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本伤寒论14.44
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解释:水病分为5种。其中黄汗是一个比较暧昧的存在。1.风水,外感风寒怕风,最表层的水病,可能是急性肾炎这一类。2.皮水,再往里一层的水肿,不怕风。(慢性肾炎)3.正水,再往里面一层,心肾阳虚,人会发喘,有胸腔积液这一类。(心源性水肿)4.石水,最里层,腹满不喘,肚子鼓起来。(肝硬化腹水)5.黄汗,黄汗病不一定肿,但是它是水堆积在人的淋巴组织里面,如字面意思,容易出黄汗,会把白色衣服染黄。可能会导致一种体质,就是很容易变成蜂窝组织炎。水肿按气分,血分分类1.血分是先有了瘀血才会肿起来,就比如说有的人水肿是一只脚肿而另一只脚不肿,是他一只脚被血瘀住,其实不是体质。(局部性水肿)2.气分的水肿是用手压皮肤,仍然会弹起来,这和一般的水肿有很大的区别(非凹陷性水肿)。可以想象成是每个细胞的肿,而不是有水渗在组织液之间,这种水肿可能是最严重的一种水肿,甚至可以涉及到癌症(粘液性水肿?),这种病是要用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也就是转气汤。桂林本伤寒论14.45风水其脉自浮,其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其证尉肿,按之没指,不恶风,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正水其脉沉迟,其证为喘。石水其脉自沉,其证腹满不喘,当利其小便。黄汗其脉沉迟,其证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解释:这里说风水会有骨节疼痛,其实不一定,只是为了表达风水是外感。皮水不怕风,但也是在表层,应该用发汗法来解。正水和石水都偏里,应该用利小便的方法来解,也就是真武汤、济生肾气丸、五苓散这一类的补肾阳的方。黄汗是水被闷住,所以脉沉迟,不一定会肿,会造成很容易发生蜂窝组织炎的体质。黄汗夹在水肿和历节(痛风)之间,可以向这两个方向发展,所以比较暧昧,不确定,但也可以说明这两种病机及治法有相似之处。每天学一点《伤寒论》,临床思维进步一点点~
乔巴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