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蓝光发展宣布正式启用“成都上海”双总部后,这家“川系黑马”也一度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销售金额突破千亿,成功跻身新晋千亿房企之列。
但年以来,蓝光发展却进入发展困境。近日,有消息传出,融创中国拟参收购蓝光发展,同时,万科、华侨城等多家房企正参与对蓝光发展的尽调,并或以区域为单位收购蓝光发展的旗下项目。
4月26日,蓝光发展年6月4日到期利率11%的一笔美元债每1美元买价下跌15.6美分至68.2美分,创历史最大跌幅,也引发投资者担忧。
4月27日上午10点,蓝光发展紧急举行投资人电话会议,董事长杨铿,常务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杨武正、副董事长兼CEO迟峰、CFO欧俊明等管理层就近期外界对于公司的传闻集中进行了否认。
“不甩卖资产,不撤离上海,没被其他房企收购。”这是蓝光发展管理层当时给出的答复。但杨武正承认,公司目前考虑在项目层面引入合作方,是以平衡公司短期现金流和长期发展考虑的。
战投究竟是谁?蓝光发展当时未给出明确的答复,但否认了融创成为战投的可能性,并称双方合作仍停留在项目层面的洽谈上。
5月10日有境外债券机构消息称,蓝光发展管理层正在与四川省国企磋商引进战略投资者,出售蓝光投资控股集团持有的蓝光发展的46.86%股份。消息还称,也有某TOP10房企在和蓝光发展洽谈,给出的购买份额,比国企更大。
千亿黑马何以至此?作为川系“黑马房企”,蓝光发成立于年,当时还是一家地方性房企。
年4月16日在上交所完成重组上市之后,公司融资渠道大大拓宽,随后加大购买土地力度,蓝光发展快速成为一家全国性房企。
销售额从年底的.7亿元,猛增至年底的.4亿元,四年增长超过五倍。
年10月18日,蓝光发展旗下蓝光嘉宝服务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构筑起“AH股”双资本平台。
依靠债务滚动发展的模式,并非绝对安全。销售额暴增的同时,几乎也会让经营风险呈几何倍数的增长。
截至年末,账上货币资金总和为亿,也是唯一短期内能够动用的资金。但公司的债务达到亿元(剔除合同负债),其中高达亿元为流动负债,包括61.17亿元短期负债、亿其他应付款以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性负债.5亿元。
年7月,蓝光将核心业务之一的迪康药业,以9亿元交易对价出售给汉商集团。
年2月,蓝光又将旗下物业公司蓝光嘉宝,以48.5亿元的价格转让给碧桂园服务。5月2日,双方联合发布公告称,蓝光股东会议及蓝光H股类别股东会议将在6月17日举行,批准除牌决议。假设除牌决议获批准,预计蓝光嘉宝H股退市预期日期为7月22日。
上周,蓝光发展先后遭遇穆迪、标普两大国际评级机构下调评级、列入负面展望。
房企爆雷,大多是自杀房企现在的苦难,都是在还过去疯狂扩张的债。
年,房企将迎来新的偿债高峰,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大关,达亿元。在此背景下,不少房企走上转让资产之路。Wind数据显示,4月1日至4月15日,房地产行业并购动态高达33起,平均每天2起。
房企垮塌前的最后一步,都是类似的:
可能是银行、供应商的一次起诉,导致相关资产被查封;可能是媒体的一次报道;也可能是内部的一个流言……
而一旦相关消息传出去,多米诺骨牌效应就产生了……当一家金融机构把你拉入黑名单,很快整个行业你都借不到钱了。一家供应商上门讨债,很快几百家就会上门来……
最终,资金链彻底断裂,企业彻底崩盘!
在这最后一步到来之前,这些房企已经走错了关键的2步。
错误的第一步,是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能力,而开始盲目扩张。
错误的第二步,则是没有看清楚时代的变化,而开始等待,希望周期和时间为自己解套。
来源丨不良资产头条综合AI财经社、时代周报、明源地产研究院
:“律界怪才”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
江苏谋盛律师事务所
执业许可证信用代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