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朋友圈
新朋友点击蓝字侠股柔情加 一、维生素A缺乏症 维生素A缺乏症是以引起上皮细胞角化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狐易患此病。 病因:饲料中维生素A达不到狐的需要量,或日粮由于储存过久、氧化、腐败变质及调配不当等使日粮中维生素A遭到破坏,或因消化道疾病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本病主要表现在皮肤和黏膜角质化,被毛粗糙杂乱无光泽、烦躁不安。银黑狐患此病时,发生神经纤维髓鞘磷脂变性,母狐发生滤泡变性,公狐曲细精管上皮变性,从而导致狐的繁殖机能下降。 幼狐和成狐临床表现基本相同,一般当维生素A摄取不足时,经过2~3个月出现临床症状。其早期症状是神经失调,抽搐,头向后仰,病狐失去平衡而倒下。病狐的应激反应增强,受到微小的刺激便高度兴奋,沿笼转圈,步履摇晃。仔狐肠道机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出现腹泻症状,粪便中混有大量黏液和血液;有时出现肺炎症状,生长迟缓,换牙缓慢。 病理解剖变化:死亡尸体一般比较消瘦,贫血。仔狐常有气管炎、支气管炎。幼狐也常发现胃肠炎变化,胃内有溃疡,肾和膀胱发现有结石。 诊断:对病狐血液和死亡动物的肝脏进行维生A含量测定,亦可在日粮中加喂维生素A进行治疗性诊断来确诊。 防治:预防本病的发生首先应保证日粮中维生素A的供给量,注意饲料中蔬菜、鱼和肝的供给。治疗本病可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治疗量是需要量的5~10倍,银黑狐和北极狐每日每只~IU。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日粮中过高的维生素A水平会引起骨骼强度降低、骨骼发育受阻。 二、维生素E缺乏症 维生素E也称生育酚。主要功能是作为生物抗氧化剂。当狐维生素E不足时,会引起繁殖机能失调。 主要表现出的症状:母狐缺乏维生素E时,表现发情期拖延、不孕和空怀增加,生下的仔狐精神萎靡,虚弱,无吮乳能力,死亡率增加;公狐表现性欲减退或消失,精子生成机能障碍。营养好的狐脂肪黄染、变性,多于秋季突然死亡。 防治:预防本病,要根据动物的不同生理时期提供足量的维生素E,在饲料不新鲜时,要加量补给维生素E。治疗本病时,首先要补充维生素E,每千克体重5~10mg。还可配合消炎、增强免疫力等,可根据不同病症进行针对治疗。 三、维生素C缺乏症 当狐缺乏维生素C时,常引起仔狐的“红爪病”。 主要表现出的症状:当怀孕母狐在妊娠期缺乏维生素C时,多引起出生仔狐患红爪病。1周以内的仔狐患红爪病,其特征性症状是:四肢水肿,皮肤高度潮红,关节变粗,趾垫肿胀变厚,尾部水肿。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趾间溃疡、龟裂。如妊娠期母狐严重缺乏维生素C,则仔狐在胚胎期或生后发生脚掌水肿,开始时轻微,以后逐渐严重。生后第二天脚掌伴有轻度充血,此时尾端变粗,皮肤潮红。患病仔狐常发出尖叫,到处乱爬,头向后仰,精力衰竭。 防治:预防本病要保证饲料中维生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在喂不新鲜的蔬菜时,一定要补加维生素C精制品,每日每只20mg以上。维生素C在高温时易分解,一定要用凉水调匀。母狐产仔后,要及时检查、如发现红爪病患狐,应及时治疗。投给3%~5%维生素C溶液,每日每只1mL,每日2次。可以用滴管经口投人,直到肿胀消除为止。 四、B族维生素缺乏症 毛皮动物B族维生素缺乏症的发生,除因饲料中含量不足外,饲料中脂肪氧化、不足及饲料储存时B族维生素被破坏和损失等也是主要原因。 1.维生素B1缺乏症 病因:维生素Bl缺乏症的病因除了上述几点外,长期饲喂含有破坏维生素B1的硫胺素酶的淡水鱼或某些海鱼,或以酵母作为饲料中B族维生素来源的日粮(酵母虽然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但维生素B1并不多),易引起本病发生。 症状:当饲料中维生素B1不足时,经20~40天就引起疾病的发生。患病的动物出现食欲减退或消失,大量剩食,身体衰弱,消瘦,步态不稳,抽搐、痉挛,如不及时治疗,经1~2天死亡。严重缺乏维生素B1时,神经末梢发生病变,组织器官发生障碍,病狐体温下降,心脏机能衰弱,厌食、废食,消化机能紊乱等。母狐维生素B1不足时,可使妊娠延期,空怀率增高,产下弱仔等。 防冶:预防本病发生,饲料中要保证维生素Bl的含量,不能长期喂给狐含硫胺素酶的鱼类。淡水鱼要煮热后喂。 本病早期发现可用维生素B1进行治疗,并且在饲料中添加酵母,增加富含维生素B1的饲料。银黑狐和北极狐每日每只喂给维生素B18~l0mg,持续10~15天。当出现神经症状并拒食时,可用维生素B1针剂注射,银黑狐或北极狐可注射0.5~lml。 2.维生素B2缺乏症 症状:维生素B2缺乏时,会引起动物皮炎,被毛脱色,生长缓慢。还常引起神经机能破坏,步态摇晃,后肢不全麻痹或麻痹,痉挛及昏迷状态。心脏机能衰弱。全身被毛脱落,毛绒脱色,母狐发情推迟,还会发生不育症,新生幼狐发育不全,腭裂分开,骨缩短。北极狐出现仔狐无毛或哺乳期呈灰白色绒毛。5周龄仔狐完全无被毛并具有肥厚脂肪皮肤,运动机能衰弱,晶体浑浊,呈乳白色。 防治:发病的银黑狐和北极狐可每日每只喂给核黄素3~3.5mg,同时要改善饲养管理,增喂酵母。饲料如脂肪量高时,要增加核黄素供给量。对妊娠和哺乳期的母狐,每日每只还要增加核黄素2.5mg。 3.维生素B6缺乏症本病多在狐繁殖期发生,当维生素B6不足时,公狐出现无精子,母狐引起空怀或胎儿死亡,仔狐生长发育迟缓。因此,一旦饲料中缺少维生素B6,就会给养狐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症状:患狐食欲减退,上皮细胞角化,发生棘皮症者后肢出现麻痹,小细胞性贫血;妊娠母狐空怀率增高;产出的仔狐死亡率增高;公狐性机能消失或无性反射,无精子;公狐睾丸明显缩小,睾丸内变性;仔狐表现生长发育迟缓;母狐表现发情和妊娠推迟。生素B6的量每g干物质中不少于0.9mg,或每kg饲料中为0.25mg,发现本病患狐,要及时用维生素B6制剂进行治疗。发情期用1.2g,每日l次;被毛生长期用0.9mg;生长期用0.6mg,可拌在饲料中给予。如果是针剂,可按比例计算用量进行肌肉注射。 4.维生素B12缺乏症维生素B12缺乏或不足,可引起狐的贫血。饲料中缺乏维生素B12,成年狐经36周,幼狐经15周便出现缺乏症。 症状:病狐表现为血液生成机能障碍性贫血,可视黏膜苍白,食欲废绝,消瘦,衰弱。如在妊娠期发生,仔狐死亡率高。银黑狐发生本病,表现全身性贫血,黏膜苍白,仔狐发育不良,实质器官萎缩、变小,肝脾边缘变薄。 防治:为预防本病,饲料中维生素B12要按标准供给,即每kg饲料中维生素B12,含量为1.5~2.5mg。 用维生素B12治疗本病时,用量为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10~15g。1~2天注射1次,治愈为止。
养殖户在饲喂的时候,应避免用滚烫的开水拌料(一般温度不超过50度),维生素、微生态制剂等都会因温度过高而造成破坏,效价降低,这样即使添加鲜料、预混剂也会造成无法有效的利用其营养成分。长期饲喂就可能会导致营养代谢病,多群发,不具传染性,但是也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不可小视。
水貂繁殖是养貂的关键,今年有些水貂场产仔不理想,闲暇之余总结了影响水貂繁殖的疾病因素,供大家参考。欢迎讨论,共同研究。
影响水貂繁殖的主要疾病
1、犬瘟热
犬瘟热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慢性和隐性发病居多。病毒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侵入咽淋巴结和扁桃体中繁殖,在血流中循环使血管内皮受损,引起机体发热及精神沉郁。从感染的第7天开始,病毒在胃肠道、肝脏、脾脏及泌尿生殖器官的上皮细胞中繁殖。犬瘟热病毒作用于妊娠母貂子宫,造成胎儿流产。
2、细小病毒病
水貂病毒性肠炎是由水貂细小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繁殖期,呈地方性或散发性流行,可水平感染,又可垂直传播。也就是说母貂之间可感染,感染母貂又可通过胎盘垂直传给胎儿,引起流产、死胎、木乃伊、水肿胎、产弱仔等。
3、阿留申病
水貂阿留申病又称貂浆细胞增多症,是由阿留申病毒引起貂的一种慢性进行性传染病。各种年龄、性别、品种的水貂均可感染,阿留申病毒对成年貂,尤其是母貂危害更大,病貂几乎均以死亡告终。
传播方式包括水平和垂直。公貂的精液可以带毒,患病公貂可通过交配,引起母貂的生殖道感染,然后又由母貂通过垂直传播将病毒传递给胎儿,在产仔前两个星期被感染的妊娠母貂,其后代几乎全被感染,大多数慢性感染的母貂不能妊娠,或者发生流产或胎儿被吸收。
患病的公貂,性欲下降,配种能力下降,或交配无能、死精、少精或产生畸形精子。母貂不发情、空怀、不孕,或怀孕流产及胎儿中途被吸收。患病母貂产出的仔貂,软弱无力,成活率低,易于死亡,多在产后24-48小时死亡。
4、脑炎
水貂脑炎特指一种病毒引起的水貂中枢神经系统慢性传染病,其特点是潜伏期长,呈现共济失调、迟钝、嗜眠,无炎症变化。
怀孕母貂发生流产、早产、产木乃伊胎或延时分娩。流产胎儿常见脑水肿,脑膜和脊髓充血,皮下水肿,胸腔和腹腔积液,淋巴结充血,肝和脾有坏死灶,部分胎儿可见到大脑或小脑发育不全的变化,母貂流产后,不影响下一次配种。
公貂常发生睾丸肿胀,多呈一侧性,肿胀程度不一,局部发热,有疼感,数日后开始消退,多数缩小变硬,丧失配种能力。
5、加德纳氏菌病
病原为阴道加德纳氏菌,不同年龄、品种及性别的貂均可感染,但通常是母貂感染率明显高于公貂。患病貂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交配、外伤传染。怀孕貂感染可直接传播给胎儿。突出临床症状是受配貂多数于妊娠后20-45天出现流产及在妊娠前期的胎儿吸收。流产前母兽从阴门排出少量污秽物,有的病例出现血尿。流产后1-2天内,母貂体温升高0.5-1℃,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公貂在配种期性欲减退并常出现血尿。
6、沙门氏菌病
水貂饲料大多采用禽类蛋、肉及肝、肠等副产品,从淘汰的家禽肉中可检出各种对水貂致病力很强的沙门氏菌,被沙门氏菌污染的家禽肉蛋类饲料,在生喂或蒸煮灭菌不完全时饲喂常造成水貂感染。
水貂在配种和妊娠期流行本病时,造成大批空怀和流产,空怀率达14%-20%。仔貂10日龄以内死亡率高达20%-22%。多数病貂在妊娠中后期发生流产。
7、“白鼻子病”
水貂的黑色的鼻子头上出现了红点,面积逐渐扩大,整个鼻子头都变红了,之后逐渐出现白点,最后鼻子头全部变白。爪子逐渐长长、变白,脚垫也变白、增厚。研究发现:“白鼻子”病,主要就是由于营养代谢失衡而引起的综合性的营养代谢障碍疾病。
“白鼻子病”在动物繁殖方面的表现为:
由于大比例的发情不明显而引起大比例地漏配:该发情时,始终没有发情的明显症状,直到过了发情期,也没有看到明显的发情症状;或者是持续地发情,不让配种,这种情况而引起的漏配比例较大。
早期胚胎被吸收、钙化。配种后母貂的肚子增大,但不久逐渐缩小,胚胎被吸收、钙化。
妊娠中期引起大比例的流产和死胎。
妊娠后期胚胎被迅速吸收。一般在怀孕后40多天,原来很大的腹部,仅两三天的时间,就缩小了,到产仔的时候,好的能产二三个,有的一个都不产。
产仔异常。死、弱貂特别多,产下的小仔红白、粉白色,从产后两三天开始幼仔陆续死亡,一般到产后二十多天就全部死亡。极少数存活下来的也是个体很小,呈佝偻状。
8、中毒
黄曲霉毒素中毒:水貂对黄曲霉毒素非常敏感,黄曲霉毒素也可通过胎盘或乳汁传给仔貂造成胚胎死亡,甚至母貂死亡。
河鱼中毒:河豚鱼、繁殖期的青海黄鱼、新捕捞的巴鱼及一些鱼卵,在水貂妊娠中后期引起中毒可导致妊娠中断,出现死胎、烂胎现象。
磺胺类药物中毒:磺胺类药物如进入胎儿体内,可造成死胎流产。如新诺明(SMZ)对胚胎毒性大,可以透过胎盘屏障直接对胚胎造成死胎流产。
此外,其他中毒都可对水貂繁殖造成很大损失。
9、维生素缺乏
缺乏维生素A:公母貂性欲减退、精子和卵子活力减退,造成空怀、死胎、流产或产弱胎。
缺乏维生素E:主要是破坏繁殖机能,母貂表现发情期拖延,不孕和空怀数增加,死胎或流产,仔貂生下后精神萎靡。公貂表现性机能丧失,精液品质下降,精子生成机能障碍。
缺乏维生素B1:繁殖期间性器官发育不良,种貂丧失正常生育能力,母貂空怀率高。妊娠期缺乏维生素B1,初生仔貂发育不良,表现为渗出性出血和头部水肿,严重缺乏时,引起胚胎死亡。
缺乏维生素B6:水貂的空怀率和仔貂的死亡率增高,公貂无精子,性机能消失,睾丸显著缩小并变性,仔貂生长发育极迟缓。
缺乏烟酸:母貂表现性周期紊乱、不发情或空怀率增高,死胎增加,妊娠后半期出现尿结石,公貂表现睾丸萎缩,无精子或性机能丧失。
缺乏生物素:母貂发情前缺乏,表现接受交配,但不受孕或生殖力降低,妊娠期缺乏,生下的仔貂脚爪水肿,被毛稀疏发干,母性差,不给仔兽哺乳。
缺乏维生素B12:胚胎死亡、新生仔貂死亡增加,食仔和自咬现象增加。
治白癜风郑州哪家医院好治疗白癜风好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