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心肌病的分类
猫的心肌病按心肌的肥厚度和功能可分为三大类。
一、心肌逐渐变厚的肥大型心肌病。
二、心肌变薄心脏变大的扩张型心肌病。
三、心脏扩张不全功能低下的约束性心肌病。
猫心肌病的特征
猫肥大型心肌病(HCM)发病率最大(约占心肌病的60%-70%)。
特征一:肥厚型或约束型心肌病因左心室狭窄,导致左心房滞留血液而变大,X光检查可见“情人心”的特征性心脏形态。
左心室狭窄,导致左心房滞留血液,心脏功能急剧下降,且大多可同时诱发肺水肿,故可从检知“情人心”和肺水肿预测肥大型或约束型心肌病。
特征二:突发性疼痛和同时引发后肢麻痹(盆腔动脉栓塞)
此病发展迅速,突发后1-3天内可急剧恶化处于休克状态,应尽早治疗。
猫心肌病的特征
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率较低(仅占心肌病的20%)
特征:左右心房均呈扩张状态,用X光检查可见圆大形心脏,并且常见心率不齐。(例如:心率急剧增加“脉频”、期外收缩、间歇。)
临床症状:食欲减退、无精打采,运动迟滞,或者体温降低,这些症状起因于心脏功能低下或者心脏不能搏出充足血液供应。
在患心肌病之前许多症状就已经表现出来了,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特别重要。
症状
?肥厚型心脏病主要是左心室的肌肉急剧增厚,左心室狭窄血液急聚和搏出困难,心脏不能充分供应全身所需的血量,导致机体功能衰弱,表现出许多临床症状。
?最主要的症状为呼吸困难,气体交换功能减退,每天身心不振,运动机能下降。呼吸困难虽为肺水潴留(肺水肿)所引发,但伴有咳嗽。
?运动机能低下是由于心脏不能供应机体所需血量,全身的脏器(心脏、肝脏、肠和肌肉)等功能受阻。
?临床也常见后肢麻痹的现象,由于腹部的动脉(腹大动脉)被血液中凝块(血栓)截流,后肢的血液流动不畅所引发(盆腔动脉栓塞病)这种状态长时间持续会出现后肢的末梢坏死症状。
诊断:
?常见心率不齐,多数患HCM猫表现窦性心搏过速,可存在心房及心室性心律失常。偶尔可见心室内传导阻滞。
?X光显示:X光检查可见“情人心”的特征性心脏形态,不同程度的心廓增大,左心房增大常占优势。病程早期,由于左心室壁增厚向内,因此心廓可能正常,充血性心衰的病猫可表现为肺静脉增大、不同程度的肺水肿及胸腔积液。
?心超:左心室肥大影响着左心室游离壁,通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室间隔。病猫的室间隔平均增厚据报道达到6.5mm(正常为3.7-4.4mm)室间隔或左心室游离壁增厚的程度如果在心脏舒张时达到或等于6.0mm则说明发生了心肌肥大。
治疗:
?减少应激:采取所有措施,减少对表现呼吸窘迫的猫的任何应激。
?促进呼吸:所有表现呼吸窘迫的猫如果怀疑发生胸腔积液时,应进行胸腔穿刺。猫可以伏卧,将19-22号头皮针刺入胸膜腔(第5-7肋间,贴近临近肋骨前)后抽吸。应采用密闭系统,抽吸两侧胸腔。如果发生肺水肿,可以给予呋喃苯胺酸。在危险情况下初期可给予(2-4mg/kgIV)然后按1-2mg/kgivq4-6h)直到水肿消除。可根据情况连续试用呋喃苯胺酸(6.25-12.5mgq12-24hpo)以控制水肿形成。可在无毛区用6mm的硝酸甘油q4-6h涂抹,或用2.5mg贴剂,贴24h,直到水肿消失。如果皮肤冷凉则吸收不佳。
辅助治疗
?地尔硫卓:可改进心肌松弛及控制心率不齐(剂量为每只猫7.5mgq8hpo)
?阿替洛尔(每只猫6.25mg,q12-24hpo)。对心室性心率不齐有效,也对输出性阻塞有效,但可降低心率,因此应注意不要引起心动过缓。但此药只能用于猫不发生心衰的情况。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因子:依那普利(0.25-0.50mg/kgq24hpo)
?苯那普利(0.25-0.5mg/kgq24hpo)
?抗凝血治疗:阿司匹林可减少血栓形成,剂量(8mgq48-72hpo)
?除去液体:可能需要周期性的进行胸腔穿刺及腹腔穿刺。
?安体舒通:可用于低于利尿剂剂量治疗充血性心衰。(可引起溃疡性面部皮炎。)
预后
?病猫的预后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表现临床症状的猫平均生存时间接近5年。因充血性心衰而就诊猫据报道平均可生存3个月,随着治疗技术的改进这一时间也在延长。全身性血栓形成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