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文学周刊第期百年荣耀第十五

百年荣耀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第十五期刊首寄语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刚刚战胜一场史无前例的灾难,又迎来建党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中国,在世界的版图上是个耀眼的星标。原因在于她曾经是任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弱者,但是,这一切因一百年前的那一天而改变。那是个平静的一天!一个平静的小湖、一艘红色的小船、十数位热血沸腾的中国人,共同扬起一面鲜红的旗帜!一个英明的政党诞生了!从此,皓首穷经,筚路蓝缕,历经苦难,铸就辉煌,中国共产党以前所未有的气势创造了一个人类史上不朽的神话,缔造了一个全新的强盛的国家。

值此建党百年的光辉时刻,桑榆人早已是激情荡漾,他们要用自己的方式歌颂。桑榆文学社是以离退休老干部及老知识分子为主的一个文学团体,二百多人的社团仅党员就占了一百多人。中国共产党不仅缔造了一个强盛的国家,也塑造了无数个优秀的个体。对此,桑榆人有自己的解读方式。《百年荣耀》栏目的开启,是桑榆人为我们伟大的党献上的一份不同寻常的礼物。

桑榆文学临时党支部

桑榆文学社委会

桑榆文学编辑部

—征文选编—家乡的桥

房国臣

年冬天,全国兴修水利,在我家房后约多米处,由东向西开出一条10多公里人工河流,把生产队的土地切成了河南河北两块。

六十年代初,为解决生产队车马出行,社员下地干活方便,县水利部门在八大家屯西头修座木桥。那时建桥的木料全是红松或是落叶松。建桥首先打好三排桩子,作为桥墩。打桩前要立好三角架子,架子中间吊个铁滑车,用一条长绳子透过滑轮,一头栓在铁锤上,另一头有几个壮汉拽着绳子,听从专人指挥。每打一个桩子,用两根木头夹住,桩子两头各站一个人把着。工作就绪后,指挥修桥的是汤头屯共产党员高真。他一边喊号子,一边挥动手里的小旗。眼睛不错地盯住桥桩子,拽大锤的人也要精神集中,眼睛不要四外乱撒目。喊号人音一落,拽锤人一松手,只听“咣当”一声,大锤重重砸在木桩上,明显地看到桥桩下沉的痕迹。修桥喊号音和打桩声,彼此起伏,余音绕梁。河两边赶路的人也好奇地驻足卖上一会呆儿。那时我正上小学三年级,放学后和小伙伴偷偷地来到修桥工地凑热闹。整个工地人声鼎沸,热火朝天,苦苦奋战一个夏天,一座木桥出现了河套沟。从此,我的家乡有了桥。两边桥栏杆涂上了一层蓝油子,格外显眼。桥在家乡当时是非常稀罕物,南来北往过桥的人都要在桥上伫立一会儿,看着孱孱流水,依依不舍离开。桥面上木板车马走过,发出咚咚响声。天长日久,风吹雨淋,桥面上的木板开始腐烂了,出现了桥窟窿,胆小的人过桥都悬着一颗心。

到了70年代,这座木桥不能再使用了,县水利局决定拆除木桥,建石头桥。公社摊派拉石头任务,各生产队用马车从40里以外小哈拉巴山往回运石头。当地土瓦匠按照水利部们要求,桥墩用石头拌水泥垒起,桥面在合子板上拉上钢筋打混凝土。桥两边护栏也是用石头砌成,上边用水泥抹平。过往行人走路累了坐会儿歇歇脚。一到秋天,生产队的护青员可以站在桥头,“一府管两县”检查南北从庄稼地里挖猪菜过桥的人。这样一来,年年秋天,石头桥便成了护青员检查站。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年,7月下旬,一连几天降大雨,东辽河下游发生了百年不遇一场大洪水。一夜之间,石头桥被冲垮,地里庄稼被水泡上,屯里白花花一片。各屯人们按照上级指示转移到乡政府后面通德高岗上,也可以投亲靠友。村支书挨家动员男女老少全都撤出。转移的人们成帮结队,络绎不绝朝石头桥涌来,桥不能走人了。守在桥头的党员干部指挥转移的人们绕道过河。

年春天,县水利局又在八大家东头,对着村部道口修了一座水泥钢筋桥。这次施工,由水利局专业人员配料把关。这座水泥桥建成以后,这一年双辽市柳条乡王合村也开发了水稻种植,黑土地变成了稻花香。每到插秧季节,水稻种植户为了不误农时,都要雇人插秧,来到桥上拦截过往找活的行人,这座桥又成了当地劳务输出市场。早上天刚放亮,桥两边就站满黑鸦鸦的人群,没等太阳出来,桥上的人早已被插秧人雇走领到地里干活了。

年初秋,村里又请示市水利局在冲垮的老桥重新又修了一座钢筋水泥桥。家乡的两座桥,给王合村带来了生机。一排排红砖瓦房,窗明几净。农业生产从插秧到收割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村支部书记韩维森,把王合村的土路全都下马,屯里修了油漆路,又把水泥路修到了田间地头。公路两旁林荫树下,百花争艳。一辆辆满载家乡的稻谷、生猪、活牛……大货车从两座桥上驶过,运往神州大地。桥面上天天车水马龙,祖国的繁荣,振兴了乡村。彩桥架南北,奔向小康路。

作者简介

房国臣:年生,现任吉林省双辽市老年民间艺术协会副会长。本人爱好读书写作,笔耕不辍。从年开始在《红色社员报》《吉林日报》《吉林广播电台》《工农兵通讯员》《四平日报》《四平广播电台》《双辽报》《双辽广播站》《桑榆文学》《辽河之水》《花露文学》《齐鲁文艺》等报纸和刊物发表作品。

—征文选编—建党一百年志庆

侯振清

庆祝建党一百年,中流砥柱气象繁。

国之栋梁觉醒早,共赴危难救民悬。

产生纲领石库门,党旗南湖驶红船。

成功井冈燎原火,立志抗日赖延安。

一以贯之为人民,百万愚公移贫山。

周公吐哺赢天下,年丰物阜大道宽。

—征文启事—“在党旗照耀下”——东北三省群众文学创作大赛暨第十届群众诗歌、散文、微小说征文大赛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时刻,我们又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建党周年。在这伟大的日子里,东北三省文学创作者满怀激情,用手中的笔,讴歌新时代,赞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为进一步推动东北三省区域文化联动机制建设,为广大东北三省文学爱好者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长春市群众艺术馆将与沈阳市群众艺术馆、哈尔滨市群众艺术馆共同举办“在党旗照耀下”为主题的东北三省群众文学创作大赛暨第十届群众诗歌、散文、微小说大赛活动。

一、活动主题

在党旗照耀下

二、主办单位

长春市群众艺术馆

沈阳市群众艺术馆

哈尔滨市群众艺术馆

三、活动内容

1、作品征集:通过网站及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ongqiangjiyea.com/xqjy/75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