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肿瘤治疗,目前广泛应用的主要是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西医对抗性治疗模式,而中医作为我国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医学,在肿瘤治疗方面也有其独特的疗效和作用。
医院
中医科肿瘤三科
强强联合
通过建立常态化线上、线下会诊机制,积极引进国内先进、高效、经济的肿瘤治疗资源,结合中西医治疗技术来提高患者自身抵抗力、减少药物和治疗毒副作用等措施,打出了一套肿瘤治疗的“组合拳”,极大减轻了患者因放化疗产生的不良反应,有效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增加了患者对抗癌症的信心,获得了多方赞誉和认可。
中医药
治疗方式
中药贴敷治疗
消胀散
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胀、不完全性肠梗阻。
抗癌消水膏
恶性胸腔积液、腹腔积液。
止痛散
肿瘤转移引起的癌性疼痛。
止汗散
多汗症,自汗、盗汗均可。
止吐散
放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
抗癌敷贴
阳虚痰湿体质的肿瘤患者。
中药熏洗治疗
通络散
化疗引起的外周神经损伤。
中药足浴方
改善患者睡眠障碍。
中药外擦治疗
主要治疗放疗后皮肤损伤、化疗性静脉炎、化疗性黏膜炎。
中药灌肠治疗
治疗放疗引起的放射性肠炎、便秘等。
针灸+电针治疗
患者肿瘤患者各种常见疼痛、肢体麻木等症状。
穴位注射治疗
预防及缓解恶心、呕吐。
拔罐疗法
疏通经络、助气行血,缓解乏困及肌肉僵硬。
中药汤剂口服治疗
降低放化疗副反应、改善症状、预防转移等。
中医药治疗肿瘤
适应症
上下拉动翻看
(1)癌症高危人群、癌前病变、康复患者的预防保健;
(2)减轻或改善肿瘤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肿瘤患者免疫功能;
(3)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4)对放疗、化疗、生物靶向治疗发挥减毒增效作用,如保护化疗后骨髓功能、减轻消化道反应、防治周围神经毒性、减轻放射性炎症、减轻靶向治疗副反应等;
(5)促进肿瘤患者手术后康复,防治复发和转移;
(6)阻断肿瘤发展,实现“带瘤生存”;
(7)中医药对癌痛、恶病质、骨转移、脑转移、恶性胸腹水等肿瘤晚期并发症的防治。这些中医治疗不仅局限于口服的汤药,还包括针灸、中药贴敷、中药外洗、中药熏蒸等;
(8)对于晚期不能手术及放化疗的患者,中医药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毛维吴瀚潘怡彤孙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