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轮长征疑难肿瘤MTB再次重磅出击,

5月12日,第十二轮长征疑难肿瘤分子肿瘤专家委员会(MolecularTumorboard,MTB)医院如期举行。MTB是一种多学科协作的模式,整合多样化的患者信息,从分子层面讨论肿瘤治疗问题。医院MTB会议由海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臧远胜主任团队领衔发起,邀请病理科祝峙主任团队以及生信团队共同参与,以研讨疑难肿瘤患者最佳治疗方案为特色,以提高疑难肿瘤患者治疗远期效果、为患者赢得生存获益为目标。本次MTB依旧是汇报了2个引发临床思考的案例,鉴于篇幅原因,首先通过分享一例奥希替尼耐药的患者在临床处理过程,探讨奥希替尼耐药机制,以及EGFR-TKI序贯顺序等热点话题。

案例一:见微知著

奥希替尼耐药后出现ALK共突变,两大靶点靶向药物齐上阵

基本信息:

方某,女,64岁;.3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背部疼痛,休息无缓解,无咳嗽咳痰,无发热、胸痛,无呼吸困难;

.4.18胸部CT示左侧大量胸腔积液,予抗感染治疗,胸水脱落细胞见恶性肿瘤细胞;

外院胸部CT示左肺下叶肺门旁软组织影,双肺散在炎症,左侧胸腔积液;

胸水涂片见异型细胞,倾向腺癌,考虑左肺占位伴胸腔积液;

.5.7在医院行胸腔闭式引流,胸水细胞学蜡块病理:腺癌;

胸水及血液基因检测:EGFRLR突变,MDM2拷贝数扩增

诊断:肺癌腺癌cTxNxM1(胸膜)IV期ECOG1;

诊疗过程:

1.易瑞沙一线治疗:年5月17开始口服易瑞沙mg/日进行一线治疗;疗效评价为疾病稳定SD,胸水有所缩小。但.4.27复查影像显示:肺部病灶增大,疗效评价为PD,PFS时间:11.3个月;耐药后,胸水及血液基因检测:.4.28行基因检测,(组织)EGFRTM,LR变异,MDM2基因扩增,TMB=1.99个突变/Mb,MSS;(血液)EGFRTM,LR变异,TMB=1.99个突变/Mb,MSS;

2.泰瑞沙二线治疗:因出现T90M,.5.12起,二线治疗开始口服泰瑞沙80mg/日;

.8.5疗效评价为疾病稳定SD;

3.泰瑞沙+安维汀三线治疗:.8月份,行泰瑞沙80mg口服1/日+安维汀mg静滴d1,q3w;-02-03入院复查见胸水明显增多,肿瘤标记物增高,疗效评价为PD,泰瑞莎PFS时间:10个月;

4.第3次耐药后,胸水及血液基因检测,结果均提示:EML4-ALK(E2:A20);

讨论问题:

1.EML4-ALK融合是奥希替尼耐药的原因吗?后续如何治疗?

2.奥希替尼耐药的机制及不同的临床处理有哪些?

3.血检中,KRAS变异对临床的提示意义?

病理团队分析:

1.通过病理染色结果(左图),细胞排列成小乳头状,说明该细胞肺非间皮细胞,而是肿瘤细胞。

2.胸水中出现的肿瘤细胞,常见的来源可考虑为:从肺、胸膜、乳腺等部位转移而来

3.通过免疫组化标志物CKpan(+),BerEp4(+),CEA(+)提示为上皮细胞源性肿瘤细胞,CK5/6(-),D2-40(-),Vimentin(-),Calretinin(-)这些间皮标记物均阴性,提示非间皮细胞。而TTF-1(+),NapsinA(+)高度提示为肺腺癌来源的,同时Mammaglobin(-)排除了乳腺来源,所以诊断为肺腺癌的肿瘤细胞转移到胸水中,同时结合细胞排列可能为微乳头型肺腺癌。

生信团队分析:

奥希替尼一线或二线使用后的耐药机制不完全一样。但无论是一线还是二线使用奥希替尼耐药,仍有30-50%的耐药机制不太明朗。目前已知的奥希替尼耐药机制可分为四类:

1)EGFR基因本身的突变或扩增,如EGFRCS,

2)旁路激酶激活变异,如MET基因扩增、ALK、RET、ROS1等基因的融合,

3)下游信号通路激活,如RAS/RAF通路激活,

4)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

1.本患者组织中测得EML4-ALK融合、CDKN2A/B缺失、以及血液中测得的KRASG12D变异均可能是导致患者出现耐药的可能原因。基于已有的研究报道,对于旁路激酶激活所致耐药的患者,后续可通过EGFR抑制剂联合相对应激酶抑制剂的方式治疗,因此,本患者则更优先推荐奥希替尼联合克唑替尼或阿来替尼等ALK抑制剂。

2.一般认为,NSCLC患者基线检测时,驱动基因之间基本互斥,但在经过TKI治疗后,在患者耐药后的基因检测结果中非常容易发现KRAS常见变异位点的突变。比如AUAR研究中,一例EGFRTM变异的患者在接受奥希替尼治疗进展后,测得KRASQ61K变异。KRAS致癌或耐药机制是十分清楚的,但是由于KRAS蛋白本身近乎球形,无明显结合位点,因此长期以来,KRAS已成为肿瘤药研发领域“不可成药”靶标的代名词。但仍值得一提的是,随着KRASG12C靶向药物AMG-在NSCLC中取得不错疗效,也为打破KRAS“不可成药”的魔咒注入更多信心。在既往针对化疗联合其下游MEK抑制剂曲美替尼或司美替尼的相关研究中,化疗联合MEK抑制剂这种联合治疗策略对携带KRAS基因变异的患者似乎有效性也非常有限。但针对非G12C的KRAS突变患者,经过多西他赛和曲美替尼的治疗后ORR为37%,DoR为5.6个月。

临床团队分析:

奥希替尼耐药后EGFR/ALK共突变:EGFR/ALK靶向药物齐上阵

奥希替尼耐药后出现ALK融合,相对比较少见,临床团队罗列了一些奥希替尼耐药后,发生ALK融合突变的案例。

1.EGFR19del/TM+ALK融合,奥希替尼+克唑替尼治疗

肺腺癌患者基线基因检测EGFR19del,经厄洛替尼治疗19.2个月后进展,出现TM变异,接受奥希替尼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9个月后进展,检测除了EGFR19del/TM变异外,还发现EML4-ALK融合,接受奥希替尼联合克唑替尼治疗后,疾病稳定。

2.EGFRLR/TM+ALK融合,奥希替尼+阿来替尼治疗

肺腺癌患者基线基因检测EGFRLR变异,经厄洛替尼治疗14.7个月后进展,出现TM变异,接受奥希替尼治疗6.3个月后进展;再次检测除EGFRLR/TM变异后,发现EML4-ALK融合,接受奥希替尼联合阿来替尼治疗28天后,影像学显示右肺肿块缩小25%。

3.EGFR19del+ALK融合,一代EGFR+克唑替尼治疗

肺腺癌患者基线基因检测EGFR19del,经吉非替尼治疗10个月后进展,出现EGFR19del/TM变异,接受奥希替尼治疗5个月后进展,血检测得EGFR19del和STRN-ALK融合,给予吉非替尼联合克唑替尼治疗,获得6个月的持续响应

4.EGFR19del/TM+ALK融合,奥希替尼+克唑替尼/布加替尼

一例多线治疗的肺腺癌患者,在奥希替尼耐药后测得EML4-ALK融合,奥希替尼先后联合克唑替尼和布加替尼,持续治疗9个月。

5.本案例患者:EGFRLR/TM+ALK融合,奥希替尼+阿来替尼四线治疗

结合生信团队分析结果以及经典临床案例,对于ALK引起的奥希替尼耐药,可采用在原治疗药物基础上增加ALK抑制剂的方式联合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本患者检出了KRAS基因G12D突变,因此可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TKI联合治疗的疗效,建议临床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ongqiangjiyea.com/xqyz/72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