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诊断急性纤维蛋白性心包炎最具特征性的是
A、心前区疼痛B.心包摩擦音
C、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
D、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E、心音遥远
答案:B
解析:心包摩擦音通常是一种短暂的、搔抓的、摩擦的或嘎吱嘎吱的声音,由发炎的心包层相互摩擦所致。这种声音在胸骨左缘和深吸气时最明显。心包摩擦音提示心包炎。
64.二尖瓣开瓣音可出现于
A、二尖瓣关闭不全B、左心房粘液瘤C、二尖瓣狭窄
D、缩窄性心包炎E、二尖瓣脱垂
答案:C
解析:二尖瓣狭窄时,在第二心音后出现的音调较高而清脆的额外心音。其产生机制是舒张早期血流自左心房快速流入左心室,弹性尚好的二尖瓣迅速开放又因狭窄而开放受限,引起瓣叶张帆性振动产生的拍击样声音。
65.舒张早期奔马律与生理性第三心音的不同之处,舒张早期奔马律有
A、心率不快时易发现B、多出现在心率次/分
C、坐位或立位时可消失
D、距第二心音较近E、可见于健康人
答案:B
解析:第三心音听诊特点:①出现在心室舒张早期,第二心音后;②局限于心尖部或其上方;③仰卧位、呼气时较清楚;④持续时间较短;⑤在部分儿童和青少年中听到。
66.引起心尖搏动向左下方移位的是
A、急性心包积液B、肺动脉瓣狭窄C、大量胸腔积液
D、右心室肥大E、主动脉瓣狭窄
答案:E
解析:心尖搏动向左下方移位提示左心室肥大。肺动脉是右心室的流出道,故B、肺动脉瓣狭窄可以导致右心室后负荷加大,引起右心室肥大。而主动脉是左心室的流出道,故E、主动脉瓣狭窄可以导致左心室后负荷加大,引起左心室肥大。详见下图。
67.关于震颤的病因,错误的是
A、主动脉瓣狭窄B、肺动脉瓣狭窄C、右心室增大
D、二尖瓣狭窄E、室间隔缺损
答案:C
解析:震颤其发生机制与杂音相同,系血液经狭窄的口径或循异常的方向流动形成涡流造成瓣膜、血管壁或心腔壁震动传至胸壁所致。ABD为狭窄口径,E为异常通道,故选C。
68.关于心房颤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心律绝对不规则B、第一心音强弱不等C、脉搏短绌
D、大炮音E、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答案:D
解析:大炮音常见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其机制是当心室收缩正好即刻出现在心房收缩之后(心电图上表现为QRS波接近P波出现),心室在相对未完全舒张和未被血液充分充盈的情况下,二尖瓣位置较低,急速的心室收缩使二尖瓣迅速和有力地关闭使第一心音增强,称其为大炮音或火炮音。
69.关于期前收缩,错误的是
A、在规则心律基础上,突然提前出现一次心跳B、提前出现的心跳后有一较长间歇C、连续每一次窦性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称二联律
D、连续每一次窦性搏动后出现二次期前收缩称为三联律
E、连续每二次窦性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称为三联律
答案:D
解析:三联律是指每两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个期前收缩,见下图。
70.关于第一和第二心音的听诊,错误的是
A、S1音调较S2低B、S1在心尖部最清楚
C、心尖搏动与S2同步
D、S2在心底部最清楚E、S1时限较S2长
答案:C
解析:详见下图。
71.舒张早期奔马律多见于
A、高血压性心脏病B、肥厚型心肌病C、急性心肌梗死
D、主动脉瓣狭窄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答案:C
解析:舒张早期奔马律是指病理性的第三心音而言,是舒张早期血液极快的充盈到扩大的心室引起室壁或房室瓣发出机械波所产生的声音,常见于严重的心肌损害、左心衰竭、瓣膜关闭不全、大量左至右分流等。
72.3/6级收缩期杂音是
A、较易听到,杂音柔和B、杂音响亮,无震颤C、杂音响亮,伴震颤
D、杂音很强,向周围甚至背部传导,无震颤
E、杂音很强,向周围甚至背部传导,伴震颤
答案:B
解析:收缩期杂音从4级开始,可有震颤,见下图。
73.关于心包摩擦音,错误的是
A、可见于各种感染性心包炎B、可见于贫血
C、可见于急性心肌梗死D、可见于尿毒症
E、可见于心脏损伤后综合征
答案:B
解析:心包摩擦音提示心包炎,可能由急性感染、心功能衰竭、肾功能不全导致。
74.下列哪种疾病可出现奇脉
A、二尖瓣狭窄B、左心衰竭C、缩窄性心包炎
D、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E、主动脉瓣狭窄
答案:C
解析:奇脉,指吸气时脉搏显著减弱或消失,系左心室搏血量减少所致。正常人脉搏强弱不受呼吸周期影响。当有心脏压塞或心包缩窄时,吸气时一方面由于右心舒张受限,回心血量减少而影响右心排血量,右心室排入肺循环的血量相应减少;另一方面肺循环受吸气时胸腔负压的影响,肺血管扩张,致使肺静脉回流入左心房血量减少,因而左室排血也减少。这些因素形成吸气时脉搏减弱,甚至不能触及,故又称“吸停脉”。
75.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
A、收缩压≥mmHg
B、收缩压≥~mmHg
C、收缩压≥mmHg和舒张压<90mmHg
D、收缩压≥mmHg或舒张压≤90mmHg
E、收缩压≥mmHg
答案:C
解析: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mmHg和舒张压≤90mmHg。
76.关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周围血管体征,错误的是
A、颈动脉搏动明显
B、体表大动脉可闻及收缩期和舒张期双期杂音
C、枪击音D、毛细血管搏动征E、奇脉
答案:E
解析: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亢、严重贫血等脉压增大的疾病。检查的内容包括: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Duroziez双重音、颈动脉搏动等。奇脉详见74题。
77.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标准,高血压是指
A、血压/85mmHgB、血压≥/90mmHgC、血压≥/90mmHg
D、血压≥/90mmHgE、血压≥/95mmHg
答案:B
解析:见下图。
78.交替脉提示:
A、主动脉瓣关闭不全B、心房颤动C、左心衰竭
D、心包填塞E、多发性大动脉炎
答案:C
解析:交替脉指脉律正常而脉搏强弱交替出现的一种病理现象,以坐位时明显。与心室的收缩力强弱交替有关,往往提示左心功能不全。交替脉的发生提示心肌损伤与衰竭,是隐性心力衰竭的有力证据。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器质性疾病。
79.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见
A、水冲脉B、迟脉C、重搏脉D、交替脉E、奇脉
答案:A
解析:主动脉瓣关闭导致脉压增大,出现周围血管征。包括: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Duroziez双重音、颈动脉搏动等。
80.休克可见
A、水冲脉B、无脉C、重搏脉D、交替脉E、奇脉
答案:B
解析:休克时周围循环衰竭,可出现无脉。
81.心包积液时可见
A、水冲脉B、脱落脉C、重搏脉D、交替脉E、奇脉
答案:E
解析:见74题。
82.左心衰竭特征性脉搏是
A、水冲脉B、脱落脉C、二联脉D、交替脉E、奇脉
答案:D
解析:见78题。
83.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标准,正常血压是指
A、血压/80mmHgB、血压/80mmHgC、血压/85mmHg
D、血压/85mmHgE、血压/90mmHg
答案:A
解析:正常血压也称为理想血压,详见下图。
84.二尖瓣狭的最重要体征是
A、心尖区隆隆样舒张期杂音B、右室增大
C、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D、心尖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E、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
答案:A
解析:瓣膜疾病,最重要的体征往往是杂音。哪个瓣膜有问题,在哪个瓣膜听诊区就会听到相应的杂音。二尖瓣狭窄为二尖瓣开放受限,故应该在二尖瓣听诊区也就是心尖区听到杂音。二尖瓣在舒张期开放,故二尖瓣狭窄在舒张期因为开放受限会听到杂音。
85.若非同日3次以上测量血压在~/95~mmHg之间波动,则其血压水平为
A、1级高血压B、临界高血压C、2级高血压
D、3级高血压E、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答案:C
解析:见下图。如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的级别时,则以较高的分级标准为准。
86.肝一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见于
A、右心室肥大B、肺气肿C、右心衰竭D、肝硬化
E、左心衰竭
答案:C
解析:肝颈静脉回流征是指右心衰竭的病人,如按压其肿大的肝脏时,则颈静脉充盈更为明显,称肝颈静脉回流征,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右心功能不全、右心衰。右心衰时,因右心房淤血或右心室舒张受限,不能完全接受回流血量,而致颈静脉充盈更为明显。
87.诊断二尖瓣关闭不全最主要的体征是
A、第一心音减弱B、可闻及第三心音
C、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和分裂
D、心尖区闻及舒张期杂音杂音
E、心尖部可闻及3/6级以上全收缩期杂音
答案:E
解析:瓣膜疾病,最重要的体征往往是杂音。哪个瓣膜有问题,在哪个瓣膜听诊区就会听到相应的杂音。二尖瓣关闭不全为二尖瓣关闭受限,故应该在二尖瓣听诊区也就是心尖区听到杂音。二尖瓣在收缩期关闭,故二尖瓣关闭不全在收缩期会听到杂音。
88.主动脉瓣狭窄最主要的特征
A、心脏向左下扩大
B、胸骨左缘3、4肋间有舒张期高调递减型杂音
C、周围血管征D、AustinFlint杂音
E、主动脉瓣区喷射性收缩期杂音伴A2减弱
答案:E
解析:主动脉瓣狭窄是主动脉瓣开放受限,主动脉瓣在收缩期开放,故在收缩期听到杂音。
89.作为二尖瓣瓣叶弹性及活动尚好的间接指标,应注意是否存在
A、喀喇音B、开瓣音C、喷射音D、叩击音
E、扑落音
答案:B
解析:二尖瓣狭窄时,在第二心音后出现的音调较高而清脆的额外心音。其产生机制是舒张早期血流自左心房快速流入左心室,弹性尚好的二尖瓣迅速开放又因狭窄而开放受限,引起瓣叶张帆性振动产生的拍击样声音。
90.下列哪种疾病触诊时语颤增强:
A、肺气肿B、肺实变C、胸腔积液
D、阻塞性肺不张E、胸壁皮下气肿
答案:B
解析: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