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两表紫杉类药物的区别及使用注意事

导读:紫杉类药物是一种作用于微管/微管蛋白系统的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其作用机制与其他植物碱的不同之处在于通过促进微管双聚体装配成微管,且防止去多聚化过程而使微管稳定,阻滞细胞G2和M期,而抑制癌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增值,同时体外实验证明紫杉醇有显著的放射增敏作用。紫杉类药物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主要是紫杉醇和多烯紫杉醇,可用于卵巢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非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等。

作者:高丽丽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一.紫杉类药物的比较

紫杉醇制剂包括溶剂型紫杉醇、紫杉醇脂质体、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多烯紫杉醇即多西他赛。

紫杉醇脂质体是由磷脂、胆固醇、磷脂酸等材料构成的类似于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的脂质体包载紫杉醇,可提高水溶性且无需添加聚氧乙烯蓖麻油。其是一种微米级至纳米级的微粒,注射进入血液后,易被网状内皮系统摄取,富集于网状内皮系统较丰富的器官,如肝脏、脾脏和淋巴结中分布最高,心脏、肾脏分布较少,说明紫杉醇脂质体较普通紫杉醇更易从血管渗透入肿瘤组织,有淋巴结和网状内皮系统组织器官被动靶向性,作用增强,心、肾毒性降低等。

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是用纳米技术将疏水性紫杉醇与人血清白蛋白载体相结合,白蛋白可通过与gp60受体结合等途径增加紫杉醇在肿瘤中的摄取,而增强药物的跨内皮转运,提高肿瘤组织内紫杉醇的浓度。其在体内较溶剂型紫杉醇更易分解,可经胞吞作用将紫杉醇转运至肿瘤组织,有相对靶向性。

01

紫杉醇与多西他赛的比较

紫杉醇

多西他赛

水溶性

高度亲脂性,不溶于水

水溶性较紫杉醇略高

房室模型

二室

三室

血浆蛋白结合率

89-98%

93-95%

半衰期

5.3-17.3h

11.1h

代谢、排泄

肝代谢,主要经粪便排泄

溶媒

NS、GS

滴速

持续3h以上

配置好的多西他赛注射用溶液于4h内使用,无菌静脉滴注1h。

常见不良反应

①神经毒性:通常表现为轻度麻木和感觉异常。

②过敏反应:多数为I型变态反应,表现为支气管痉挛性呼吸困难、荨麻疹和低血压,通常发生在用药后最初的10min.

③剂量限制性毒性(骨髓抑制):表现为剂量相关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

④心血管系统毒性:如心动过缓等。

⑤关节、肌肉痛:用药后2-3d出现,与剂量相关,一般在几天内恢复。

⑥肝脏毒性:表现为ALT、AST、ALP升高。

⑦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黏膜炎等。

⑧脱发。

①体液潴留:可能发生重度体液潴留,密切注意如胸膜积液、心包积液及腹水的发生。

②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且通常较严重。

③过敏反应:表现为低血压和支气管痉挛。

02

紫杉醇制剂的比较

溶剂型紫杉醇

紫杉醇脂质体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药动学特点

紫杉醇是半化学合成药物,在体内代谢呈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静脉给药后其浓度在血浆中呈双相降低曲线,主要以非肾性清除。

静脉给药后的药物血浆浓度呈双相曲线,血浆清除与剂量和静脉滴注时间相关。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9-98%,尿中仅有少量原型药排出。

其主要为线性药代动力学,静脉注射后浓度呈双相下降曲线,肾脏不是主要代谢途径,经粪便排泄占20%。与传统溶剂型紫杉醇相比,其临床剂量范围较大。

辅料

聚氟乙烯蓖麻油、乙醇

卵磷脂、胆固醇

人血白蛋白

溶媒

5%GS、0.9%NS

5%GS

0.9%NS

滴注时间

3h

3h

30min

稳定性

室温27h

室温24h

室温8h

输液器

含0.22μm过滤器的输液器,不含聚氯乙烯

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液器

聚氯乙烯或非聚氯乙烯输液袋,不建议在输液管中接过滤器

预处理

因紫杉醇分子结构的疏水性,在制备时使用聚氧乙烯蓖麻油(国产)或聚氧乙基-35-蓖麻油(进口)为溶媒。溶媒中存在某些非离子嵌段共聚物,可引起肥大细胞和/或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而致超敏反应,临床使用前需预处理。

紫杉醇脂质体与紫杉醇注射液相比,疗效相似,但紫杉醇脂质体的严重超敏反应发生率较紫杉醇注射液明显减少,与其溶媒不含聚氧乙烯蓖麻油及不诱导补体激活或增加组胺积累相关。目前紫杉醇脂质体说明书仍要求在使用前30min进行预处理。

过敏反应少见,输注时间短,目前不推荐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给药前进行预处理,原因可能与其不含聚氧乙烯蓖麻油,同时血中游离的紫杉醇含量较低相关。

注意事项

①聚氧乙烯蓖麻油也是环孢素、替尼泊苷、丙泮尼地等多种药物的溶剂,对上述任何一种药物发生过严重超敏反应者,尽量避免使用紫杉醇注射液。

②主要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肌肉关节疼痛、骨髓抑制、肝毒性、神经毒性反应(神经轴突变性和脱髓鞘反应)等。

①中性粒细胞低于个/mm3者禁用。

②不可用生理盐水或其他溶液溶解、稀释,以免发生脂质体聚集。

发生过紫杉醇注射液超敏反应者,使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替代治疗时,仍需密切观察其过敏反应的发生。

二.紫杉类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

⑴紫杉醇及其溶媒均可引起过敏反应,多发生于前两个疗程开始输注的2-10min内,少数者可能发生在输注后几天或1周内。多西他赛过敏反应发生率低于紫杉醇,症状较轻,紫杉醇脂质体、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很少发生过敏反应。

⑵紫杉醇少见的严重不良反应有晕厥、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二联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高血压、静脉血栓、肠梗阻、胃肠道穿孔、胰腺炎、肝坏死、致死性肝性脑病、肺栓塞、肺间质纤维化、胸腔积液和呼吸衰竭等。

⑶紫杉类药物抑制微管蛋白解聚所致的微管功能障碍可能是致神经毒性的主要原因,其发生主要与累积剂量和强度有关,还与年龄、种族、肿瘤大小、是否合并使用有神经毒性的药物及是否有其他基础神经疾病等有关,紫杉醇较多西他赛更具神经毒性。辅助治疗药物有谷胱甘肽(阻止药物在后跟神经节聚集)、钙镁合剂(螯合奥沙利铂的代谢产物草酸盐,降低其对神经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影响)、卡马西平、阿米斯汀(细胞保护剂)、度洛西汀(明显改善紫杉醇所致急性疼痛综合征)等。

⑷多西他赛溶于吐温80,溶剂为注射用乙醇水溶液。鉴于其有过敏反应、体液潴留、皮肤不良反应等,临床使用前需预处理。多西他赛有罕见重度手足综合征、狼疮性皮炎、大疱状皮疹的报道。

参考文献:

1童荣生等.药物比较与临床合理选择-肿瘤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60-65

2妇科恶性肿瘤紫杉类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现代妇产科进展,,28(10):4-9

3紫杉醇制剂超敏反应预处理指导意见[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36(8):-

4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力扑素)说明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ongqiangjiyea.com/xqjy/46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