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04-28(周日)、-04-29(周一)
地点:贵州医科大学临床技能协会
临近五一小长假,同学们学习的脚步可是永不停歇的哦,此次协会训练的内容为腹腔穿刺,分别由外联部部长李兴科、协会会长李源浩进行讲解教学,带领着大家共同学习。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腹腔穿刺?
腹腔穿刺主要用于检查腹腔积液性质、给药、抽取积液,进行诊断和治疗疾病。
适应症
1、明确腹腔积液的性质,协助诊断。
2、适量抽出腹水,减轻腹腔内压力,缓解腹胀,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等压迫症,减轻静脉回流阻力,改善血液循环。
3、腹部闭合伤,疑有内出血,如脾裂、异位妊娠,以确定有无积血积脓,外伤后难以解释的休克。
4、腹腔内给药,如腹腔感染,腹膜结核者,肿瘤腹膜转移者腹腔内给药。
5、注入定量的空气以增加腹压。
6、腹水回输。
禁忌症
1、躁动,不能配合者。
2、肝性脑病先兆者。
3、电解质严重紊乱,如低钾血症。
4、结核性腹膜炎广泛粘连,包块。
5、包虫病。
6、巨大卵巢囊肿者。
7、有明显出血倾向。
8、妊娠中后期。
9、肠麻痹,腹部胀气明显者。
10、膀胱充盈,未行导尿者。
明确适应症和禁忌症后,针对有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穿刺必要性,签署知情同意书;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需输血浆或相应凝血因子,纠正后再实施;过敏体质者,需行利多卡因皮试,阴性者方可实施;穿刺前先嘱患者排尿,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
操作
材料准备
医生工作服口罩帽子无菌手套镊子棉球医用纱布无菌洞布止血钳5ml注射器50ml注射器腹穿针利多卡因记号笔试管
术者准备
术者准备洗手:术者按6步洗手法认真清洗双手后,准备操作。
2)放液前应先测量体重、腹围、血压、脉搏和腹部体征,以观察病情变化
3)根据病情,安排适当的体位
操作步骤
核对患者姓名等身份信息,确认病情,检查B超单等确认病变部位。经沟通后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体位:扶患者坐在靠椅上,或平卧、半卧、稍左侧卧位。
体检:术前并行腹部体格检查,叩诊移动性浊音,已确定有腹水。
1.取点
(1)取左下腹部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中外3/1交点处。
(2)取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0cm、偏左或偏右1.5cm处。
(3)少量腹水患者去取侧卧位,取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交点。
(4)少量或包裹性积液,需在B超指导下定位穿刺。
2.标记:标记笔十字标记或用指甲盖做标记。
3.消毒:共3次由内向外,消毒范围分别15cm,10cm,8cm。
消毒区避免留白,避免污染,范围不能过小,避免回消。
4.打开穿刺包第一层,戴无菌手套,继续打开穿刺包,铺洞巾,检查器械:如穿刺针是否通畅,注射器包装是否完好,注射器是否通畅。
5.铺巾:过程流畅,不能出现拖拽现象,主意无菌原则,并保护好自己。
6.麻醉:核对麻药
(1)准备:5ml注射器吸入盐酸利多卡因2ml。
(2)打皮丘:针尖与皮肤呈0-15度。
(3)逐层麻醉:垂直进针(80-90度),逐层麻醉皮下脂肪,肌层麻醉的每一层注射前均要回抽。
7.穿刺:术者左手固定穿刺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路径以“Z”型穿刺路径(先垂直进入皮肤,斜转45度左右进针,再次恢复90度进针进入腹腔,可有效防止大量腹水渗出)逐步刺入腹壁,针尖抵抗力突然消失时表示已穿过腹膜壁层,即可抽取和引流腹水。
在放腹水时若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变换体位。
8.抽液:止血钳固定穿刺针,乳胶管连接50ml注射器,松开夹闭乳胶管的止血钳,负压回抽注射器,抽满。先夹闭乳胶管,摘下注射器,排空注射器,再连接乳胶管,重复操作。抽液过程中询问及观察患者有何不适。
9.拔针:可提前在手里准备好一块纱布,拔完针后按压穿刺部位,防止漏液。最后再拿一根棉签蘸取适量碘伏对伤口进行点状消毒。
10.包扎:取下洞巾,覆盖无菌纱布包扎伤口,胶布固定,为患者穿衣。
11.送检:根据该患者的病情需要送相关检验。
术后处理
1、告知患者穿刺过程已完毕,询问其感受
2、术后测量患者复位、脉搏、血压,观察病情变化。
3、如术后无异常,送患者会病房。嘱其仰卧,使穿刺孔位于上方,避免穿刺卧位,可防止腹水渗漏。三天内保持穿刺部位干燥。继续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头晕等不适。
4、清理物品,清洗、消毒器械,医疗类垃圾回收。
5、做好穿刺记录。
并发症
1、休克:腹压骤降使得内脏血管扩张肠系膜血管床血液积存而引起循环血液的重新分布,结果导致小儿呀低下。这是一种低血容量性休克,急需补液治疗。
2、腹膜炎:当肠道被穿破胡穿刺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可导致腹膜炎的发生。如果肠管被刺穿,不要立即将针拔出,尽可能将肠管内的空气吸引使内压下降后,再拔针,同时给予抗生素并严密观察病情。
3、出血:长臂血管损伤或腹腔内脏器穿破所致。腹壁血管受损可用压迫止血法处理。内部脏器受损酌情开腹手术。
注意事项
1、术中严密观察患者,如有头晕、心悸、恶心、气短、脉搏增快及面色惨白等,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适当处理。
2、放液不宜过快、过多,肝硬化患者一次性放液不超过ml,过多放液可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放液过程中注意腹水的颜色变化。
3、如遇穿刺孔持续有腹水渗漏时,可用蝶形胶布或火棉胶粘贴。大量放液后,需束以多头腹带,以防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或休克。
4、腹水为血性者于取得标本后,应停止抽吸或放液。
注意事项
1、操作者术中应该严密的观察患者。如患者有头晕、心慌、恶心、气短、脉搏增快及面色苍白等,应该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对症处理。
2、放腹腔积液时不能过快、过多。肝硬化放腹水,一般一次不超过ml,过多的放液可以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放液过程中,要注意腹水颜色的变化。
3、放腹水后,如果流出不畅,可以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者稍微的变换体位。
4、操作结束以后,要嘱患者平卧,并使穿刺孔位于上方,以免腹水继续漏出。
5、操作者要严格注意无菌操作,以防止腹腔感染的发生。
6、操作者放液前后均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检查患者的腹部体征,以利于观察病情的变化。
7、如果患者的腹水为血性,取得标本后应该立即停止抽吸或者放液
PS:腹穿训练的时候,很多人在问,为什么腹腔穿刺抽夜第一管要舍弃,其他穿刺不用
一般来说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腰椎穿刺的第一次标本都可作为标本预留,但第一次留取的标本均不能作为送检的样品,主要原因是穿刺时易伤及小血管对常规和生化检查造成影响。
其次腰椎穿刺、骨髓穿刺的第一滴标本受污染教另两种轻原因是穿刺针不同(可活动性实心针),另外二者量少更忽略不计。而腹腔穿刺和胸腔穿刺相比,腹壁穿刺部位多为小血管小静脉分布部位,容易造成标本污染;胸腔穿刺部位选址已经避开了胸部胸壁的重要血管分布位置,出血量反而减少,而且穿刺时坐位或半卧位一般选择下胸部属于胸腔积液受重部位,大量细胞和沉积物于此处,故第一管不弃随不用作生化和常规,但仍留做细胞或细菌检查,而腹腔积液多处于卧位或半卧位,由于积液往往超过-ml时抽取,第一次抽管液往往处于上层和污染的原因,所以临床留标意义不大可以舍弃。
文字:汪倩倩
图片:邵宇迪、杨荷
图文排版: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