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茜一个陕北女子的传奇人生

白茜——一个陕北女子的传奇人生

——贾虹生等

白茜

她作为西北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而且是出席七大代表的9对夫妻之一;她和蔡畅、邓颖超、康克清等妇女领袖,在延安发起筹办陕甘宁边区妇女生产合作社、向全国各解放区发起成立了妇女联合会筹委会。她奉命参加筹备第一届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大会执行主席之一。这个传奇女子就是贾拓夫的夫人白茜。

农村女孩十六岁离家闹革命

年农历3月初5,白茜出生在陕北清涧县高杰村,这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历代出息过不少贡生举人、进士翰林及县令知州的灵秀之地。年村里设立了清涧县第二高等学校,年又设立了男、女小学。在这块有文化传播的穷乡僻壤,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的年轻人较早开始了革命活动,仅白氏家族就有40多位名门才子、仁人志士为中国革命英勇献身。先后培养出白治民,白如冰,白栋材,白寿康,白成銘,白炳勋,白明善等十几位担任我党政军重要职位的高级领导干部和革命先驱。年,毛泽东从这里渡过黄河,踏上了东征之路,并写下了雄视千古、气壮山河的《沁园春·雪》。

白茜的父亲白明远是个贫苦农民,为人忠厚善良,没读过书却能识一些字。白茜参加革命后才知道,老实巴交的父亲也是共产党员,担任过支部书记、贫农会会长。白茜的伯父白明善年入党,曾在上海大学学习,是瞿秋白、恽代英的学生,在黄埔军校政治部工作过,后来回到陕北,与谢子长,白自强,李象九等人一起领导了清涧起义,先后兼任绥德、米脂县委书记。后来由于叛徒出卖,在清涧县城被捕,年1月被敌人处绞刑,壮烈牺牲。白茜就出生在这样一个革命的家庭里。

白茜原名叫白爱玉。年从西安奉调返回延安,到中央党校女生班学习,半年后随班转到延安女子大学,她将自己的名字改成白茜。可是直到解放后,彭德怀见了白茜还是叫她“爱玉”,大概是因为彭大将军觉得这样称呼更能体现与老战友、老部下之间的亲密无间,也能令人回忆起战争年代和解放初期同志之间的融融情谊。

年初春,土地革命在陕北发展起来,急需妇女干部。经过党组织做工作,白茜和同村的白烈飞、白凌云、白洁、白国英、白云凡、白风悟、白怀英和刘锦如九姐妹毅然偷偷地离开了村子,到30里外的南坬村会合,参加了陕北特委组办的妇女训练班,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开始了革命生涯。那年她刚刚16岁。这段历史就是后来被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记录在其不朽名著《西行漫记》中的著名”红军十姐妹“

训练班是战争中的训练班,随着陕北特委转移,随时参加工作。白茜清楚地记得,那年8月,谢子长率领的红26军42师3团和陕北游击队1、2、5支队,在清涧县东河畔攻打驻扎的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民团。她们姐妹就在黄河畔苏区的进士头村、薛家渠村、二郎山等地动员群众,照顾伤员,同男同志一起身背长枪,站岗放哨。每一班站3炷香时辰,下岗后就去慰问伤员,还为他们唱歌。后来,白茜她们随陕北特委转移到清涧县东区胡昌坪村,参加特委召开的庆功大会,有几千人参加,人头攒动,热气腾腾,喊声阵阵,红旗猎猎,那种震撼人心的大场面是白茜和姐妹们从未见过的。她们激动,兴奋,好像眼界一下子变宽了,思想一下子升华了,懂得了自己干的是为劳苦大众求解放的大事业。

国难当头勇挑妇女工作重担

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经过土地革命的洗礼,地下工作的磨练,延安女子大学的提高,白茜成熟起来了。年9月,西北局从延安女子大学调白茜回去担任西北局妇委副书记、书记。同年12月,在陕甘宁边区妇联第二次执委会上,白茜与周恩来夫人邓颖超同时当选为陕甘宁边区妇联副主任。

陕甘宁边区妇女联合会成立于抗日战争高潮时的年3月8日。成立大会上明确了边区妇女运动的总方针:“一方面使妇女运动和整个民众救亡运动统一起来,成为整个民众运动的一部分,配合各种救亡团体,坚决为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大西北、保卫全中国而斗争;另一方面要发动边区妇女群众积极参加紧急的抗战动员工作,使边区的妇女运动成为全国的先进典范,成为全国妇女运动的推动机。”

年,白茜接替徐明清担任陕甘宁边区妇女联合会主任,直到年。这一时期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重要时刻,党中央、毛主席以陕甘宁边区为依托,指挥了全国的抗战,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边区的广大妇女在整个斗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创造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解放区的妇女真正撑起了半边天。

作为这部“推动机”的驭手之一,24岁的白茜投入了她的全部热情、才华和青春岁月,履行了她为理想而奋斗的神圣职责。无论是支援战争,参加自卫战斗,保卫边区,还是开展大生产运动,建设边区,打破封锁,支援前线;无论是破除封建,解放妇女,倡导男女平等,还是保育儿童,教育儿童;无论是培训妇女干部,还是组织妇女参选参政,白茜和她的战友、姐妹们都做得很好。陕甘宁边区妇女运动的辉煌成绩早已被历史铭记,白茜的出色工作也得到了组织和姐妹们的高度评价。

说起大生产运动,现在的人们或许只记得南泥湾,会唱“三五九旅是模范”,却很少知道边区的妇女们曾起到过怎样的作用,其实她们才是真正的模范和生力军。白茜作为陕甘宁边区妇女组织的主要带头人,率领各级妇女干部宣传、动员、组织广大妇女投身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中,的确功不可没。仅年,陕甘宁边区妇联就组织了20万名农村妇女参加纺纱,6万名妇女织布,全边区生产棉花万多斤,自给程度达67%,年产土布11万大匹,穿衣自给程度达47%,其中绥德地区自给率更高达82%之多。在当时,能做出这样的成绩并不那么简单。一是陕甘宁边区山多地少人稀,为了支援战争,青壮年大多参军上前线,打鬼子和抵抗胡宗南的进犯去了;二是这一地区的妇女祖祖辈辈是不上山下地干活的,除清涧、米脂、延川一带的妇女还干些纺纱织布的活计外,其他地区如安塞、志丹、延安以及安边、定边、靖边的妇女连纺织的习惯也没有。要把封建落后地区的妇女动员到生产战线上来,可想而知是多么不容易。但是,革命的共产党人在革命根据地里,白茜和她的战友姐妹们却完全做到了。

年,西北局号召向三五九旅的特等劳动模范陈敏学习,召开了动员大会,王震将军代表三五九旅向各机关提出挑战。白茜立即代表抗联全体干部家属和所有女同志上前应战,那种豪情满怀、干劲冲天的场面激励了所有的人。正是这种激情鼓舞着边区军民粉碎了国民党的封锁,战胜了胡宗南数十万军队的进攻。为此,白茜作为党代表参加了中共七大,同时她还被选为中央妇委委员。

还有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是,陕甘宁边区妇联除了层层动员、组织广大农村妇女挑起男人们的生产重担,层层举办训练班,培养技术骨干,教会妇女们纺纱织布、纺毛线、织毛衣外,还摸索着用经济的办法创造生产条件和解决流通问题。年3月8日,白茜和蔡畅、康克清(朱德夫人)等妇女领袖在延安发起筹办了陕甘宁边区妇女生产合作社。这是一个股份制的生产和消费的经济组织,有社员代表大会,有章程,并选举成立了理事会,白茜担任理事长。开始时,合作社只有二三百名社员,筹集了20万元(边币)股金起家,工作人员也只有五六个人。初期,她们以合作社的名义收购毛线,然后组织、发放给延安各机关的女同志,织毛衣、毛裤、毛袜,付加工费后再收上来,供应部队和出售。这样,局面很快就打开了。从年3月到年9月,合作社发放毛线多磅,组织了26个机关的多名女同志,纺毛线多斤,织毛衣、裤、袜多件。不仅部分地解决了军民的冬衣问题,还活跃了延安和边区的经济。半年多的时间里,合作社就盈利万元(边币),还按期分了红利,于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入股。到年8月,社员人数达多人,股金总额也有万元(边币),工作人员增加到五六十人。有了这样的成功,年9月的第二次社员代表大会就决定,合作社还要朝生产、供销、公益三个方面发展。合作社下设生产部、食品部、门市部和骡马店等,并在延安新市场里有了一座两层的营业楼,真是“火”得很。

妇女生产合作社这种经济型的组织形式,在当时的大生产运动中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为活跃经济,增加供给,改善军民生活都发挥了积极作用。而对妇联来说,它也是推动妇女运动的有力组织形式。它的成功体现了党的政策的正确、灵活和富于创见,这也是白茜较为得意的一笔。为了纪念此事,白茜一直保存着她作为发起人之一而最先购买的股票。但万分可惜的是,这件珍贵的革命文物在“文革”中丢失掉了。

白茜的晚年过得还算愉快。这种愉快完全是建立在那种心明似镜却又心静如水的心态上。

白茜的一生有过骄人的辉煌,也历经坎坷和灾难,但无论是什么处境,她都泰然处之。她用博大的胸怀和常人难以比拟的坚韧去面对世态炎凉与人生荣辱。她曾对一位记者说过:“我为理想奋斗了一生,当时的理想虽然朴素、简单,却是正确的,为之奋斗一生是值得的。过去的理想现在都已变成了现实就证明了这一点。虽然付出很多,但我还是不怨不悔,从来没有动摇过信念。我文化不高,没做什么大事,能力不算强,但我兢兢业业,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奋斗过,工作过。我没有犯过大错误,也未受过处分,我对党和人民是无愧的。”“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平凡的,但它也是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紧密相连的。因此,当我看到当年的理想一点一点地变成现实,这其中有我的一份努力。可以说,我们这一代人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我感到自豪、光荣。”

年5月27日白茜说过的这番话,是对自己一生的概括,也深刻地反映了她晚年愉悦、轻松的心态。

国难当头勇挑妇女工作重担

年11月23日晚7时35分,白茜离开了她亦苦亦乐,生活、奋斗了81载的人世,安祥地、永远地去了。

一个多月以前,一家人还其乐融融地围在母亲身边,谈笑风生,老人家还兴奋地同孩子们商议要不要去参加国庆50周年的阅兵式观礼。当时儿女们劝阻她说,站的时间太长,还是在家看电视更好。半个多月前,白茜虽已住院,医生的检查结果还说没有什么大问题,都是一些老毛病。医院走廊里散步,母子亲切地唠着家常,还商定:待出院后陪老人家去珠海走走看看,休养一段时间。母亲非常高兴,还说:“我没有去过那里,听说环境很好,离澳门那么近,真想去看看……”

白茜住院前,每天还能下楼走个把小时,写个把小时的毛笔字。由于坚持活动,老太太弯腰手能触地,还可以单腿独立,另一条腿架在阳台的矮墙上,就连一些年轻人都自愧不如。儿女们还共同制订了一个计划,叫做“90工程”,就是要让老太太愉快地活过90岁。而且这计划已顺利地实行了二三年,眼看再过一个多月,她就是个跨世纪老人了,怎么会突然发现胸腔积液,而抽出胸水后只10天就心肺功能、肾功能衰竭,以致什么话也没有说就撒手人寰?看着窗外夹杂着雪霰的毛毛细雨,回想起母亲不平静的一生,更让儿女们难以接受这痛心且悲凉的结果。

白茜去世前几天,医院报了病危,儿女们毫无思想准备,在极度惊恐和巨大的悲痛中,开始考虑后事。虹生的二姐在寻找母亲的照片时,意外发现了夹在一个小本本里,母亲亲笔写的遗嘱,而且这遗嘱竟是10年前写好的。这薄薄的一页纸上清楚地写着:

亲爱的孩子们,亲人们:

死人是经常的、自然规律,我到那时候请你们照办。

一、如患有不治之症,绝对不抢救、拖时间,不必浪费国家的医药费用,我少受痛苦,你们少看到难受的心情。

二、不发讣告,不开遗体告别会。

三、不写生平回忆之类的东西。

四、遗体献给祖国的医学事业,是我对人民的最后贡献。

你们的父母是真正的无产者,没有给你们留下什么,你们的成长是自己奋斗来的。今天看到孩子们工作学习都不错,兄弟姐妹是团结的,你们各自的小家庭生活很不错,对我不错,别人很羡慕,这些对我是个很大安慰,所以我满意地去了。

年9月10日

妈妈留

总共个字,但它包括了多少内涵!这又是怎样的胸怀和情操啊!一位身材不高,体重不足90斤的老人,她心里容纳了多么宽广的天地!她早已不再是革命年代风华正茂、叱咤风云的陕甘宁边区妇女领袖的形象,也已不是连任数届全国政协委员,老革命的代表,而只是一位默默无闻、颐养天年的离休老人。然而,她毕竟是有着65年党龄,经历过无数艰难,顽强地生活了81个春秋的斗士。如果了解白茜的一生,就会从这短短的字里行间品味出更多的含义。在儿女们心中,她是最伟大的母亲!在我们常人,她是人生的楷模!

儿女们在清理母亲的遗物时,发现白茜只有元的存款。这个为党、为人民、为共和国奋斗、工作了65年的老革命,竟然如此清贫!

儿女们遵从她老人家的遗嘱,医院。大夫们被白茜高尚的情操所感动,更为她老人家的遗嘱所震撼,不忍心将她作为一般捐献的遗体对待,只作了尸检,保留了白茜遗体的完整。亲属与组织商定,以最简捷的方式送走了这位伟大的母亲。

在家里白茜的遗像旁,儿女们奉上一副挽联:

六十五载风雨磨砺鞠躬尽瘁曾经沧海难为水

八十一岁春秋蹉跎克己清俭弘施爱心著世人

短短38个字,概括了白茜一生的经历,以及她的风骨,她的人格,她的品德!

心从未远离

(资料来源:贾虹生《母亲,人生的楷模》《红色神府纪事》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

注释: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出席七大的代表共名,其中正式代表名,候补代表名,代表当时全党万党员。分为中直(包括军直系统)、西北、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华中和大后方8个代表团。出席七大的代表中有9对夫妻,他们是:周恩来、邓颗超;朱德、康克清;张闻天、刘英;李富春、蔡畅;聂荣臻、张瑞华;萧克、蹇先佛;刘澜涛、刘素菲;贾拓夫、白茜;王明、孟庆树。他们中除刘素菲(府谷县人)为候补委员外,其他均为正式代表。

年,由陕甘宁边区妇联发起的全国各解放区妇女联合会筹委会成立,选举李富春夫人蔡畅为主任,周恩来夫人邓颖超和贾拓夫夫人白茜为副主任,白寿康将军夫人高慧卿为秘书长。

年8月,为迎接全国解放,中央调白茜到河北平山县东柏坡参加筹备全国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当时党中央、毛主席在西柏坡)。接着又到北京怀仁堂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妇女代表大会,白茜为大会执行主席之一。

白茜工作简历

年2月至9月任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妇女部部长。9月至11月任中共陕甘晋省委委员兼妇女部部长。同年11月至年4月任中共陕北省委妇女部部长。

年4月至6月任少共陕北省委员会青妇部部长。11月至12月任中共三边(靖边、安边、定边)特委妇女部长。同年12月西安事变后,中共中央决定恢复陕西省委,随后调入省委机关,从事地下工作,任省委妇委委员。

年冬至年2月任延安市妇女救国会主任。

年进中共中央党校女生班学习。半年后随班并入延安女子大学。

年9月奉调任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妇委副书记。12月在陕甘宁边区第二次扩大执委会上,被选为陕甘宁边区妇女联合会副主任。

年5月,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与边区中央局合并,同年6月至年8月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

年6月任中共西北局群众工作研究委员会、民兵工作委员会成员。同年至年8月任陕甘宁边区妇联主任。

年5月至年8月任陕甘宁边区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妇女部部长。动员和组织广大妇女干部和群众支援战争,参加自卫战斗,保卫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建设边区,打破敌人封锁,支援前线;破除封建迷信,解放妇女,倡导男女平等;保育儿童,教育儿童;培训妇女干部,组织妇女参政议政。这期间,被选为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议员、解放区妇女联合会筹委会副主任。

年4月至6月作为陕甘宁边区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同年8月至年10月任中共西北局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陕甘宁边区妇女联合会主任(至年11月)。

年9月至年5月任中共中央妇委委员。

年8月调往河北省平山西柏坡,参加全国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筹备工作。

年3月作为大会执行主席之一参加大会,同月至9月任中共西北局妇女工作委员会第二副书记。4月至9月任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候补执行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民政部社会处处长。

年10月至年1月任西北局妇委副书记、西北妇委联合会常委。

年从西安调到北京,先后担任劳动部保险局、福利局、培训局副局长。

年离休后,担任中国职工教育和职工培训协会顾问,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理事兼该会妇委副主任,中国妇女运动史编委会常务委员。是中共七大代表,第五、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年11月2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ongqiangjiyea.com/xqyz/58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