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夏以来,长江全流域都遭受了强降雨的袭击,长江沿岸多省都出现了洪灾,洪水甚至冲进了重庆市区。
不过即便如此猛烈的降水,三峡大坝却稳如泰山,安然无恙。
三峡大坝之所以如此坚固,除了施工水平高,坝体坚固以外,其所在的地质环境也是十分优越,可谓是天选之地。
在当年最初的地址考察中,三峡大坝选址范围西起美人沱,东抵南津关,全长共计38公里。经过初步的考察,专家在这38公里的区域中筛选了15个候选地点。
此后专家开始了长期的地质论证,由于三峡工程的重要性,关于选址的讨论前后持续了24年,最终才将三峡大坝的选址定在了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
三斗坪位于宜昌上游40公里处,这里河谷宽阔,具备很大的蓄水空间,在这里建大坝可以拥有最大的库容。而对于一座大坝而言,库容量是大坝防洪和发电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专家组很早就相中了三斗坪。
除了蓄水空间大以外,三斗坪的地基也是非常不错。
三斗坪地区是由大片整块花岗岩构成的,花岗岩是由熔岩喷发后在地底形成的侵入岩,其特征是密度高,硬度高,是无与伦比的天然地基。
要知道三峡大坝属于重力坝,坝体完全依靠自身重力压在地基上,如果地基不稳定,大坝就有可能垮塌。
而三斗坪的花岗岩地基可以很好的承载三峡大坝,保证大坝的下盘稳固。并且纵观所有备选地区,也只有三斗坪是花岗岩,其他的地区都是石灰岩或砂岩,坚固性远不如石灰岩。
此外,花岗岩还具备极好的防水性,可以杜绝水库渗透,避免出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现象。
最后,三斗坪的地质稳定性也特别好。
该地区的基础地质结构形成于震旦纪,是一块较为完整的钢性地块,发生地震的概率很低。以三峡大坝为中心,周围公里的地区在年内没有出现过大型地震。
总的来说,三峡大坝的选址是非常成功的,不仅地基牢固,而且大坝正好位于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上游,可以最大限度的拦截上游洪峰,保障江汉、洞庭平原不受上游洪水侵袭。
当然,三峡大坝也不是万能的,例如大坝下游降雨形成的洪水就肯定没法拦,你不能把大坝搬到下游去吧?但是来自上游的洪水还是能拦住的,避免上下游洪峰汇集,给下游防洪争取更多的时间。
目前来看,三峡大坝确实为长江流域的防洪发挥了巨大作用,并且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