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命爱健康
生命活水健康讲堂
(本期节目完整视频)
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城市工业化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和人们不良生活方式等等因素的影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急速上升,肺癌已成为我国发病率增幅最大的癌症之一,因此肺癌的预防和早期发现就显得尤为重要,今天为大家邀请到的是来自生命活水医疗集团胸心外科副主任医师陈世雄,来和大家聊一聊肺癌的防治这个话题。
我们都知道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一直居高不下,陈主任,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数据,能够让大家更清晰直观地了解到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到底如何呢?年全球统计数据显示,男性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占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在女性人群中,肺癌的发病率位列恶性肿瘤的第三位,死亡率则仅次于乳腺癌,位列第二。
有人说,吸烟是导致肺癌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这样的吗?导致肺癌发生的原因都有哪些呢?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与下列因素有关:1、长期大量吸烟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2、环境污染(大气污染);3、职业接触(包括石棉、煤炼焦、砷、铬、镉、镍、氡、电离辐射);4、室内小环境污染;5、个体因素(肺部慢性疾病、免疫状态、遗传因素、代谢活动等)。
肺癌是不是分为不同的类型呢?按部位进行分型:肺癌靠近肺门者,称为中心型肺癌;发生于肺段支气管以下,位于肺的边缘者,称为周围型肺癌。
按组织学进行分类: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肺癌。
1、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生长快,较早出现血行和淋巴结转移,多为中央型肺癌,在各类肺癌中预后最差。
2、非小细胞肺癌:(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肺癌)。
鳞状细胞癌:患者多是50岁以上男性,与吸烟关系密切,生长速度较为缓慢;
腺癌:女性相对多发且年龄较小,多为周围型肺癌,早期多无明显临床症状,生长速度缓慢,但有时早期即发生血行转移;
大细胞肺癌:此类型甚为少见,分化程度低,发生脑转移较早,预后很差。
肺癌患者常常有哪些临床表现呢?肺癌的临床表现与肿瘤的生长部位、大小、是否压迫或侵犯邻近器官以及有无远处转移有着密切关系。常见的症状为: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或少量咯血。
早期肺癌特别是周围型肺癌可无任何症状,多数是在胸部CT或胸部增强CT检查时发现,现在每年体检行胸部CT检查能发现大量的肺部小结节,其中有一部分小结节就是肺癌。
晚期肺癌常出现下列临床表现:1、压迫或侵犯膈神经:常引膈肌麻痹、呼吸急促;2、侵犯或压近喉返神经:引起声带麻痹、声音嘶哑;3、压近上腔静脉:引起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即头面部水肿;4、侵犯胸膜:引起胸痛及血性胸腔积液;5、侵犯纵隔压近食管引起吞咽困难;6、压迫交感神经、臂丛神经引起相应症状;7、由于癌肿产生内分泌物质,临床上呈现非转移性的全身症状:如骨关节病综合征、库欣综合征(满月脸、水牛背)、男性乳腺增大等,肺癌切除后,上述症状可能消失。
临床上通过哪些手段来发现肺癌呢?1、原来胸部X线检查是肺癌普查的重要手段,但其敏感性低,很多肺部小结节在X线片上得不到呈现。一旦怀疑肺癌,应行CT检查。周围型肺癌可见肺内不规则阴影,常有小分叶或切迹,边缘模糊,可见毛刺;中心型肺癌多表现为肺门增大。
2、肿瘤标记物:目前尚无特异性生物学标志物应用于肺癌的临床诊断,但有条件者可酌情进行如下检查,如果在随访阶段发现下述肿瘤标志物进行性增高,需要警惕早期肺癌。主要推荐以下5项:CEA、CYFRA21-1、SCC、Pro-GRP。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releasingpeptide,Pro-GRP):可作为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首选标志物;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especificenolase,NSE):用于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治疗反应监测;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目前血清中CEA的检查主要用于判断肺腺癌复发、预后以及肺癌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观察;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tokeratinfragment,CYFRA21-1):对肺鳞癌的诊断有一定参考意义;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rmouscellcarcinomaantigen,SCC):对肺鳞癌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3、纤支镜检查:针对中央型肺癌诊断率较高,可直接看到肿瘤,还可行活检病理检查。
4、经胸壁穿刺活检:适用于周围型肺癌,但容易引起气胸、血胸、针道癌细胞种植等并发症。
5、PET-CT检查:应用于肺癌的定性和临床分期,准确率大约80%左右。医院已开展了该项检查项目。
一些人谈到肺癌常常“谈癌色变”,认为只要检查出肺癌就等于判了死刑,其实不然,治疗肺癌的方法都有哪些呢,您给大家介绍介绍。其实肺癌的预后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差,肺癌的预后主要取决于肺癌的病理分型及分期,像I期的非小细胞肺癌5年生存率能达68%~92%,像现在这种体检发现纯磨玻璃结节,大多是原位癌或微浸润性腺癌,手术后的10年生存率基本上是90%以上。
我们主要根据肺癌的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及患者的身体状况来决定治疗方法。外科手术治疗:针对临床I期、II期及部分IIIA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的患者,主张行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就是行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医院针对肺癌患者,常规开展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全肺切除术、袖式肺叶切除术,切口大约3cm左右,术后大概一周左右出院,较原来传统的开胸手术(传统的手术切口大概20-25cm)来讲,创伤小,恢复快。
化疗:主要是针对分期较晚的患者,尤其适用于小细胞肺癌患者,对放化疗敏感度较高而采用。
放疗:是肺癌的局部治疗手段,对有局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采取放化疗联合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模式。
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特有的基因异常进行的治疗称之为靶向治疗。具有针对性强,疗效较好,副作用低的特点。在临床上我们主要是应用肺腺癌的治疗。
现在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很多人每年都会定期体检,针对肺部需要做哪些检查,能够早期发现肺癌呢?针对肺部的体检主要是通过肺部CT来检查,肺癌筛查应在肺癌高风险人群中进行。肺癌高风险人群定义为年龄≥40岁且有以下因素者:吸烟≥年支(或20包/年),或曾经吸烟≥年支(或20包/年),戒烟时间15年;2.与条件1共同生活或同室工作被动吸烟>20年;3.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有职业暴露史≥1年,包括暴露于石棉、氡、铍、铬、镉、硅、煤烟和煤烟灰;5.有一级亲属确诊肺癌(父、母、兄、弟、姐、妹)。
一旦发现肺癌之后,患者应该怎么样去正确面对它呢?科学客观地对待它,首先应医院,选择胸外科或肿瘤科进行就诊,我们生命活水医疗集团针对肺癌手术的患者,术前会组织多学科讨论(包括肿瘤科,影像科),为患者制定一个最佳的治疗方案。
在肺癌的预防上,您有没有比较好的建议呢?肺癌的预防一般分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又称为危险因素预防,肺癌到现在也不清楚病因,只能针对危险因素采取预防,如针对化学、物理、生物等致癌因素和体内外致病条件,一般预防措施主要是在疾病未发生时,减少危险因素的接触,比如说戒烟啊,尽量不接触容易致癌的危险因素,远离易致癌的环境;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包括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三级预防是疾病的临床期,为减少病人的危害而采取的措施。
肺癌的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治疗肺癌也一定要科学、规范、理智,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不要病急乱投医,浪费金钱,贻误宝贵的治疗时机。九江二套每周一、三、五20:30
邀您准时收看《健康讲堂》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