的民警们稍微松了口气,大家默契地配合医生做检查,只为能够第一时间诊断出她的病情。

老天爷也心疼这朵顽强的警花,CT结果显示没有脑溢血等脑部疾病,只是血压高升与高强度工作带来的应激反应。得知结果后,乌未管所民警们终于放下了心底的石头。在所党委协调下,张晋美办好了入院手续,等待下一步确诊和检查。

下午,乌鲁木齐未成年犯管教所党委一行人将全所上下对她的关心传递到了张晋美的床边。看着大家熟悉的面庞,虚弱的张晋美依旧无法起身,只能用如蚊吟般的细声来表达她内心的感动。

当张晋美的情况略微好转些后,笔者不禁表达了心中的不解:是什么原因和力量能让她早在年上半年参加女子监狱支援因头痛、高血压晕倒家中、住院治疗后,还能依然坚守在工作一线。

“为了确保监狱绝对安全,咱们全所上下都在努力。现在大家都很累,但是所有人都在坚持,在这种重要时刻离开大部队打了退堂鼓,我的空缺只有大家来补,执勤会更紧凑。我想着等十九大安保任务结束后,医院检查,谁知道没能撑的住。”说着,一行清泪从她的脸颊滑过。

一监区的民警告诉笔者,十九大安保期间,张晋美每天起的早、睡的晚,认真参与服刑人员的每一项日常管理工作;对于个别谈话、拨打亲情电话、整理材料等业务工作,她也冲锋在前。她时常说:“所有跑腿的活让我们老同志去,那些我们干不了的,你们年轻人去,只要这样才能做好我们的监管工作”。病发前一天,又轮到张晋美值夜班,教导员强烈要求帮她值,可是她就是不同意说:“你是领导,第二天事情多,不能因为我是监狱局的民警就搞特殊,还是我自己值。”

从10月中旬出现头痛症状,到晕倒前四天大量服用止痛药,在身体不适的状态下她依然坚持执勤。张晋美“心存侥幸”期盼能够坚持到备勤结束,无奈倒下一刻,血压已经飙升到/。

时间定格在她倒下的这一刻,画面定医院这间普通的病房里,张晋美的坚强,大家的关心,让这间病房有了属于它自己的温度。

张晋美只是一名普通的新疆监狱人民警察,她更是众多坚守在一线岗位上监狱民警的缩影。正是有了许许多多像张晋美一样的监狱警察,我们的监狱事业才得以硕果累累,也因为有她们这样看则“柔弱”实则“刚强”的精神,我们才越走越强,越走越自信。

她们用实际行动捍卫着老一辈监狱人铸造的钢铁长城,用铮铮铁骨证明了什么是“巾帼不让须眉”,用顽强拼搏的精神照亮着监狱事业的漫漫长路。因为有这样的监狱人民警察,我们有信心、有决心看到新疆监狱更好的明天。(作者魏雅婧)

推荐阅读

青春无悔︱90后小伙儿从警记

援疆民警眼中的新疆监狱警察

新疆监狱系统迅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感动︱漫漫援疆路浓浓伊犁情

自治区监狱管理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

-End-

长按识别







































白癜风食疗
白癜风食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ongqiangjiyea.com/xqjs/3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