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去的话,我大概只能去网吧装电脑吧?”
年的时候,笔者参加过一次公司内部聚会。彼时与我私交甚好的一位前同事,在数据中心担任运维工程师职务的贵州安顺人小杨,大发了一通牢骚。
在年的时候,一位资深运维工程师回到西部老家,可能就真的只能找到在网吧装机的差事……
这位带着“工程师”后缀的运维,日常的主要工作,可不是那点装机器、连跳线之类的活计。而是整日在和Redis、MongoDB、Kafka、Memcached、Dubbo这些打交道。显然,他便是传说中的,那种“月入两万”的那种“网管”。
而小杨的苦恼在于,毕业自中科大相关专业毕业以后,来沪工作已近5年,但却一直找不到归属感。而高房价、购房限制等这些一线城市“特色”,也令其倍感压力。
在老家,小杨有一位青梅竹马感情甚笃的女友。这位女孩在读完研究生后,选择了回到贵州,当时在毗邻家乡安顺的贵阳市工作,已在入职某所一类高中任教。
随着两人年龄渐长,这对天各一方的有情人,承受着各自长辈的“成家”压力维持着异地恋状态。只能利用过年和长假的机会往返于长江入海口和大西南深处腹地。几年来的往返开销,再加上小杨每月的房租,已经够卖一台中档合资品牌汽车的了。
“其实我也想回家乡发展。我们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也已经老了。而且家乡的肠旺面、豆腐圆子这些,我从没有能放下过。”
那天的交流,以这样一句满是无奈的话,告一段落。
安顺夜景
没有人能帮得了小杨。因为其所忧虑之事的背后,是国家产业布局、区域经济发展中累计下的那些“大”的问题。
当历史的巨轮碾过时,留下的那峡谷一般深的沟壑,又岂是我等眇眇之身能轻易跨越的?
然而,转机也是会随着时代的前进出现的。
彼时,随着“十三五”规划临近尾声,一个被称为“东数西算”的大规划,开始浮出水面。
算力就是生产力
早在年的时候,新闻报道就曾报道过,华为决定将新的数据存储中心,落户在贵州的贵安新区的新闻。
年中,开工前的华为贵安新区数据中心
华为“反常”操作的背后,是贵州省当年的大动作——创立了被称为贵安兴趣的云计算产业园,并集中出台了一大批相关优惠政策。
官方将重点,聚焦于产业链中的研发以及现代服务环节上。不仅是希望能引来企业入驻,以此增加地方税收,更试图吸引类似小杨这种,原本云集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专门人才前来黔中地区工作、生活。
当时,在国内某知名问答社区内,曾有人提过这样一个问题:华为的这一举动,会不会带动贵阳大数据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然而这个问题并没有引太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