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持:
张春来教授韩医院
病史
患者男性,65岁,主因活动后胸闷、胸痛1月于-12-19入院。
1个月前患者活动后自觉胸闷、胸痛,位于心前区,手掌范围大小,呈压痛,向左上肢放射,伴出汗、恶心,无呕吐,无意识障碍,每次发作3-5分钟缓解,症状反复,多于疾行后发作。
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吸烟40年,10支/天,已戒烟半年。否认饮酒史。
体格检查
查体:BP/75mmHg,神清语利,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心音低钝,心率80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指凹性水肿。
入院化验
血常规、凝血系列、离子、肾功能、心肌酶、心梗心衰标记物、肝功能、甲状腺功能、血浆D-二聚体、血脂、血糖正常。
入院后诊断
恶化劳力性心绞痛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入院治疗
口服药物:
阿司匹林肠溶片mg1/晚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1/日
匹伐他汀钙片2mg1/晚
泮托拉唑40mg1/日
皮下注射:
低分子肝素0.4ml皮下注射1/12小时
静脉药物:
丹参川芎嗪10ml1/日
前列地尔10μg1/日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右冠脉近段40-50%狭窄,中段50-60%狭窄,远段50-60%狭窄,前向血流TIMI3级。
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病变,前降支钙化严重,开口90%狭窄,近段80-90%狭窄,前向血流TIMI3级。
回旋支近段50-60%狭窄,中段40-50%狭窄,前向血流TIMI3级。
手术过程
EBU3.5、BMW×2、2.5×20mm、
2.5×10mm、2.0×15mm、快速交换球囊扩张导管2.5×12mm。
钙化严重,斑块负荷重,管腔狭窄,IVUS导管无法进入。
棘突球囊2.0×13mm未通过,2.5×12mm。
旋磨+IVUS+PTCA+PCI。
EBU3.5,临时起搏。
BMW,微导管,旋磨头1.25mm,15万转/分。
旋磨后,2.5×15mm16atm,IVUS导管。
旋磨后:
3.5×35mm,4.0×35mm。
4.0×15mm18atm。
IVUS提示支架膨胀不全。
请各位专家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
各抒己见,在此种情况下该如何做?
4.0×15mm20atm。
患者突然出现血压下降、心脏骤停,影像可见造影剂外漏,提示冠脉破裂,立即予以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心包穿刺,同时予以升压等治疗。
无4.0覆膜支架,4.0×8mm4atm扩张封堵。
50分钟后,患者BP/65mmHg,心率次/分,未见造影剂外漏,LAD血流TIMI3级。
患者回到病房后,继续给予多巴胺、去甲肾升压,蛋白、输血、补液扩容及抗感染等治疗,患者血压维持在-/70-80mmHg,心率-次/分,床旁超声可见心尖处心包积液为0.9-1cm左右。
患者间断会出现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吸停脉,心电监护示:血压70-80/40-50mmHg,心率-次/分,床旁超声提示心尖处心包积液可达1.7-2cm,予以心包抽液后,患者血压上升、心率下降,症状可好转。
12-:02左下肺结节影;心影增大;左肺炎症;左侧胸腔积液。
12-:16心影增大;两肺炎症;左下肺小结节;左侧胸腔积液。
12-23两肺气肿;两肺炎症;左肺下叶钙化灶;右肺中叶微小结节;心影增大;心包少量积液,引流术后;主动脉及冠状动脉钙化;两侧胸腔积液伴两肺下叶膨胀不良。
血常规动态变化:
超敏C动态变化:
心肌酶动态变化:
12-26心影增大;两肺渗出性病变;肺水肿不除外;两侧胸腔积液。
12-29与12-26相比,肺水肿及胸腔积液明显吸收好转。
12-30患者未诉胸闷等不适,一般情况良好,复查床旁超声未见心包积液,予以出院。
出院带药
阿司匹林肠溶片mg1/晚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1/日
匹伐他汀钙片2mg1/晚
泮托拉唑40mg1/日
嘱其定期复查血常规、超敏C、离子、肾功、心肌酶、胸片、超声心动图,近半月随访患者无不适主诉。
经验教训
钙化病变严重时不要刻意强求,需要旋磨时应尽早旋磨。
IVUS要与影像相结合,不要刻意追求完美。
采用球囊封堵时,压力不要过大。
声明:本讨论来源于介入并发症群及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专家姓名+Drking道金医学)。文内观点针对特定病例,不具备广泛临床指导意义,请勿简单模仿,以免对患者带来负面影响。对于盲目模仿文中方法带来的不良后果,Drking道金医学不负任何责任。
说明:文章中所使用的文字和图片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撤回删除。
本期编辑:耿红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