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长江三峡山水中国梦

我是一滴水,来源于中国第一大河长江。我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出发,滚滚东流,和小伙伴们奔青藏,入滇川、走湘鄂,延绵于山脉之间,劈山切谷,千回百转一路奔流……

重峦叠嶂、幽深秀丽

山的深邃与水的灵秀在这里完美融合

浩如烟海、灿若星河的山水诗篇在这里吟唱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意境

“白帝高为三峡镇,夔州险过百牢关”之壮观

“蜀川三峡,有高唐奇观,神仙幽处”之神奇

置身其间,诗情画意,都让人流连忘返

这,就是长江最美的屏障——三峡

山水,国之瑰丽三峡----“鬼斧神工”大自然的馈赠万年前,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致使长江流域地势西高东低。全长公里的长江三峡,滔滔江水从重庆奉节县倾泻而下,由夔门天险夺路而出,向东流至湖北宜昌市南津关,一路上两边都是险峻的山峰和悬崖,自西向东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长江三峡

我和小伙伴们奔涌其中,穿过悬岩壁立、雄伟险峻的瞿塘峡,流过姿态秀丽、妩媚动人的巫峡,来到迂回曲折、险象环生的西陵峡。长江两岸,层层叠叠,无穷无尽的都是雄伟的山峰,苍松翠竹绿茸茸的遮了一层绣幕。随着蜿蜒的河道一路前行,我们看到了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也见证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光。

治水,国之梦想三峡----“爱惧交加”频繁洪涝滋扰

我是一滴水,我和小伙伴们在曲折蜿蜒的峡谷中奔流跳跃。

这一方水土不仅有山清水秀的景致,繁华的船只来往,更孕育了巴蜀灿烂的文化。我见证了镌刻着巴蜀文明的密码,绵延着华夏五千年的烟火。

九曲十八弯的长江,雨量丰沛,一旦遇到雨季重叠,我们便会泛滥奔涌,如“猛兽”般让人们心生畏惧。

从汉朝始到清朝终的余年间,我们形成了一次又一次大频繁的洪涝灾害,让两岸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饱受威胁。饱受水患滋扰的百姓期盼建设防洪屏障,防御洪水。

治水,成为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

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提出开发三峡的设想,盼其“使舟得以逆流而行,而又可资其水力”。动荡的年代,让这一伟大计划被迫搁浅。

新中国成立,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让三峡工程从梦想变成了现实!

利水,国之智慧水利枢纽工程——超级工程应运而生

年11月,三峡大坝竣工验收,碧波之上,一坝飞架长江两岸,以气贯长虹的“中国跨度”,穿越百年风雨,展现民族工程的铮铮脊梁,书写治水兴邦的民族期盼,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步伐。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拥有迄今为止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为我国提供了重要的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库;

在绿色能源、生态补水、航运等方面发挥了有益作用……

化危为机福惠四方

建设三峡大坝,让原本肆意奔流的洪水得到了有效拦蓄,控制了防洪形势最为严峻的荆江河段95%的洪水来量。防洪能力由不足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原本饱含凶险的洪水危机,就这样被化危为机,我和小伙伴不再担忧殃及生灵,我们又能快活安全的向前奔流啦。

绿水青山,美丽家园

建设三峡大坝,原本干旱的大地得到了滋养。每年12月至来年3月的长江中下游枯水期,三峡水库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性淡水资源库,利用早已蓄足的一库碧水,将下泄流量提高到立方米每秒以上,为长江中下游补水多亿立方米,我和小伙伴们流入千家万户,滋养了长江中下游的土地。

历经风雨洪涝

世代百姓期盼治水兴邦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将新中国自然风光与工程奇景交相辉映

人工建筑的伟力与激流澎湃的江水和谐共生

自然美与人文美、工程美的壮美画卷新三峡

今日的新三峡

见证中华民族复兴的步伐

凝聚着华夏儿女顽强不屈的精神

为新时代贡献自己的无限力量

守护每一滴水安全洁净

确保每一滴水安全送达

新兴铸管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保护生态底色,共建美好家园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ongqiangjiyea.com/xqzz/108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