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见证中国水电的加速度澎湃在

<

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史

水利灌溉河防疏泛

被视为兴国安邦的重要保障

也正因为如此

涌现出一批又一批

感人至深的治水故事

留下了一个又一个

不懈奋进的伟岸身影

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因水而生

从长江走来阔步世界

不断成长壮大

在迎来50岁生日之际

微言将带您翻开历史的篇章

探访那些有亲历者、见证者

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

张耀华同志的讲述

见证中国水电波澜壮阔的发展史

张耀华(.2生),湖北大冶人。现任葛洲坝三峡建设公司乌东德施工局总工程师。年8月加入葛洲坝集团,在38年多的一线工作中,先后致力于葛洲坝工程、三峡工程、向家坝、乌东德等世界级巨型水电站的建设。

建国以来,中国修建了20多座百万千瓦以上的大型水电站,数以百计的中型水电站,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坝博物馆”。如果说机组是水电站的心脏,那么大坝就是水电站的骨架,是整个水电站成功的关键。

随着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和“五朵金花”(水口、岩滩、五强溪、隔河岩和漫湾)的逐步完建,进入九十年代后,长江三峡、向家坝、乌东德等巨型工程先后开工,代表了我国大坝建设的最高水准,树立起一座座丰碑。

年9月18日,我投身三峡,担任三峡指挥部机电部总工,在参与三峡大坝二期工程建设中,如何快速优质、高强度施工,对我来讲,是一次严竣考验。当时国务院专家组对工程质量提出非常之高的要求,三峡工程的标准不是实施的部颁标准,而是制订比部颁标准更细、要求更高的《三程工程质量标准》。我们在施工中,对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技术方案进行细化,并通过管理精细化创造出大坝万m3混凝土浇筑无裂缝的世界纪录。

时任三峡工程总监许春云对我们所承担大坝易出裂缝施工部位进行筛查,筛查完成后,他说:“真的没有发现一条裂缝,了不起!”

▲三峡工程

三峡施工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三期RCC围堰施工。年12月16日,随着重型卡车和推土机的轰鸣声响彻峡江,RCC围堰拉开高强度施工序幕。此围堰是衔接二、三期工程的关键性控制工程,围堰堰顶高程m,最大底宽m,最大堰高m,混凝土浇筑总量.66万m3,被称为“天下第一堰”。

按照三峡工程施工总进度安排,RCC围堰施工于年1月20日开始基坑清理,6月10日就必须浇筑到堰顶。施工时间仅有一个枯水期,建成即挡水。其工期之紧,施工强度之大,质量要求之高,堪称“世界之最”。

多万m3混凝土要在一个枯水期浇筑完成,如何干?策划初期,大家都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压力:无经验可循,业界也带着怀疑态度,“”也成了全体干部职工挥之不去的数字。为快速施工,指挥部与承担此任务的项目部分层多频次召集开会研讨,在设计和方案创新上做文章,提出了简化混凝土分区及分缝分块,减少分层的理念,采用预制廊道和预制模板快速施工方案,探索出一套多专业、多工种交叉机械化作业的连续高效施工模式。

从年12月26日第一仓碾压混凝土开仓至年4月16日浇筑到堰顶,历时仅天,创造月浇筑混凝土47.6万m3,月最大上升高度27.9m,日最大浇筑强度2.1万m3,最大连续浇筑高度57.2m等多项世界纪录,为三峡工程年6月15日水库蓄水至水位高程m和10月份三峡首批机组发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CC围堰顺利浇筑完成,标志着我国大型水利枢纽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和速度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向家坝工程

三峡工程之后,向家坝也是我们承建的大坝浇筑的另一个里程碑。年1月15日,仅有四天就到春节了。我来到向家坝参加一期工程建设,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深基坑不良地质体处理。不良地质体处理与坝基浇筑的成败是向家坝电站能否按时二期截流的关键。葛洲坝人在向家坝施工中群策群力,大胆创新,先后成功攻克了国内水电最大规模的沉井群施工,被誉为“亚洲第一跨”三台平移式缆机的安装运行等一系列施工难题,将一期土石围堰水下拆除变为陆上拆除,导流底孔顶拱混凝土常规浇筑改为免拆钢顶拱浇筑,使二期截流不可能按期完成的目标变为如期实现。在截流龙口合龙的庆祝现场,业主建设部主任彭刚激动地对时任葛洲坝集团董事长杨继学说:“选择了葛洲坝,就选择了成功”。

年7月公司再次中标向家坝水电站右非及泄洪坝段等主体工程施工任务。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因为建基面遇到大范围的不良地质体,建基面高程下调,开挖和浇筑工程量增大,大坝开浇时间与工程总进度比较滞后达六个月。怎么办?业主提出,找葛洲坝人。

在深入交流探讨中,我们提出“高程m以下泄齿槽、高程m以下坝段由常态混凝土改成碾压混凝土”这一大胆想法和建议。经过设计及专家多次论证,方案得到认可。施工局迅速调集各项资源精心组织,创造出日浇筑量2.2万m3新高,打破由三峡工程建设中创造的碾压混凝土日浇筑量2.1万m3的世界纪录。在决定混凝土垂直运输与布料的两台关键的塔带机及供料线设备上我们大胆创新,提高塔带机浇筑高度36m。在施工局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下,向家坝水电站大坝于年4月12日按期全线浇筑到顶,并提前实现抬高水位运行。所浇大坝取出20.27m长的常态混凝土芯样,刷新当时水工建筑物混凝土芯样的最长世界纪录。

暑去寒来,八年艰辛。年向家坝工程进入了尾工,而公司参建的乌东德水电站建设正如火如荼。年11月10日,一纸调令,我溯江而上,又到乌东德工地担任施工局总工。

▲乌东德工程

年乌东德工地处于多专业、多工种齐头并进的施工态势,工作千头万绪,许多难题亟待解决,大坝混凝土首仓于年3月16日开始浇筑,这也是葛洲坝人独立承建的首座世界最薄m级特高拱坝。

如何打造“无缝大坝”,一直是葛洲坝人的追求,也是数代水电人心中的梦想。裂缝的产生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也是水电工程中世界性的难题。

针对乌东德水电站地处干热河谷、昼夜温差大的特点,组织技术人员先找出了如悬臂高度控制、长间歇控制、通水保温控制和坝段高差控制等导致裂缝产生的症结。

控制点确定了,如何实现?又面临了一个难题,如果还是采用传统的施工方法,肯定会存在问题,创新是唯一选择。

创新,讲起来容易,实现却很难。全坝段低热水泥的应用,智能灌浆,智能振捣,智能温控,自动爬升模板,全坝无盖重固结灌浆等一批“三新”技术的应用。年,乌东德实现了“双百”目标。其中艰辛只有参与者能体会。

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对乌东德水电站工程作出重要批示:坚持新发展理念,勇攀科技新高峰,努力打造精品工程,更好造福人民。

我们用行动回应:由葛洲坝单独承包的乌东德大坝、左岸地下厂房、泄洪洞等工程,顺利通过三个阶段蓄水验收及今年长江汛期洪水的考验,大坝各项运行指标全部满足设计且优于设计要求。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五十年?见证

中国水电的“加速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ongqiangjiyea.com/xqzz/11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