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CT可利用于发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磨玻璃样病变
所以若想在诊断时获得有力的影像学证据
一般肺部CT(尤其是高分辨率CT)为优先
那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肺部CT上到底长啥样?
请大家跟着小医一起探索吧~
医院发布的新型肺炎影像学资料总结,对新型肺炎的CT影像学表现作出了详细的描述:1.单发或双肺多发,斑片状或节段性磨玻璃密度影(GGO)为主,其纹理可呈网格状(铺路石正);2.沿支气管束或背侧、肺底胸膜下分布为主,空气支气管征;3.合并或不合并小叶间隔增厚,少数叶间胸膜增厚;4.少数伴有胸腔积液或淋巴结肿大。
以下图片是不同阶段病例的肺部CT平扫,大家可以领略一下它的真实面目。
患者出现持续不改善的发热,咳嗽,不明原因乏力时,CT常常会有阳性发现,早期肺部表现多样:图一左肺内箭头所指为实变结节阴影。
图二箭头所指为中央实质周围磨玻璃。(肺部磨玻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部结节)随着病情发展,实质区域开始吸收,密度减低,逐渐成为磨玻璃密度影,如图三。
根据病情的发展,这种磨玻璃影可以累及一个肺叶,如图四。也可同时累积多个肺叶,如图五。累及单个或两个肺叶的往往肺功能影响不严重,多以发热,咳嗽,乏力为主诉,也就是传说中的“轻症”。
有效的治疗或机体的免疫力可以逐步战胜病毒,炎症会进一步吸收,范围逐步缩小,或许会留下纤维条索灶(肺部出现的慢性炎症性病变,经积极治疗治愈后遗留的纤维化病灶),如图六。真正危及生命的是发展到“白肺”(图七),这只见于极少数累及多个肺叶,肺泡损伤弥漫的患者,此时严重影响肺换气,需要持续吸氧,呼吸机,甚至ECMO(体外膜肺氧合)。
(“白肺”:正常的肺组织里含有大量的空气,对X线的阻挡能力很弱,所以在X线下呈现黑色。当肺部出现炎症反应,大量蛋白、组织液、白细胞等渗出,肺间质充血、水肿等,这时的肺组织对X线的吸收能力就明显增强了,有点像实质器官的表现,所以呈现出白色。)
胸片、CT等影像学检查,主要作为诊断新型肺炎等辅助性证据,以及在治疗过程中评判患者病情、疗效的重要指标。但是其并不能作为确诊新型肺炎的单一证据。
新型肺炎确诊的金标准是在符合疑似病例标准(疑似病例判定:1.病前两周内有武汉市旅行史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经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有聚集性发病;2.发热;3.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4.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的基础上,痰液、咽拭子、下呼吸道分泌物等标本做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或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那么今天小医就分享到这里啦
你get到了多少呢?
文字来源/万夕瑶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