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西藏自治区首例支气管镜代内科胸腔镜检

援藏

医院组团式援藏医疗专家入藏开展技术帮扶又传喜讯。

医院援藏呼吸专家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医院开展了西藏自治区首例支气管镜代内科胸腔镜检查。该项技术开展,标志医院呼吸内科诊断能力再上新台阶,为西藏胸膜疾病诊治开辟了新途径。

医院呼吸内科收治了一名左侧胸腔积液的藏族大伯扎西(化名)。入院后,呼吸内科为扎西进行了胸腔置管引流,但胸腔积液仍以每日—mL的速度增长;完善了胸腔积液、支气管镜等各种检查,但未能查出病因。

扎西的病情让医护人员心中都焦灼万分,查房、会诊、病例讨论过程中,时刻思考的、分析的都是病情、病因、治疗和预后……

会不会是结核?

但扎西已经规范的进行抗结核治疗3个月,胸腔积液仍未缓解,而且化验检查并不完全支持结核的诊断。

会不会是肿瘤?

但抽取的胸腔积液进行病理检查并没有发现明确的肿瘤证据。

能否进行B超或CT引导下的胸膜活检?

但患者的胸部CT并没有发现明确的胸膜增厚部位,活检无从下手。

能否进行外科胸腔镜下胸膜活检?

但需要转到外科在手术室全麻下操作,对扎西的创伤及风险都较大。

疾病似乎总与医学理论掣肘而行

临床治疗的每一次决策

都是在权衡、审慎中形成

尽快治疗疾病解除患者痛苦

是每一位医生的最大愿望

医院援藏专家李冉经过认真思考,并结合自己的诊疗经验提出,对于这种胸腔积液原因不明的患者,目前最优化的选择就是进行内科胸腔镜检查来明确病因。

内科胸腔镜技术在局麻下支气管镜室操作就可以完成,在胸壁开一个小的切口进行操作,插入内镜后直观地观察到胸膜病变情况再针对性地获取活检标本,与外科胸腔镜相比,创伤及风险都更小,而且诊断准确率高。

在医院呼吸内科工作期间,我曾经跟随高占成主任、穆新林副主任医师进行了多年的内科胸腔镜操作,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这门呼吸介入技术并积累了很多经验。这种方式应该可以更直观的查明病因。

新的问题又来了——

当地并没有内科胸腔镜的设备……

此时,医院的学科技术优势再度凸显,李冉医生不光熟练掌握操作技术,而且了解胸腔镜这项技术的发展演化历史。原来没有内科胸腔镜之前,此项技术在全国其他地区都是通过支气管镜代替来完成的。

在西藏这样的医疗条件下,我们能不能因地制宜效仿前辈专家,采用支气管镜代内科胸腔镜,对患者胸膜进行探查并取活检,通过病理检查进一步明确胸腔积液的原因呢?

这个想法得到了医院呼吸内科黄丽萍主任、边玛措主任的大力支持。

呼吸内科进行了充分的术前准备。李冉医生与边玛措主任共同为扎西进行了支气管镜代内科胸腔镜探查术。建立人工气胸,消毒铺巾,切开一个仅15mm的切口,李冉顺利的置入内镜,抽吸胸腔积液。视野逐渐清晰后,李冉医生发现了壁层胸膜上散在病灶,并成功夹取胸膜活检。操作过程历时一个半小时顺利结束,术后扎西安返病房。

术中医院呼吸内科其他的医护人员也观摩了操作的全过程。胸膜送检病理之后,过几天就会有明确的病理结果,病因可以水落石出,大家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以前这种无法明确诊断的患者,只能经验性治疗或转往内地继续检查诊治,但现在只要掌握了这项技术,医院就可以解决了!

此次不仅是医院的首例支气管镜代内科胸腔镜检查,也是西藏自治区的首例检查。

该项技术的开展,不仅填补了西藏地区学科技术领域的空白,让以往因缺乏辅助检查技术而无法得到有效救治的患者,均可在当地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向“大病不出藏”的援藏工作目标不断迈进。

文字/照片:医院第三批组团式医疗队李冉

编辑:郭楠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骗人
北京治疗白癜风得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ongqiangjiyea.com/bgxq/1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