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学术理念需要传递,诊疗水平需要不断提升。作为生命的守护者,我们期待健康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多学科讨论可以整合内科、外科及放疗科等多学科资源,为患者拟定更加合理的治疗策略。由拓麦平台承办的网络会议肺同凡响-MDT云讲堂如期举行。会议医院石建华教授、医院于学燕教授、医院庄志祥教授3位大咖带领的MDT团队,共同相聚云端,进行MDT讨论。
带队大咖:
石建华教授
医院
于学燕教授
医院
庄志祥教授
医院
病例一
一例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NSCLC治疗分享
讲者:医院,李玉鹏教授
李玉鹏教授
病例详情
患者,男,54岁。于年8月体检发现左肺上叶占位,外院PET-CT检查示左肺上叶尖后段可见软组织肿块影,大小约23mm*17mm*20mm。右侧额叶见局限性高密度影,直径约5mm,考虑转移灶。医院行头颅伽马刀治疗(病变位于右额,给予周边剂量18Gy,中心剂量36Gy)。于年9月26医院,年9月28日全麻下行VATS左肺上叶切除术。术后病理:(左肺上叶)浸润性腺癌。EGFR基因检测阴性,EML4-ALK基因检测阴性。
辅助检查
肿瘤标记物:CA.97u/ml,NSE23.18ng/ml。
.10.17颅脑MRI:右侧小脑结节灶,考虑转移瘤。
.10.19胸部CT:左肺呈术后改变,局部示索条影。纵隔左偏,其内示小淋巴结。左侧胸腔积液。
头颅MRI影像学检查
临床诊断
1.左肺上叶腺癌T1N0M1(脑)lV期
2.左肺癌术后
3.脑转移瘤放疗后
诊疗过程
.10.20至.2.14予以PP+贝伐珠单抗*6周期:培美曲塞1.0g+顺铂mg+贝伐珠单抗mg,同步给予小脑转移瘤放疗:PGTV3.5GY/次×12f,PTV2.5GY/次×12f。
疗效评估:SD。
肿瘤标志物变化趋势图
.3.09至.7.25常规6周期化疗后使用培美曲塞1.0g+贝伐珠单抗mg维持治疗23个周期。
.9.18至.5.21使用贝伐珠单抗mg维持治疗6周期。
维持治疗后胸部CT复查
维持治疗后肿瘤标志物变化趋势图
病例二
一例PD-L1高表达的晚期肺腺癌治疗分享
讲者:医院,卞侠教授
卞侠教授
病例详情
患者,男性,45岁。因“肺癌病史2月余,胸闷、腹胀3天”于.6.10第一次入院。
个人史、既往史:既往身体健康,无吸烟史。
体格检查
体重70Kg,身高cm,体表面积1.9m2。PS:3分。
慢性病容,表情痛苦,强迫体位,神志清楚,听诊左下肺呼吸音稍低,右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无胸膜摩擦音。心脏:心率次/分,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
辅助检查
.4.7PET-CT:1.左肺一形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最大截面7.5cm*6.9cm,局部紧贴临近左侧胸膜和纵隔胸膜,呈异常放射性摄取增高,最高SUV21.9。该病灶旁左肺上叶局部多发结节灶,大者长径约1.1cm,呈轻度放射性摄取增高,最高SUV7.8,左肺小叶间隔局部增厚伴条片形轻度放射性摄取增高,最高SUV4.3,左锁骨上、纵隔2R、4R、4L、5、6、7区多发增大淋巴结,大者短径约1.7cm,呈不同程度异常放射性摄取增高,最高SUV13.8,左侧胸腔少量积液。2.左侧大脑顶叶一结节灶,其边缘条片形放射性摄取增高,最高SUV17.1。
.4.9左肺穿刺活检倾向腺癌,PD-L1高表达(90%+)。
临床诊断
左下肺腺癌(cT4N3M1c)IVB期,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纵隔淋巴结转移、胸膜转移、肺转移、脑转移。EGFR(-)、ALK(一)、ROS1(-)、BRAF(+)、PD-L1(90%+)。
诊疗过程
.4.14及.5.27分别给予帕博利珠单抗mg,.4.20颅脑TOM放疗。
.6.10心脏超声:心包中存在大量积液;.6.15心包穿刺病理学检查:心包积液中可见肺腺癌细胞。
心脏超声及心包积液病理学检查
.6.17至.8.30贝伐珠单抗+培美曲塞+卡铂方案化疗4周期。
疗效评价:PR。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2周期后,复查胸部CT
病例三
晚期肺癌病例
讲者:医院,王吉教授
王吉教授
病例详情
患者,男性,68岁。.4肺癌术后复查入院就诊。
既往史:右下肺癌根治术后,余无殊。
个人史、家族史:.7.18于外院胸外科行“胸腔镜下右下肺癌根治术”,余无殊。
辅助检查
.7查胸部CT示:右下肺空洞性病变,考虑肺癌可能。术前查骨扫描示:1.全身骨扫描未见典型骨转移征象;2.右侧胸锁关节、第3胸椎反应性骨形成轻度活跃。
.7.18于外院胸外科行“胸腔镜下右下肺癌根治术”,术中探查见:胸腔内右肺及膈肌面、脊柱侧面及胸顶部有部分粘连,无明显胸水,右肺周围肿块,质硬,直径约4CM,表面见脐凹。叶间见数枚肿大淋巴结,纵膈内见数枚肿大淋巴结。
术后病理示:(右下肺)低分化鳞癌,紧邻胸膜,支气管切端未见癌累及,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2)。免疫病理:癌细胞CK(部分+),TTF-1(-)、CK5/6(+)、P40(+)、P63(+)、Ki-67(+,80%)。
基因检测:EML4-ALK阳性。
术后未行辅助化放疗。
.4.13复查PET-CT:1.右肺癌术后,支气管残端未见复发征象;2.右后下胸膜下结节灶,FDG摄取增高(平均11.3,最高17.6),考虑转移;3.右肺门区稍大淋巴结,FDG摄取增高(平均4.2,最高4.8),考虑转移可能。
诊疗过程
经胸外科会诊,评估再次手术可能,结合复发状况及个人身体状况不考虑手术治疗。经放疗科会诊,暂不考虑予以放疗。
.4起予以GP方案化疗4疗程,具体为:吉西他滨1.6gd1,8+顺铂40mgd1-3;q3w。治疗期间化疗耐受性尚可,出现2度胃肠道反应,2度骨髓抑制。
.11.05影像学评估病情缓慢进展。患者拒绝进一步治疗。
.01.10予以影像学评价病情,肺部病灶及纵膈淋巴结进展。
化疗后胸部CT复查
.1胸部CT影像学评估
.1患者再次拒绝二线静脉化疗,且因经济原因亦不考虑免疫(PD-1抑制剂)及靶向(阿法替尼)治疗。
.01.15经商议后予以氟尿嘧啶60mgbid+安罗替尼12mgd1-14;q3w。治疗一程。患者治疗一程后失访,自行停药三月。
.04.15患者因“声音嘶哑”再次入院。.4.17行气管镜检查,纵膈淋巴结活检病理提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04.29起予以EP方案,具体为:依托泊苷mgd1-4+顺铂30mgd1-3;q3w。化疗后胃肠道反应2度。
.05.27、.06.21、.07.17、.08.09、.09.04行EP方案第2-6疗程。
6周期化疗后,可见肺部病灶明显缩小。疗效评价:PR。
EP方案化疗后胸部CT复查
——
拓麦
拓麦直通车
直击现场贯通前沿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