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腔穿刺术(thoracentesis),简称胸穿,是指对有胸腔积液(或气胸)的患者,为了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需要而通过胸腔穿刺抽取积液或气体的一种技术。是呼吸科常见的穿刺技术。今日小编带您走近胸穿。
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胸膜腔穿刺术在临床上有什么作用呢?
01
取胸腔积液进行一般性状检测、化学检测、显微镜监测和细菌学检测,明确积液的性质,寻找引起积液的病因。
02
抽出胸膜腔的积液和积气,减轻液体和气体对肺组织的压迫,使肺组织复张,缓解病人的呼吸困难等症状。
03
抽吸胸膜腔的脓液,进行胸腔冲洗,治疗脓胸。
04
胸膜腔给药,可胸腔注入抗生素或者抗癌药物。
胸膜腔穿刺术临床上适用于哪些人群呢?是不是如果需要的话所有人群都可以做呢?
适应症
1、诊断性:原因未明的胸腔积液,可作诊断性穿刺,作胸水涂片、培养、细胞学和生化学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可检查肺部情况。
2、治疗性:通过抽液、抽气或胸腔减压治疗单侧或双侧胸腔大量积液、积气产生的压迫、呼吸困难等症状;向胸腔内注射药物(抗肿瘤药或促进胸膜黏连药物等)。
禁忌症
1、体质衰弱、病情危重难以耐受穿刺术者;
2、对麻醉药过敏;
3、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出血倾向,患者在未纠正前不宜穿刺;
4、有精神疾病或不合作者;
5、疑为胸腔包虫病患者,穿刺可引起感染扩散,不宜穿刺;
6、穿刺部位或附近有感染。
术前准备
1、与医生沟通,了解胸穿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消除紧张心理;
2、如最近常咳嗽,需告知医生;
3、体位
患者取坐位面向背椅,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患者可取半坐位,患者前臂上举抱于枕部。
4、穿刺点
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进行,胸液较多时一般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有时也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为穿刺点。包裹性积液可结合X线或超声检查确定,穿刺点用蘸甲紫(龙胆紫)的棉签或其他标记笔在皮肤上标记。
胸穿过程中患者要注意什么?
1、操作过程中正常呼吸,不要咳嗽、喷嚏,不要活动,否则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想要咳嗽时,可告知医生,待其稍行退针后再咳嗽。
2、操作过程中如有任何不适,如头晕、心慌、胸闷、气促、剧烈疼痛等,要立即告知操作者,必要时停止操作。
3、不要紧张,消除顾虑,配合医生的操作,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胸穿时每次抽取多少液体?
一次抽液不应过多、过快。诊断性抽液,50-ml即可。减压抽液,首次不超过ml,以后每次不超过0ml。如为脓胸,每次尽量抽尽。
术后注意事项
1、医生接好引流袋后,会根据病情判断所需的引流量并告知家属,放胸水到既定体积后要告知医生。
2、胸穿后患者卧床半小时,勿剧烈活动,有头晕、心慌等任何不适均需立即告知医生。
3、医生推入药物后,病人应卧床2-4小时,并不断变换体位,使药物在胸腔内均匀涂布。
并发症和处理原则
1.气胸
胸腔穿刺抽液时气胸发生率3%~20%。产生原因一种为气体从外界进入,如接头漏气、更换穿刺针或三通活栓使用不当。这种情况一般不需处理,预后良好。另一种为穿刺过程中误伤脏层胸膜和肺脏所致。无症状者应严密观察,摄片随访。如有症状,则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2.出血,血胸
穿刺针刺伤可引起肺内、胸腔内或胸壁出血。少量出血多见于胸壁皮下出血,一般无需处理。如损伤肋间动脉可引起较大量出血,形成胸膜腔积血,需立即止血,抽出胸腔内积血。肺损伤可引起咯血,小量咯血可自止,较严重者按咯血常规处理。
3.膈肌损伤,肝脏等腹腔脏器损伤。
穿刺部位过低可引起膈肌损伤,肝脏等腹腔脏器损伤。
4.胸膜反应
部分患者穿刺过程中出现头昏、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或剧痛、昏厥等症状,称为胸膜反应。多见于精神紧张患者,为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增强所致。此时应停止穿刺,患者平卧、吸氧,必要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mg。
5.胸腔内感染
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主要见于反复多次胸腔穿刺者。为操作者无菌观念不强,操作过程中引起胸膜腔感染所致。一旦发生应全身使用抗菌药物,并进行胸腔局部处理,形成脓胸者应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必要时外科处理。
6、复张性肺水肿
多见于较长时间胸腔积液者经大量抽液或气胸患者。由于抽气过快,肺组织快速复张引起单侧肺水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和低血压。大多发生于肺复张后即刻或1小时内,一般不超过24小时。患者表现为剧烈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烦躁、心悸等,继而出现咳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有时伴发热、恶心及呕吐,甚至出现休克及昏迷。处理措施包括纠正低氧血症,稳定血流动力学,必要时给予机械通气。
小结
胸穿的主要作用,过程术后并发症和注意事项就给你介绍到这里。在临床中如果对胸穿还有什么疑问和担忧一定要及时和医生沟通,并做好准备工作,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祝您早日康复。
我是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