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通知病毒性感冒EB病毒凶猛

这两天家长们又慌了!

随着气温的逐步走低

流感和病毒性腹泻的高发期也来了

医院都出现人满为患的情况

甚至有些地区已经因为流感停课...

宝贝们一改平日的活泼好动

窝在家长的怀里...

为何流感会如此“猖獗”?

怎么去预防与护理呢?

01

什么是流感呢?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迅速,在集体单位易引起暴发流行。

感染人类的流感病毒分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最容易发生变异,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为人类流感的主要病原,常引起大流行和中小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变异较少,易在学校及托幼机构等儿童聚集地方引起暴发或小流行;丙型较稳定,多为散发病例。

02

流感与普通冒的区别

出现什么症状,需要考虑是否为流感呢?

1、发热伴咳嗽和(或)咽痛等急性呼吸道症状;

2、发热伴原有慢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

3、婴幼儿和儿童发热,未伴其他症状和体征;

4、老年人新发生呼吸道症状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伴或不伴发热;

5、重病患者出现发热或低体温。

哪几类人群是流感的高危人群?

1、婴幼儿(2岁以下儿童是发生流感并发症的高危人群),并发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及胃肠道症状较成人常见,确诊或疑似流感时应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儿童用药剂量与成人不同,但疗程相同。

2、老年流感患者是发生流感并发症的高危人群,老年患者常患有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基础疾病,因此患者病情多较重且进展快,肺炎发生率高于青壮年。

3、妊娠或产后2周内的女性患者是发生流感并发症的高危人群,中晚期妊娠女性感染流感病毒后除发热、咳嗽等表现外,易发生肺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甚至ARDS,可导致流产、早产、胎儿窘迫及胎死宫内。

应该如何治疗呢?

流感患者一旦发病,应尽快开始进行抗病毒治疗,理想情况是症状出现48小时内开始。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流感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在确诊、可能或疑似患有流感或季节性流感传染期内,医务人员、公共卫生工作者或第一救护者在未采取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明确与流感患者发生过近距离接触,可以考虑采用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进行暴露后抗病毒药物预防,疗程一般1~2周。

抗病毒治疗药物首推奥司他韦WHO新甲型H1N1流感药物治疗指南中,对于初始表现为重症或病情开始恶化的患者,推荐尽早开始奥司他韦治疗。这一建议适用于所有患者,包括妊娠女性和婴幼儿。

如何科学尽早预防儿童呼吸道感染?

1、家长应注重培养儿童经常户外运动的习惯,加强耐寒锻炼,提高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2、注意儿童日常营养的摄入,多进食蔬菜、水果,保证日常饮食的营养均衡;

3、尽量少去人群较为密集的地方,出门戴口罩,减少疾病交叉感染,避免过度疲劳和受凉;

4、常开窗户,注意室内通风和清洁,勤晒被褥。

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

家长一定要记得让小朋友

多休息!多喝水!

03

EB病毒

和感冒很像但十分危险。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4型),俗称“亲吻病毒”,以唾液传播为主,全年均有发病。

这种病毒高发于4-6岁的孩子,一旦感染这种病毒,就会出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这是一种比感冒更粘人的病症,它会侵犯人体的各个脏器组织,引发很多并发症,如扁桃体肿大、脑膜炎、肺炎、胸腔积液、心肌炎、脊髓炎、颅内出血等,甚至会诱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肝脏功能受损以及泌尿系统感染、肝衰竭等病症。

有这些症状赶紧就医!

从发病状况看,EB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与感冒相似,很容易被混淆。

1、发烧。体温一般在39度左右波动,吃退烧药也没用,发热持续一周左右,并伴有眼睑浮肿,有些儿童可持续发烧10余天。

2、咽喉痛、扁桃体红肿、淋巴结肿大、眼睑肿大、喉咙有化脓性的白斑、眼睛肿。肿大的淋巴结部位主要在双侧颈部,一般在数天、数周逐渐缩小、消退。

3、皮疹或呕吐。大约10%的患病儿童皮肤可出现皮疹,部分患儿可能伴有呕吐。4肝脏肿大约20%的患病儿童可以出现肝脏肿大,肝区压痛,比较类似肝炎的症状。

EB病毒怎么预防?

孩子劳累,身体抵抗力就差,很容易染病,要注意让孩子适度活动,注意休息。

不要让孩子和已患该病的小朋友一起玩,避免交叉感染。

不要让孩子在密不透风的室内玩太长时间,如果室内有人得病,就容易传染。

让孩子多注意卫生,勤洗手。除此之外,家长们也要注重增强孩子的抵抗力,抵抗力好了,身体就倍儿棒~

家长注意!不要随便亲吻孩子!

EB病毒有个形象的别称——亲吻病毒,它以唾液经口传播为主。所以,要想防止小孩感染EB病毒,最要紧的是要做到:不要随意亲吻孩子!

不要让别人随便亲!自己也不要嘴对嘴亲:成人口中有几百种细菌,通过亲吻可传染的超过种,孩子抵抗力低时很容易染病。

自己化了妆的时候不要亲:化妆品里的有害物质或过敏物质能通过亲吻进入孩子体内。

孩子的手脚也不要亲:爱吸手脚指头的幼儿很可能把刚刚被吻过的小手放进口中吸吮,增加病菌感染的机会。

成人也会感染!

其实,不止是孩子会感染EB病毒,抵抗力差一些的成人,也会被感染,所以大人们也不要掉以轻心。

不过也不需要太过恐慌,EB病毒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旦感染后治愈,基本可以达到持久免疫的效果。

今年入冬以来,全国已进入季节性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上海、武汉、青岛等全国各省市儿科门诊纷纷告急,医院日门诊量已超万人,呼吸道感染、发热患儿挤满科室门前和候诊处,各院尽力调动医护人员全力以赴投入接诊治疗。

疾控中心表示,近期流感活动不仅继续成上升趋势,并出现乙型流感病毒、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共同流行的情况,疫情大部分出现在小学一二年级和幼儿园。

疾控中心提醒,学校和托幼机构要严格按照防控措施要求加强各项传染病防控,家长应注意让孩子采取科学合理的防病措施。

让孩子少生病,家长必须知道的8件事:

1、户外活动——让呼吸道更耐寒

孩子呼吸道长期不接受外界空气的刺激,得不到耐寒锻炼,接触了感冒病人后,对病原菌抵抗力差,更容易患病。

专家表示,即使是冬天,做好保暖措施的前提下,要让孩子最少进行半小时左右的户外活动来增强体质。周末在家也应如此。

2、衣服适当——别把孩子捂过头

很多家长喜欢里三层外三层地将孩子裹个严严实实。实际上,小孩的体温相对成人偏高一些,运动量大,易出汗。而严实的衣服使孩子不能很好地热交换,结果导致“热过了头”,会出更多的汗,以至于稍稍受点风寒就会感冒。

3、吃得好——参考幼儿园营养食谱

周末在家也要吃好三顿饭,特别是早餐,让体内产生足够的热量来增加御寒能力。

幼儿园三餐的食材都是精心挑选并科学合理搭配而成的。家长们可以参照幼儿园的食谱,合理搭配,补充幼儿身体所需营养。

4、重视洗手——小动作防大病

洗手可预防多种传染疾病,是一种简单高效的防感染方式。家长要带头,和孩子一起勤洗手,特别是饭前和外出游戏玩耍回家后,一定要先把小手洗干净,每次洗手至少用洗手液/香皂揉搓双手20秒。

5、开窗通风——空气流通防感冒

流感病原主要通过人们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闭塞房间隔绝了冷风,却让细菌和病毒密度上升,会极大增加病原传染几率,因此,在空气质量达标时,家长要多开窗通风,以减少室内细菌密度和空气中的病毒尘滴。

6、热水常备——着凉之后出点汗

如果孩子着凉受寒,应该马上到暖和的房间或床上暖和一会儿,同时喝些热水、热汤或牛奶,让孩子微微出些汗,将凉气排出体外。

7、口罩常备——感冒后及时隔离

家里有人感冒,应为患者佩戴口罩,并尽量减少与孩子的接触,防止交叉感染。同时在天气好时,加大室内通风次数,让空气流通起来,减少细菌数。

而在孩子健康的情况下,家长则不必因为怕冷,在外出时给孩子佩戴口罩,如果整天戴口罩,鼻腔及整个呼吸道的黏膜得不到锻炼,宝宝反而变得娇气,稍微受寒就更容易感冒。

8、不信偏方——熏醋不是好方法

民间有熏醋可以消毒、杀菌和预防感冒的说法。北京市疾控中心的专家表示,醋酸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时才有消毒、杀菌的作用,而且消毒杀菌的效果也不是很好,所以并不主张使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醋,所含醋酸浓度很低,根本达不到消毒、杀菌的效果,盲目大量使用,反而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比如熏醋挥发的酸性气体对人体的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会引发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病人的病情发作或加重,严重的甚至会灼伤上消化道黏膜。

家有儿童、老人及哮喘病人等,更是不适合使用熏醋方法来消毒。

最后,需要提醒家长的是,虽然这波疫情来势汹汹,但是遇到孩子生病,还是应当第一时间选择正规儿科医疗机构治疗,不可轻信一些网传《儿科用药宝典》,以免贻误孩子病情。

一份近期盛传的《儿科用药宝典》刷爆朋友圈,头疼、发烧、咳嗽都有解决办法,医院儿科主任边逊表示,宝典是不是儿科医生写的还不知道,虽然有一定道理,但过于公式化,如果按这个宝典照方抓药很可能延误患儿病情。

希望这篇内容能够能帮到疫情困扰中的家长和孩子们,也请大家随手扩散转发,科学防病,不要让谣言再误导人!最后,向儿科医护人员们说一声:辛苦了!

平平安安!

这份冬季安全攻略送给学生和家长

进入深冬,同学们要多多注意身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何安全用电?怎样平安出行?运动该注意什么?冬季安全这“六防”,伴你温暖过一冬。

在下雪结冰的道路上行走,最好穿防滑的胶鞋、尽量不穿平底无花纹的鞋,身体重心要放低,并随时注意行车情况。

冬季早晨常出现冰冻,或者雾茫茫,影响汽车的刹车性能,出现刹车侧滑、调头失控的情况。因此,上学、外出时要注意,一定要靠右行;要注意来往车辆,不要斜穿、猛跑,不要并行、打闹;过马路时,看清路况,再过马路。

冬季气温骤降,同学们保暖的同时要谨记安全用电,牢记防火意识。

电暖器的功率较大,不使用时应先关闭功率开关,再拔掉电源。同时不要把电暖器和其他大功率的电器一起使用,否则功率过大容易引起断电或其他意外事件。

电暖器使用过程中上面不能覆盖衣物,要与易燃物保持安全距离。

电暖风、电热毯等不宜长时间通电。

要根据气温适当增减衣服,穿衣要注意保暖,大一些的孩子在外出时要戴好手套、帽子和围巾。运动后,要注意适当添减衣服,身体出汗后要及时擦干,以免活动出汗后着凉感冒。注意不要在风大的地方逗留,以免伤风感冒。

冬天,很多地方都有结冰现象。一定告诉孩子们不要到设有防护栏、警示标牌自然结冰的江河、湖泊、水塘、水池等冰面游玩滑冰,防治发生破冰溺水事故。若发现有人在无安全保障的冰面玩耍,一定要及时提醒和劝阻。

冬季家长挑选孩子的食物,应以温热性的食品为主。适于冬季吃的水果有苹果、梨、橘子等;适于冬季吃的动物性食品有牛羊肉等。

同时,家长要给孩子多补充富含钙和铁的食物,这样能够提高孩子自身机体的御寒能力。比如可以多吃奶类、豆制品等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

春节将近,诈骗、偷盗等事件增多,同学们上学放学路上,不要随便与陌生人交谈,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更不要坐陌生人的车子回家,以免上当受骗。

带孩子外出时,家长需随时注意孩子是否在自己身旁或视线范围内。家长平时也要常给孩子重复家人电话号码及报警电话。一旦有紧急情况或遇到危险,孩子就会有意识赶紧拨通号码找到爸妈和警察。

10条安全小常识教给孩子

除了冬季安全六防,还有一些日常的安全常识,父母也要教给孩子,让孩子的安全意识得到强化,平安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早期症状
白癜风治疗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ongqiangjiyea.com/xqjy/1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