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猪常见病及防治三

家猪常见病及防治(三)

家猪,杂食类哺乳动物。身体肥壮,四肢短小,鼻子口吻较长,肉可食用,皮可制革,体肥肢短,性温驯,适应力强,易饲养,繁殖快,有黑、白、酱红或黑白花等色。出生后5~12个月可以配种,妊娠期约为4个月。平均寿命20年。是五畜之一。在十二生肖里猪列末位,称之为亥。有很多关于猪的典故和习俗。家猪是农户圈养的猪。在古代家里养有猪才算是完整的家,猪是家中之宝,家中财富的象征,家里养殖猪的好坏能寓意家庭的气运。养猪防病是关键,治病是手段,以预防为主了解猪病做好防治工作是养猪农户的必备知识。

猪细小病毒病

猪细小病毒PorcineParvovirusInfection是一种非常顽固的病原,在猪的小肠中繁殖,通常不表现临床症状。

  病毒在宿主体外大都存活不了很长时间,而PPV则不然。这种病毒在环境中可存活数月之久,且对大多数消毒剂都具有抵抗力。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种病分布非常广泛,且很难根除。

临床症状:

仔猪

通常无症状。

偶尔可见弱仔。

死产仔猪增加,木乃伊仔猪增加

母猪

1、窝产仔数减少,妊娠35天内胚胎吸收。

2、大小不等的木乃伊胎(30~mm)。

3、死产仔猪增加。

4、死胎与分娩过程延长有关,这种延长是因为有木乃伊胎造成的。

5、PPV感染通常不会造成流产。

6、产低体重仔猪的数量可能会增加,但仔猪死亡率通常不会上升。急性发病阶段通常持续8周,此后4~6周当中逐渐减轻,然后还有4~6周的时间内会出现木乃伊胎。

7、在先前未接触过病原的易感母猪群当中,该病毒需4个月才能感染所有母猪。

8、只有未接触过病原的母猪首次感染时才会表现散发的临床疾病。通常仅限于青年母猪。

9、繁殖母猪通常不会表现症状。

致病原因:

小群中该病原可能会逐渐消失(根除),当母猪群免疫力消失之后就会对该病原易感。·大型猪群中新进的易感繁殖母猪会持续受到感染,维持病原的存在。

诊   断:

如果繁殖母猪无其它症状,仅表现为窝产仔数减少,以及产出大小不一的木乃伊胎,就应怀疑为PPV感染。

 该病一个重要特征是妊娠15~70天的胚胎感染和死亡。可对木乃伊胎作荧光抗体试验,确定是否感染PPV。血清学试验无助于诊断,因为很多正常母猪都会表现为阳性。

免   疫:

经PPV感染后母猪会获得很高的抗体水平,并且会维持很长时间。很高的抗体水平并不意味着猪群正在或已经发病,也不意味着更好的免疫保护。比如,1:20的滴度与1:80,的滴度所提供的免疫保护是一样的。猪只接触PPV之后,免疫力会维持一生。

猪乙型脑炎

本病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最初发生于日本,为了与甲型脑炎相区别,称日本乙型脑炎。传染源是带病毒的猪、马、牛、鸡等。蚊子,特别三带喙库蚊,叮咬带病毒的动物而带有病毒,再去叮咬动物或人而传播,因此,蚊子是本病的传播媒介。病毒感染妊娠母猪,可通过胎盘屏障侵害胎儿。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7月至冬季均有发病。

病   原:

乙脑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的抵抗力不大,56℃加热30分钟或℃2分钟均可使其灭活。常用消毒药如碘酊、来苏水、甲醛等都有迅速灭活作用。病毒对酸和胰酶敏感。

临床症状:

1、部分患猪体温上升41℃左右,精神萎钝,食欲减少或废绝,粪干球,表面附有粘液。

2、公猪发病除全身症状外,一侧睾丸肿胀或两侧肿胀,比正常大1倍。

3、第一产母猪发生流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有的全窝死胎,有的部分胎儿是活的。

病理变化:

1、早产仔猪多为死胎,死胎大小不一,黑褐色,小的干缩而硬固,中等大的茶褐色、暗褐色。

2、死胎和弱仔的主要病变是脑水肿、皮下水肿、胸腔积液、腹水、浆膜有出血点、淋巴结充血、肝和脾有坏死灶、脑膜和脊髓膜充血。

3、出生后存活的仔猪,高度衰弱,并有震颤、抽搐、癫痫等神经症状,剖检多见有脑内水肿,颅腔和脑室内脑脊液增量,大脑皮层受压变薄,皮下水肿,体腔积液,肝脏、脾脏、肾脏等器官可见有多发性坏死灶。

4、脑和脑膜充血、脑室积液增多;母猪子宫内膜显著充血,死胎皮下呈弥漫性水肿,全身肌肉如“熟肉样”、胸腹腔积液、实质器官水肿、小点状出血。

防制方法:

(1)预防注射。在春季3~4月,最迟不宜超过5月中旬,蚊虫繁殖期到来之前,对后备母猪和后备公猪,用乙型脑炎弱毒疫苗1毫升(1头份),肌肉注射,进行免疫接种。

(2)有全身症状患猪的疗法。

①安乃近注射液10~20毫升,肌肉注射,每日两次,至降体温为止。

②磺胺嘧啶钠注射液20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

③盐酸吗啉双胍注射液,10~20毫升,肌肉注射,每日1~2次,连用3天。

(3)公猪睾丸炎,进行冷敷,同时用磺胺嘧啶注射消炎,安乃近或安痛定降体温。

仔猪黄痢病

仔猪黄痢,是初生仔猪常发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多在仔猪出生后几小时到3天以内发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是危害哺乳仔猪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病因与病原:

本病多发生于封闭式集中饲养猪场中,生后1周龄以内的新生仔猪,其中1~3日龄发病和病死率最高。本病一旦发生,常是一窝一窝的出现。其病原菌为不同血清型大肠杆菌,经消化道感染而发病。其它诱因主要是由于平时饲养管理不当,猪舍卫生条件差,天气骤变,猪舍阴冷潮湿,饲养人员缺乏防疫意识等都为本病的发生提供条件。

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短者12h,长者1~3d。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拉稀,呈黄色或黄白色的稀浆糊样,有特殊的腥臭味,使病猪迅速脱水死亡为特征,但有的不显下痢呈急性败血症死亡。

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为急性肠炎和败血症。外观尸体严重脱水,干瘦,黏膜苍白发绀,肛门及腹部周围有黄白色稀粪污染。剖检见肠黏膜充血、水肿,肠道内充满腥臭的黄白色内容物,以十二指肠黏膜病变最为严重,多处呈红色或暗红色。肝呈紫红色和红黄相间纹样色调。肾色淡,表面有数量不等针尖大的出血点。心脏扩张,心房、心室充满凝血块,心冠部有少量出血点,肺明显水肿。

预防措施之消毒:

1、要做好猪舍的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注意通风换气,和保暖工作。

2、临产进产房前一天,对产房进行彻底清扫、冲洗、消毒。

3、母猪临产前要做好猪体、乳房、阴户的常规消毒(用0.1%高锰酸钾水溶液),擦洗干净后,逐个乳头挤掉几滴奶水后再让新生仔猪哺乳。

预防措施之管理:

1、平时母猪喂食要做好分段饲养。是要做好对母猪的接种免疫工作,提高保护率。

2、是要做好对初生仔猪“开奶”前的用药工作。就是在仔猪初生后,未让仔猪吃初乳之前,全窝逐头用抗菌素药(庆大霉素、链霉素等)口服。以后每天服1次,连服3天。防止病从口入。

3、特别注意接产卫生产房应保持清洁干燥,不蓄积污水、粪尿,注意通风换气,防寒、保暖工作。进产房前对产房应彻底打扫,冲洗消毒。并用0.1%高猛酸钾溶液擦拭猪体乳房、阴部等。

4、用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菌苗和大肠杆菌K88、K99、P三价灭活菌苗,前两种采用口服免疫,后一种用注射法免疫。均于产前15—30天免疫(具体用法参见说明书)。

 母猪免疫后,其血清和初乳中有较高水平的抗大肠杆菌的抗体,能使仔猪获得很高的被动免疫的保护率。

仔猪黄痢病的防治原则:

由于本病潜伏期短,发病率、致死率均高。主要以“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来指导生产。发现一头仔猪黄痢病,就应对全窝仔猪进行药物性预防治疗。

仔猪黄痢病的治疗:

1微生态制剂疗法

  以调整胃肠道内菌群平衡,达到预防和治疗仔猪黄痢的作用。目前我国有促菌生、乳康生、调痢生等制剂与药用酵母同时喂服,可提高疗效。促菌生于仔猪吃奶前2~3h,喂3亿活菌,1次/d,连用3d。调痢生每0.1~0.2g/kg,体重,1次/d,连用3d。乳康生于仔猪出生后每天早晚各服1次,连用2d,以后每隔1周服1次,每头仔猪每次1片(0.5g)。

在服用微生态制剂期间禁止服用抗菌药物。

2、临床引用药物有链霉素、庆大霉素等都有抑菌作用。

3、在临床上经常和收敛止泻、助消化药同时应用来增强疗效。

4、治疗时也可用0.1%高猛酸钾液0.1~0.3g,2次/d内服。

5、连用3~5d或用新洁尔灭1ml加常水4ml,猪口服1ml/头,具有一定疗效。

水上人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事件营销专员
治疗白癜风第一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ongqiangjiyea.com/xqjy/1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