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高宇宾虹白石,双峰并峙书画印

宾虹白石,双峰并峙文/苏高宇黄宾虹先生题上款的画不多见。不多见是因为活着的时候门可罗雀,没有几个人能看得懂他的画,白送人人家都不见得喜欢,就更别说是让人掏真金实银来收藏了。所以,他的很多精品连款都没题,哪里还说得上题上款,写明请谁谁谁雅正或者博粲之类的客套话了。黄宾虹先生的画常人看不懂,不受人追捧,首先,是因为他的学问、修养太高了,高处不胜寒。(黄秋园有两句诗——“画格高寒不入时,难换人间半文钱”,写的虽然是黄秋园自己一生的际遇与况味,若移用在黄宾虹先生身上,也是很贴切的。)其次,便是基于他的品格节操远超于常人,不愿意为了迎合市场而改变自己的画风。这也是我们今天之所以觉得黄宾虹特别了不起,一旦走进了他的艺术的境界之后才会觉得是那样地博大、崇高、精湛和深邃,读罢,自有一种庄严的朝圣之感的原因。除了逸神妙品,黄宾虹固然也有一些看似寻常的荒率之作,但是总体而言,他的画没有俗作。这一点,与齐白石先生不一样。齐老的作品,好的,实在是非常非常地了不起,不可有二,叹为观止;不好的,还真是不好,俗得让人觉得出乎意料,不可理喻,心里接受不了。譬如他的一部分寿桃之类的作品。从传下来的各种题材的作品看,齐白石题过上款的作品实在多不胜数。也由此可知,老人家交往的人群其涉及面是很广的,可称是囊括了“社会各界”。年10月,齐白石去南京办画展,蒋介石愿意见他,他没有拒绝,且送了一张松鹰给蒋,作为蒋的六十大寿的寿礼。这张画,在前些年的拍卖会上拍出了4.2亿元,算是天价了。(图七——八)原来,在齐白石看来,赠送一张立在松枝或者石头上的鹰应该是有一番寓意的。或许就因为这个缘故,年4月,在毛泽东主席派江青和田家英将齐白石从夸车胡同接到中南海吃饭的时候,他带给伟大领袖的见面礼也是一张自己收藏的鹰(作于年)。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上这张鹰与年画的那张鹰,姿势虽不一样,却都是有范本的,均来自于八大山人的作品。而赠给毛泽东主席的这张临八大的鹰,其实也不是八大的原创,而是八大临摹的明朝林良的鹰;而林良临摹的,又是元朝张舜咨的鹰(图一——图四)……这般地陈陈相因,无一鹰无来历,也算是很有意思的。末了顺带说一句:齐白石先生之所以有偏俗的作品,并不是老人家的艺术修养不够纯粹,而是“我生无田食破砚”(齐白石闲章,苏东坡诗句),为了单凭手中的一支笔解决一大家子人的吃饭问题,必要的时候,他只好顺应一小部分收藏者自以为是的“审美需求”,画了一些大红大绿的作品,并且用的全是原色,绿得很鲜,红得很艳,只宜说是无奈之举吧。

苏高宇

土家族,年出生于湘西。中国当代颇有影响的中青年大写意花鸟画家、文艺评论家、作家。

艺术简历●年被《中国画市场白皮书·中国画市场年度研究报告》评选为“中国画最受尊敬的名当代画家”之一●年当选文化部年度人物●年获新华网“年度最受藏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ongqiangjiyea.com/xqyz/86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