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
医院心脏中心
31岁,年轻力壮
不料患上严重心律失常
几乎丧失劳动能力
三科室联手,转换治疗思路
河南首例
胸腔镜心耳病损切除术
根治“要命的心跳”
找回健康人生
1提起自己的疾病,31岁的李雷说,这个病是自己拖出来的。
李雷是南阳桐柏县人,三年前就发现自己有心脏病了。他不时会出现莫名的心跳加速、心前区不舒服的状况,但回头看看因脑梗、股骨头坏死而长期卧病在床的老父亲,医院给自己看病的念头压了下去。
三个月前,李雷感觉到自己的病情明显加重,出现心慌的频率加多,程度也重,有时甚至感觉心脏咚咚咚地马上就要从胸腔里面跳出来一样。李雷感觉非常难受,说这真是“要命的心跳”啊!
李雷不敢再拖延,于是到南阳市看病。经几次检查,心率基本上都是次/分左右,而正常成年人的心率多数平均在75次/分左右(60—次/分之间)。
医院,确诊为“心律失常、房性心动过速、心动过速心肌病”。
医院的建议,李雷进行了射频消融术,当天效果还挺好,感觉比手术前好转多了。但术后第二天,心慌的症状再度袭来,心电图示提示:房速再发。
手术失败。这让李雷如跌冰窟。
2为寻求更好的治疗,李雷转诊来到医院,找到心律失常一病区杨海涛副主任医师。
没有耽搁,杨海涛副主任医师立即为李雷行心脏电生理相关检查,对心律失常进行了标测。结果显示:房性心动过速起源点在左心耳,且合并有心律失常性心肌病。
这个病倒是不难治。杨海涛告诉李雷,只要进行射频消融手术,消除房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就能得到有效缓解,心功能得到改善,这“要命的心跳”就会消失。
听到又要做射频消融手术,李雷心里当时又是一颤。在南阳做射频消融手术的镜头浮现在眼前,手术失败的阴影在心里挥之不去。李雷拒绝了再次射频消融的手术方案。
3杨海涛副主任医师请大血管外科乔刚副主任医师会诊,商讨解决方案。既然李雷拒绝了射频消融手术,那就只有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以防复发。
杨海涛、乔刚两位专家再次复审患者的检查结果:患者激动标测可见左心耳处最早,如果外科手术对左心耳进行切除,那么终止异常起搏点的效果更彻底。
但是患者李雷才31岁,且家境困难,爱人还有7月身孕。传统外科手术开刀后,创口大,恢复慢,花费高,患者痛苦大,术后家属照顾困难。要避免这些问题,可否进行微创治疗呢?
乔刚马上联系胸外科副主任胡为才副主任医师。
两位专家共同会诊。胸腔镜操作是胸外科强项,心外科医师又最熟悉心脏解剖位置和手术风险的应对方案。分析了李雷的病情后,他们决定强强联合,共同合作,对李雷进行胸腔镜下微创手法心耳病损切除术。
两位专家商定手术方案,要做到一举两得。既要创口小,能根除患者病因,又能减少患者痛苦,减轻家属负担。
4这种手术,以前在河南没有先例。
横跨大血管外科、胸外科、心律失常科三个科室,强强联手,只为寻求最优治疗方案。
4月14日,乔刚副主任医师、胡为才副主任医师走上手术台,为患者进行河南首例的全胸腔镜下左心耳病损切除术。
虽是首次合作,但两位专家配合默契。胸外科胡为才操作胸腔镜,大血管外科乔刚负责左心耳的暴露,牵拉以及切割缝合器放置位置的设定。很快,发病点左心耳被切除了下来。
术后心电图示,心律转为窦性,心率由手术之前的次/分,下降至70-75次/分,手术成功。
术后7小时,李雷完全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医生为李雷拔除气管插管,第二天就转回普通病房了。
4月20日,术后6天,李雷在家人的陪伴下,高高兴兴出院回家了。
科普时间:
持续性快速心率能够导致机体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以及心脏耗氧量的增加,进而引发心悸、心前区不适等临床症状,严重时甚至发生心源性休克,且患者的心率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高频率状态,发展为心动过速心肌病的概率较高、危害较大。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内科治疗、外科治疗。
-专家档案-胡为才
胸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具有非常丰富的胸外科专业临床经验,擅长运用电视胸腔镜微创治疗食管癌,肺癌,肺部结节,支气管扩张,气胸,肺大泡,胸腔积液,纵隔肿瘤等疾病;对危重胸外伤疾病临床判断精准,抢救治疗经验丰富;医院肺移植团队核心成员。发表核心期刊文章10余篇,目前主持卫生厅科研项目《单、双肺序贯式肺移植手术》,参与卫生厅其他科研项目2项。乔刚
大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主要从事大血管疾病、房颤及成人瓣膜病、冠心病、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等的临床治疗、教学及科研。擅长心房纤颤的外科迷宫消融术、大血管及主动脉根部手术、冠状动脉搭桥、瓣膜成形或置换术等,在重症心脏病围手术期管理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杨海涛
心律失常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
主要从事心律失常与猝死的临床及基础的研究。参与完成冠心病与心律失常手术余例。是河南省内为数不多的复杂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者之一,擅长室上速,房颤,房扑,室速,室早的药物及微创射频消融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的起搏器治疗及心衰的CRT治疗。
医院
预约挂号
预约
预约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