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管固定
(1)脑室管引流管:引流管开口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2)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积液:腋中线和后线之间的第6~8助间;引流积气:前壁锁骨中线第2肋间;脓胸:脓液积聚的最低位置。(3)T型引流管:固定于胸壁,不可固定于床单。2.保持引流通畅一般看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受压、扭曲和阻塞。若引流管阻塞,可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捏挤、轻轻抽吸或用少量无菌生理盐水缓慢冲洗(脑室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管不可冲洗),切勿用力推注,促使其通畅。3.密切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切口情况、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等,控制引流速度。如引流液浑浊,常提示有感染;引流液呈血性,常提示出血等。4.预防感染(1)保持引流装置无菌,定时更换引流装置,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2)保持引流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一旦渗湿及时更换(3)引流袋高度适宜,防止逆行感染。5.拔管出现拔管指征,应先试行夹管1~2日,若病人无不适,协助医生拔管,拔管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伤口情况等,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答题思路看完了,接下来测一测掌握情况如何吧!示例:试述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及注意事项有哪些?(点击空白处查看答题思路)▼导管固定
保持引流管通畅
密切观察
预防感染
拔管
(点击空白处查看参考答案)▼1.妥善固定:(1)气胸引流一般在前胸壁锁骨中线第2肋间;胸腔积液则在腋中线与腋后线间第6或第7肋间隙插管引流;脓胸通常选择脓液积聚的最低位置进行置管。(2)整个引流装置要保持密闭,引流瓶应低于腹腔60~cm,水封瓶长玻璃管没入水中3~4cm,并始终保持直立。(3)搬动患者或更换引流瓶时,双重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4)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胸壁伤口处皮肤,消毒处理后,以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并协助医师进一步处理。(5)若引流瓶损坏或引流管与引流装置连接处脱落,立即用双钳夹闭胸壁引流管,并更换引流装置。2.保持引流通畅: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和阻塞。病人取半坐卧位,经常改变体位,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以利胸膜腔内液体和气体的排出,促进肺复张。3.密切观察:(1)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引流出大量血性液体常提示出血,引流液混浊常提示感染。(2)观察玻璃管中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的情况:若水柱波动幅度过大,提示可能存在肺不张;若水柱无波动,提示引流管不通畅或肺已经完全扩张。4.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装置无菌,定时更换引流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逆行感染。5.拔管:
(1)置管48~72h后,无气体溢出且引流液颜色变浅,24小时引流液少于50ml,脓液小于10ml,患者无呼吸困难,听诊呼吸音恢复。(2)拔管方法:患者坐在床边缘,深吸气后,屏气拔管,并迅速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再盖上纱布,胶布固定。
(点击空白处查看思维导图)▼关于管路的护理措施就先讲到这里啦,同学们要牢记我们的答题思路哈。用这样的方法,试试答一下其他管路的护理措施。加油!
-END-
以上就是今天的医疗知识点!了解更多医疗知识点、干货、招聘公告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