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吃什么?不就是啤酒、烧烤、小龙虾;蛇、蟹、黄鳝和牛蛙吗?”眼下这火热的季节,正是全国各地的烧烤野味店“食客盈门”、生意火爆的时候。对于龙山的吃货们来讲,以上几样“野味”,可谓是夏天必备美食。然而,近日水田坝乡的一名三岁半的女童,却因为吃了这些“野味”医院。
女孩涵涵(化名)家住龙山县水田坝乡,是幼儿园小班的学生。今年6月份,涵涵因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医院五官科治疗,然而在治疗期间,进行常规检查时会发现,涵涵除了扁桃体炎之外,还出现了左下肺感染和胸腔积液的情况。经一个星期的抗感染治疗后,肺部感染仍然没有明显好转;7月初被转入儿科二区进行治疗。儿科二区主任、副主任医师吴德军在追问患儿病史后了解到,孩子平常喜欢吃龙虾、蛇肉和牛蛙等野生动物,而且其家庭日常有喝生水的习惯,家里还养有猫狗等家畜,孩子平常喜欢与之接触。
得知情况后,吴德军主任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在基本排除了普通细菌病毒感染、结核及真菌感染、肺肿瘤等基础上,又在科室内进行了疑难病例讨论,高度考虑到患儿涵涵存在寄生虫感染的可能性。医院相关检验后,涵涵被确诊为肺吸虫及裂头蚴感染。在吴德军主任的指导下,经过相关的抗寄生虫治疗一周后,复查发现涵涵的肺部病变较入院时得到了明显好转;目前可以考虑出院,只要带药回家口服治疗即可。
“患儿感染的这种寄生虫,其感染渠道大多来源于半生不熟的野生动物食品,如龙虾、蛇类、蛙类以及螃蟹、黄鳝、梭螺等。同时,还可能通过与猫狗等牲畜接触而传播。人一旦感染了肺吸虫,对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都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会引起胸痛、咳血等症状,情况严重还可能导致肺部大出血甚至能造成大脑等其他脏器损伤,轻则造成瘫痪、残疾等后遗症,重则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对于如何避免寄生虫感染,吴德军主任强调,日常生活中需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平常尽量避免饮用生水(未经烧开的水);二是饲养牲畜的家庭,尽量避免儿童与牲畜密切接触;三是平常尽量不要带孩子去有明确污染的吃糖或者小溪洗澡;四是尽量少吃蛇、蛙等野生肉类食品(非吃不可的情况下,也一定要注意高温消毒,确保做到十分熟,不能吃半生不熟的肉类食品);同时,一旦患者出现呼吸系统感染等症状,且经过常规治疗无效后,应高度考虑寄生虫可能,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这些野味我们一直都喜欢吃,没想到竟然隐藏着这么大的危险!以后再也不敢乱吃野味了!”在听取医生的介绍后,涵涵的父母感到十分震惊,夫妻二人纷纷表示在今后的生活中一定会吸取这次的教训,并告诫亲朋好友们也要引起重视,确保自身和家人的生命健康。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微讯:宣传科李钊
微编:宣传科滕朝晖
中科白癜风医院荣获安全管理优秀奖中科白癜风医院善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