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蓄近50亿立方米洪水专家要是没三峡大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周琦

北京报道

7月16日上午,水利部通报了最新汛情。目前,长江干流监利至大通江段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呈缓退态势,但太湖水位有小幅上涨。未来几天,长江中游干流及洞庭湖水位将缓退后复涨;太湖水位可能超过保证水位;淮河上游干流水位接近警戒并可能超警。

7月12日,长江水利委员会曾决定,三峡出库流量减少至1.9万立方米/秒。本月以来,三峡入库流量一直在高位运行。从7月1日到7月12日,多数时间保持在3万立方米/秒的高位。

作为长江干流最重要的防洪工程之一,三峡大坝缩减出库流量,意味着什么?在当前长江流域普降暴雨、多地遭受洪灾的情况下,三峡大坝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水文学及水资源学家王浩介绍,长江水利委员会在7月6日调减出库流量的基础上,从7月9日开始连续下发5道调度令,逐步减小三峡出库流量。出库流量从7月7日开始连续下降,从3.5万立方米每秒一直减少到7月12日的1.9万立方米每秒,将更多的洪水拦在了库区,拦蓄了接近50亿立方米的洪水,对减轻了下游防洪压力提供有力保障。7月13日14时,三峡水库水位达到.76米,入、出库流量分别为立方米/秒、立方米/秒。

王浩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说,若仅从当前库容及入库流量来看,三峡水库仍然有降低下泄流量的空间。但根据最新的降水趋势预测,未来一周内,长江上游发生持续性强降水的概率极高,形成新一轮洪水过程几乎已成定局。“在过去的两周,为了抗击长江一号洪峰,上游梯级水库群均不同程度拦蓄了一定量的洪水,水位普遍上涨,部分水库甚至处于超汛限运行状态,若再发生一次或者多次同量级甚至更大量级洪水,将对上游防汛形势造成极大压力。”

7月12日14时,长江汉口站水位到达28.71米。这一水位已超过年最高水位,成为有水文记录以来新的历史第四高位。武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防汛专家组组长丁心红介绍称,武汉市区地面高程平均为24米,长江汉口站水位已经高出市区地面4米多,如无堤防,江水会直接淹没城区。

有网友认为,三峡大坝应将更多的上游来水拦下,让三峡下游的长江水位尽快降低。

王浩认为,要降低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仅通过三峡及上游梯级是不够的。应根据预测预报成果,统筹考虑上下游防洪形势、工程自身安全等因素,科学精细调度三峡、丹江口、鄱阳湖、太浦闸、望亭水利枢纽等骨干水工程,充分发挥堤防、蓄滞洪区等防洪工程措施的作用,减轻长江中下游防洪压力,全力降低鄱阳湖、太湖及周边河网水位。

“长江防洪共5道防线,水库,河道,堤防,蓄滞洪区,平垸行洪、退田还湖。要降低长江干流水位,上游水库蓄水、支流来水、蓄滞洪区启用、下游湖泊蓄水等都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仅通过三峡及上游梯级是不够的。应根据预测预报成果,统筹考虑上下游防洪形势等因素,科学精细调度三峡、丹江口、鄱阳湖等骨干水工程,充分发挥堤防、蓄滞洪区等防洪工程措施的作用,减轻长江中下游防洪压力。”王浩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对于武汉长江水位高于地面,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认为,当前的情况还在可控范围内。“武汉方面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ongqiangjiyea.com/xqzz/10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