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21日,由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主办的“一个肺癌医生的手眼心”多学科线上公开课顺利举行。会议借助医者纵横网络会议平台在山东直播进行。本次会议医院王伟教授担任会议主席,会议医院邵震宇教授、医院李新教医院张维全教授,讨医院王栋教授、医院刘建伟教授、山东第一医院殷蓓蓓教授、医院李林教授、山医院傅兆医院冯虹教授。
Session1
专题分享
邵震宇教授:从TNM分期到五年生存率--可瑞达一线治疗助力晚期NSCLC患者长生存
医院邵震宇教授带来“从TNM分期到五年生存率--可瑞达一线治疗助力晚期NSCLC患者长生存”的专题分享。主要内容如下,详情参见会议视频:
可瑞达?联合化疗,中位OS是单纯化疗的2倍;
可瑞达?+化疗vs单纯化疗,改善任何PD-L1表达患者的生存获益;
无论患者是否存在肝/脑转移,可瑞达?联合化疗vs化疗改善OS;
网络荟萃分析a表明,可瑞达?+培美曲塞+铂类在同类方案中成为OS最佳方案的概率最高;
全球研究:可瑞达?+化疗vs单纯化疗,中位OS延长了5.5个月;
可瑞达?+化疗vs单纯化疗,改善任何PD-L1表达患者的生存获益;
可瑞达?一线单药治疗TPS≥50%的晚期NSCLC;
可瑞达?vs去交叉因素调整后的化疗,降低了51%的死亡风险;
KEYNOTE-,可瑞达?一线单药治疗TPS≥1%的晚期NSCLC;
可瑞达?vs化疗,延长中国患者的中位OS长达半年;
Session2
病例分享
李新教授:病例分享
医院李新教授带来的因“痰中带血”就诊入院的55岁男性患者。具体内容及诊疗过程如下:
基本病史
男,55岁;
既往有甲亢病史5年;
个人史:既往有吸烟、饮酒史。
-09-01因痰医院,行胸透示左下占位;
行CT示左肺下叶占位,行气管镜活检病理示肉瘤样癌或大细胞。
治疗过程
-09-27行“紫杉醇+铂类”。
院外患者出现发热症状39.0℃,给予抗炎治疗。
活检病理送NGS检测:PD-L%阳性。
-10-22化疗一周期复查CT:
-10-22左侧穿刺抽液脓血性、给予头孢哌酮抗感染1周。
院外口服法罗培南、切诺等药物控制;每日下午体温38.0℃;咳黄浓痰、似有坏死物质。
带管至12-02,体温正常后拔管;1周后12-09患者再次出现发热,再次置管。
-01-18因后背部疼痛不适1周,再次就诊。
-01-20“多西他赛+洛铂”,协助抗炎、解痉、祛痰药物治疗;KPS评分60。
-01-23“帕博利珠单抗”,1-27患者出现流涎症状。
-01-29行颅脑放疗。
-02-13、-03-16、-04-20、-05-22第2-5周期“帕博利珠单抗”。
出院后1周左右患者出现咳嗽症状,咳整口坏死样物质,无其他不适。
-6-11入院,咳痰,内伴坏死样物质,和体位相关,量ml/天,有恶臭味。
-6-30手术:心包内处理肺上、下静脉左全肺切除+纵膈淋巴结清扫术。
专家观点概要
1、目前肿瘤治疗仍存在治疗效果不好的情况。对于肿瘤外科来说,除了腺癌小结节治疗效果较好外,肺鳞状细胞癌和食管鳞状细胞癌治疗效果都不好,因此除了做手术外,应寻找更多的途径来改善治疗效果。免疫治疗对鳞状细胞癌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为肿瘤治疗提供了一个非常可靠的途径。
2、在处理免疫抑制剂的毒副反应时,要早发现、早处理、及早应用激素,以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恶性程度高、分期晚,通过化疗、K药和手术的治疗方案使患者获益。对于新辅助治疗过程中,选择免疫抑制剂、化疗和手术时机何时介入的问题,本病例提供了新的思路。一般是在2—3个周期后进行手术干预,对于特殊的病例可以适当延长术前新辅助的周期。
3、本病例患者经过多学科多手段治疗得到了非常好的获益。目前免疫治疗不局限于晚期不可手术的患者中,势必是要从晚期到早期的肺癌治疗推进。相关新辅助治疗的临床试验证明,更多的患者可以从中获益。
张维全教授:免疫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腺癌病例分享
医院张维全教授带来的因“右侧腹背部刺痛感1月余,乏力2天”于年6月就诊入院的58岁男性患者。具体内容及诊疗过程如下:
基本病史
男,58岁,既往体健;
个人史:吸烟史40年,平均20支/天;饮酒史40余年,平均白酒半斤/天。
-5-21因“右侧腹背部刺痛感”医院,上腹CT(5-21)检查:扫及右肺下叶软组织密度影,首先考虑炎症吸收期可能,给予抗炎治疗(具体不详)。
-06-08因“右侧腹背部刺痛感1月余,乏力2天”就诊于我院呼吸科。
专科检查: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双肺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
初步诊断
1.右肺占位2.双肺炎症3.支气管炎4.肺气肿合并肺大泡5.双肾囊肿
辅助检查
诊疗经过
-06-08行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
-06-15在局麻下性右肺占位穿刺活检术。
-06-24行胸腔镜手术治疗:
术中情况:进镜探查见胸腔内血性胸腔积液,约ml,肿物位于右肺下叶,直径约2cm,表面胸膜皱缩,脏层以及壁层胸膜可见弥漫性结节,取部分壁层胸膜送快速病理查见腺癌,考虑肺癌并多发转移,将下叶肿物楔形切除,并使用电凝钩烧灼胸膜结节,胸腔给与洛铂灌注。
出院诊断
右肺癌(T1cNxM1a,ⅣA)
治疗经过
专家观点概要
1、本病例应用免疫治疗非常有效。患者为肺癌四期,术前有胸腔积液,未确定是否由转移引起,做了挽救性的减瘤手术,术后对症治疗,对患者治疗有一定意义;根据PD-1的免疫治疗,尤其是K药上市比较早,其疗效可靠,安全性较好。
2、患者疾病预期是早期,术中发现是晚期,及时更改了治疗方案,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新辅助化疗联合PD-1免疫治疗,会给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大会总结
请输入
此次“一个肺癌医生的手眼心”线上会议举办的非常成功,在王伟教授的带领下,来自山东的医生们聚在一起,分享了1个专题和2个临床病例,对肺癌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享,并就一些诊疗方面的疑点难点交流了宝贵的经验,促进了肺癌诊疗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明确了诊治规范。不仅让线上的专家们受益匪浅,也解决了相关医生的临床实际问题,得到了线上线下参与直播的医生们的一致好评。
-end-
文稿IYoung
小编IHE
-特别鸣谢-
率先采用网络会议直播的形式
医院的教授专家
进行肿瘤治疗病例难题的交流会诊
探究临床试验、推广精准治疗的理念
版权声明
本文由"医者纵横多学科平台"发布
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你主动一点,我们就有故事了
喜欢,就给我“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收看往期会议视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