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多病现象越来越多,小心治疗一个,引发一串,哪个专业诊治最合适,听听这位医生的经验。
——题记
患者,女性,71岁。主因胸闷、气短8天,加重4天于-09-26入院。
现病史:患者缘于8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伴干咳、腹胀,4天前气短症状加重,不能平卧,就诊于我院急诊,给予活血改善循环,抗感染,降白细胞等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现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饮食、睡眠较差。
既往史:既往“神经纤维瘤切除术”40余年,术中曾输血。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及传染病病史。
入院查体:T36.7℃P91次/分R25次/分BP/76mmHg。神清语利,被迫端坐位,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瘀点及瘀斑。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眼睑无水肿,巩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粗,左肺可闻及散在湿性啰音,右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1次/分,律齐,心尖部可闻及双期杂音。腹膨隆,腹胀,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大,右肋下10cm可触及,脾大,肋下10cm可触及。双下肢中度指凹性水肿。
辅助检查:我院急诊:血常规(-09-25,)示:WBC.5×10^9/L,HGB86g/L,PLT×10^9/L,镜下幼稚细胞多见,可见幼红细胞。骨髓象示:形态学考虑有CML可能。骨髓病理示: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系比例增高。融合基因:ABL拷贝数5.32E+6。D-Dimer(-09-23):2.03mg/L。血气分析(-09-25):PH7.pCO.9mmHgpO.8mmHg。胸部CT(-09-25):1、两肺病变怀疑肺水肿伴舌段及左肺下叶前基底段部分肺不张,2、两侧胸腔积液。腹部CT:1、腹水,2、脾大、肝大,3、胆囊炎。
入院诊断:1.肺部感染Ⅰ型呼吸衰竭,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诊疗经过:入院后给予抗感染(美罗培南)、活血改善循环、抗凝、降白细胞,同时给予提高免疫、纠正贫血、改善营养状况等综合治疗、检测24小时出入量。同时请血液内科会诊,考虑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明确,建议继续应用羟基脲降细胞、适当水化碱化治疗。
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09-27):WBC×10^9/L,HGB97g/L,PLT×10^9/L。肝功能(-09-27):ALB31.9g/L。NT-ProBNP(-09-27):pg/ml。血沉(-09-29):16mm/h。C-反应蛋白(-09-29):21.3mg/L。铁蛋白(-09-29):.8ng/ml。降钙素原(-09-29):1.05ng/ml。BCR/ABL融合基因FISH检测(-09-28):提示该患者骨髓细胞中存在BCR/ABL融合基因。
血常规的演变
9-23
9-27
9-29
10-3
10-4
10-9
10-13
WBC
×/L
.5
.4
6.02
2.9
0.5
0.9
HGB
g/L
86
97
88
80
77
79
65
PLT
×/L
66
24h出入量变化
9-27
9-27
10-6
10-11
10-12
入量
3
出量
-09-30患者左上肢出现大片瘀斑,停用抗凝药物。
-10-03白细胞下降,治疗调整:停用降白细胞药物,并给予利尿治疗。
患者胸闷、气短症状逐渐减轻,下肢水肿也逐渐减轻。但咳嗽、咳痰加重,黄色粘痰,不易咳出。考虑不除外真菌感染,治疗调整:加用抗真菌药物治疗。
-10-09胸部CT:肺水肿较前好转,新增右肺下叶前基底段部分肺不张,心脏彩超示:心脏瓣膜病-二尖瓣中度狭窄,中重度关闭不全,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2次痰培养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敏感。治疗调整:将美罗培南更换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继续抗感染治疗。
-10-13患者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症状较前明显好转,但全血细胞仍低。查体:T36.7℃P70次/分R19次/分BP/79mmHg。自主体位,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0次/分,律齐,双下肢无水肿。医院继续治疗。
出院诊断:1.肺部感染Ⅰ型呼吸衰竭低蛋白血症,2.心脏瓣膜病二尖瓣中度狭窄中重度关闭不全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4.贫血(中度)
诊治体会:此病例涉及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是典型的疑难复杂多系统疾病,由于生命体征相对平稳,不适宜收住ICU治疗,而各专科因专业局限收治相对困难,因此只有全科医疗科最适合收治。诊治过程中,除多次请血液科协助治疗外,全科医生完成了病人的全程治疗,成功治疗这样的复杂病例充分体现出全科医疗科对多系统疾病的诊疗优势。
患者刚入院时,由于CML,白细胞极度增高,同时存在严重肺部感染合并心衰,入院后立即应用碳青霉烯类抗感染治疗,但随后发现可能存在真菌感染;2次痰培养发现鲍曼不动杆菌,治疗难度可想而知!通过及时调整抗生素治疗,患者肺部感染基本控制。
但在入院时是否利尿的选择上存在矛盾(心衰需要利尿,白细胞数过高需要水化),心脏彩超提示患者存在严重心脏瓣膜病,增加了我们治疗的难度,这需要我们有一个对疾病治疗的整体观、综合关:我们选择降白细胞的同时,细致调整24小时出入量(入量略大于出量),当白细胞下降至正常后开始利尿治疗,使得出量大于入量,患者胸闷气短症状逐渐缓解。
全科医疗科除了疾病治疗,重视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对患者的影响,强调以人为中心,不仅关心疾病,同时关心病人。该患者刚入院时,病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对疾病治疗信心不足,我们医护人员多次与病人及家属谈心,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使其积极配合我们的治疗,短短10余天的时间,患者症状能得到快速缓解与全科医疗的“全人关、整体观”密切相关。
患者出院后,我们与当地医生多次联系调整治疗方案,目前患者各种检查接近正常,病情稳定已回家。
(河北医大二院全科医疗科武龙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