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胸闷气短,很多人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心脏病。胸闷气短其实与很多疾病有关,比如哮喘、慢阻肺、肺栓塞等。
哮喘
患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喘息反复发作、气急、胸闷、咳嗽。这类人如果出现胸闷气短,往往是突然发生,发出类似拉风箱的声音。除了这些典型症状外,患者呼吸时会感觉有点费劲,特别是在运动或需要大量体力时,会觉得气不够,胸闷得厉害。
慢阻肺
该病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呼吸衰竭,多发生在40岁以上长期吸烟、活动能力逐渐下降人群中。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是慢阻肺患者的主要症状,早期在劳动时出现,之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生活中甚至休息时也会感到气短。
肺栓塞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简称肺栓塞。肺栓塞易被漏诊,因为血栓脱落堵塞肺动脉的程度不同,表现也各异,重者猝死,轻者被忽视。当出现下列征兆时要警惕:卧床或久坐后突发呼吸困难、胸闷气短,静息后缓解,日常活动或轻微活动后明显加重;不明原因双下肢或单侧肢体明显粗于另一侧,并出现呼吸困难;不明原因的心慌。
胸膜腔疾病
比如,严重的胸廓畸形、大量胸腔积液或自发性气胸,甚至外伤导致的血胸或血气胸等情况,会导致患者出现气体阻滞,引发胸闷气短等症状。
心理问题
人在过度紧张焦虑时,植物神经会发生紊乱,引起身体不适,出现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增加、气短、呼吸困难、憋气等症状。心理问题产生的憋气常常有口唇发麻、叹息样呼吸、呼吸浅快等特点,但相关检查并未提示有缺氧依据。
环境因素
人长时间处于密闭、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会因缺氧引发胸闷气短。另外,置身于气压过低区域、过度劳累、日常活动过少、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人也可能胸闷气短。
心脏疾病
心脏病患者病情发作时,由于供应心脏、全身的血液和氧气不足,就会引起胸闷气短,同时可能伴随咳嗽、水肿、胸部压榨感、心律失常、脉搏异常、濒死感等。其中,心衰患者症状最典型,胸闷气短的同时,伴有频繁干咳,活动或劳累后咳嗽气喘症状加重,处于平卧位时症状较重,当变成坐位或立位时症状缓解,且常在夜间发作。
老年人爱情图鉴:余生只愿有你这种盐,最适合三高人群吃~除了糊涂忘事老年痴呆还有这些异常编辑:雪娇
商务合作:、
邮箱:lnrb
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