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川记俩姐妹冒雪赶了40多公里山路,

“感谢王医师,我爸爸的病麻烦您了……我非常感谢您……要是没有您,我爸爸可能就……”年10月21日上午,医院内儿科医生办公室出现了感人的一幕,一位藏族妇女一边将一面医院协作支医院的医生王青伟,一边感激地泣不成声,不停地向王青伟鞠躬致谢,此情此景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事情要从一个月前说起。9月21日下午,医院内儿科住进了一位90岁高龄的藏族老爷爷。他一周前反复咳嗽咳痰,并且越来越严重,还伴有呼吸急促,医院。由于患者年龄大、病情重,内儿科赶紧叫来王青伟会诊。王青伟检查后发现,患者呼吸非常急促、憋喘感明显、口唇发紫,听诊右肺可听到大量干湿啰音,左肺呼吸音低,指脉氧饱和度只有82%左右(正常值95%-%),肺部CT检查提示双肺感染伴渗出,左侧有大量胸腔积液。

一系列的检查结果让王青伟也紧锁起眉头来。患者年龄那么大、病情那么复杂,如不及时救治,生命危在旦夕,如果救治,从哪里着手?

好在王青伟是重症医学科的专业医生,抢救过无数急危重症患者,身经百战的他丝毫没有慌乱,马上开始评估患者病情。评估后王青伟决定首先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改善患者缺氧状态,这样不仅可以抢救生命,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舒适性,用医学专业的说法,这个患者的病情是使用无创呼吸机的绝对适应症。

医院的菲利浦呼吸机购置两年来使用率较低,这既有当地患者对呼吸机这个新物件暂时不接受的因素,同时也存在当地医护人员对这项技术掌握不熟练而不敢使用的原因。医院对口支援以来,已用这台“神器”救治了好几位重症患者,现在,又到了“神器”展示神奇的时刻。

王青伟与患者及家属仔细沟通后,详细讲解如何更好地进行人机配合,消除患者恐惧感后立即开始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在王青伟的指导下,老人用上了呼吸机

经过无创机械通气后,患者的氧饱和度逐步上升至94%,几乎达到了正常值,呼吸急促及口唇紫绀情况略有改善,但王青伟心里清楚,机械通气只是一个辅助治疗手段,只是让医生对病因治疗及患者机体康复争取一个缓冲的时机。患者左侧胸腔还存在大量积液,评估约有ml左右,这种情况严重影响肺的氧气交换,需进行胸腔置管引流。

22日上午,王青伟决定运用Selding‘s法为患者安置细的胸腔引流管,因为此项技术比起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来说安全性及舒适性更高。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经过充分术前准备,王青伟和主管医生杨明花一起仅用2分钟时间就顺利地置入胸腔引流管。

↑为患者实施胸腔置管引流

经过置管引流治疗并使用机械通气4天后,患者氧饱和度指标已较之前明显提升,病情逐步好转。又经过医护人员10多天齐心协力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已趋于痊愈。

期间患者反复多次感慨,感觉自己在死亡线上走了一圈,幸亏得到了王青伟等医护人员的及时果断抢救和持续精心医治,最终重获新生。

↑患者转危为安后,对王青伟竖起了大拇指

患者出院时适逢国庆假期,王青伟正在休假中。医院表示要好好感谢王青伟医生,但是王青伟知道患者家境并不富裕,多次婉拒了患者家属的谢意,表示这是一名医生应该做的。

↑患者家属送上锦旗表示感谢

10月20日晚,康定市的山区降下了今年入秋以来的第一场雪,第二天一早,患者的两个女儿花了两个多小时冒雪赶了40多公里的山路从家里来到医院,将一面写有“医术精湛,情暖人心”的锦旗亲手送到了王青伟手中,并且感激涕零、千恩万谢。当科室里的同事将患者女儿赠送锦旗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ongqiangjiyea.com/xqjs/9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