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不张一种需要重视的呼吸疾病

肺不张分为五型:阻塞性(再吸收性)肺不张、被动性肺不张、压缩性肺不张、粘连性肺不张、瘢痕性肺不张。

一、阻塞性(再吸收性)肺不张:气管阻塞后相应区域的气流中断,氧气被吸收后肺泡体积缩小,而压力仍然是大气压,相对于毛细血管内血液,肺泡内的二氧化碳及氮气分压上升,以上两种气体扩散到血液中以维持平衡,因此肺泡容积进一步减小,肺泡--毛细血管血样分压梯度随之上升,循环往复,直至肺泡内气体完全吸收,最终结果是受累肺组织完全塌陷。而实际情况经常伴发阻塞远端肺炎,阻塞性肺炎引起的实变对肺体积的缩小有一定影响。

二、被动性肺不张:指气胸存在时肺回缩引起的容积减少,肺萎缩是自然趋势,当肺位于胸腔内密闭空间时,萎陷趋势被胸腔内负压对抗,达到平衡。当发生气胸时,肺回缩,体积减小,如果胸膜腔游离(如无粘连等情况),肺内任何部位不张都与邻近胸膜腔内气体呈正比。虽然气胸的邻近肺组织体积缩小,密度不会明显增加,除非几乎完全萎陷。(可能由于肺体积缩小和血容量减小存在大致的平衡,这也解释了少量到中等量气胸辨别肺边缘困难的原因)

三、压缩性肺不张:由于被邻近占位性病变压迫引起肺组织不含气所致。胸腔内任何占位性病变如支气管囊肿、肺大泡、肿瘤、胸腔积液和大骨赘压迫都可导致。特殊类型有坠积性肺不张。

四、粘连性肺不张:用来描述肺不张产生的原因,是因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所致,表面活性物质在表面积和体积减小时可减小肺泡的表面张力,因此,在体积和扩张压较低时,产生肺泡的临界关闭压,有效的保护肺泡不至于塌陷。成人粘连性肺不张产生的原因包括放射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和肺血栓栓塞、心脏术后等。

五、瘢痕性肺不张:从完整性考虑,将肺纤维化引起的肺容积减少纳入肺不张,基本病理过程为纤维化,纤维化组织在成熟过程中收缩,并导致受累肺组织容积减少,纤维化可以为局灶性,最有代表的是长期存在的结核和放射性纤维化,也可弥漫性,见于特发性肺纤维化。受累肺组织会形成牵拉性支气管/细支气管扩张。

肺不张的病因

成人急性或慢性肺不张的主要原因是支气管腔内阻塞,常见原因为黏稠支气管分泌液形成黏液栓、肿瘤、肉芽肿或异物。肺不张亦可由于支气管狭窄或扭曲或由于肿大的淋巴结,肿瘤或血管瘤等外源性压迫支气管或液体和气体(如胸腔积液和气胸)等外源性压迫肺组织而引起。

肺不张的表现

肺不张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病因、肺不张程度和范围、发生的时间以及并发症的严重程度而异。发病较急的一侧大叶肺不张,可有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干咳等。当合并感染时,可引起患侧胸痛,突发呼吸困难和发绀、咳嗽、喘鸣、咯血、脓痰、畏寒和发热、心动过速、体温升高、血压下降,有时出现休克。缓慢发生的肺不张或小面积肺不张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如右肺中叶不张。胸部体格检查示病变部位胸廓活动减弱或消失,气管和心脏移向患侧,叩诊呈浊音至实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弥漫性微小肺不张可引起呼吸困难、呼吸浅速、低氧血症,肺顺应性降低,常常是成人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一种早期表现。

温馨提示:

医院和大家分享的一些有关呼吸内科相关疾病的的知识,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ongqiangjiyea.com/xqjs/44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