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施焕中科学网博客
年9月24日,我曾以朝阳呼吸发表的一项临床研究(RespirMed;:1-5)为基础谈特异性胸膜炎的一般临床特点,特别指出被诊断为特异性胸膜炎的患者应该采取的科学态度。特异性胸膜炎可见于所有的年龄段,但因为青年女性涉及到婚姻、妊娠及哺乳等重大事项,今天就专门谈谈这个问题。
29岁贤良淑德的小英姑娘1年多前开始每于快步走或爬楼1层时出现气促,当时未予诊治。随后1个月出现咳嗽、咳痰,为黄色粘液痰,咳嗽剧烈时出现胸痛,医院胸部CT提示两侧中等量胸腔积液、右肺不张和肺部炎症,化验结果显示为渗出液。给予抗感染治疗,咳嗽咳痰好转。
在1年多的时间里,小英因为抗核抗体多次检查发现1:阳性,在胸腔引流的同时接受口服泼尼松龙(5mg/片)6片/天、秋水仙碱0.5mg/天治疗,服用1月后激素减至4片/天,将秋水仙碱加量至1.5mg/天,并加用纷乐0.1g,每天2次。治疗2个月后激素减至2片/天,并将秋水仙碱、纷乐减停,继续服用激素1个月后(6月前)停用。上述治疗对于控制胸腔积液无效。
由于胸腔积液长期存在、反复出现,小医院,接受过很多辅助检查,甚至包括骨髓穿刺涂片和活检。总之,检查囊括了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以及恶性肿瘤有关的全部项目,始终没有得到明确的诊断。既然没有一个明确的诊断,对因治疗也就无从谈起。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和家属精神都很紧张,这是谁都能理解的。
来到朝阳呼吸就诊之后,我们也注意到小英此时无发热、咳嗽、咳痰,肺CT未见斑片影及实变影。双侧胸腔积液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与胸腔积液有关的全部检查,包括病原学和肿瘤学的检查结果全部阴性。
内科胸腔镜检查除了观察到胸壁局部小血管充血之外,没有发现壁层和脏层胸膜存在单发或多发结节、斑块、粘连、坏死等病灶。朝阳呼吸的经验表明(RespirMed;:-),几近%的结核性胸膜炎在胸腔镜下都可以肉眼观察到弥漫分布的结核病灶,所以,小英罹患结核性胸膜炎的可能性基本上被排除。
另一方面,绝大多数恶性胸腔积液在胸腔镜下也会看到病灶(Respiration;90:-)。也就是,一次胸腔镜检查不发现恶性肿瘤,那么胸腔积液由肿瘤引起的引起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小英在此之前曾在院外查过PET-CT,没有异常发现。最重要的线索在于,她在前来朝阳呼吸求诊之前,胸腔积液存在的时间已经超过1年。我们反复强调,几乎所有的非特异性胸膜炎经过一年的严密随访,患者仍然存活而且一般情况良好,则几乎不可能为恶性(RespirMed;:1-5)。所以,小英罹患恶性胸腔积液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去年有一位移民澳洲多年的小姐姐回北京看病,她发现双侧胸腔积液多年。与小英的情况相类似,多方检查没有发现明确的病因而被诊断为非特异性胸膜炎。小姐姐在澳洲接受了右侧胸膜固定术,此后右侧胸腔积液得以控制,但左侧情况照旧,间隔一段时间必须胸穿排液。由于固定术导致胸膜纤维化,小姐姐感觉右胸出现难以忍受的压迫感,所以不会考虑行左侧固定术。
遇到这样的情况,确实没有十全十美的处理办法。在国内因为没有内用滑石粉,连胸膜固定术都无法实施,只能在呼吸困难无法忍受时给予排液以缓解症状。非特异性胸膜炎的发病与性别及年龄无关,治疗原则没有差别。那么,对于年轻女性而言,被诊断非特异性胸膜炎,渗出性胸腔积液长期存在、反复出现,可以考虑妊娠吗?
还是以前的观点,在排除肿瘤和结核之后,重点排除与免疫性疾病有关的可能性。如果所有的免疫学指标包括血管炎指标都正常,有必要间隔一段时间再行复查。如果反复化验都是阴性结果,再次回到“非特异性”这个出发点。
如果非特异性胸膜炎出现胸腔积液的量较大,需要定期或不定期排液,此时考虑妊娠不合适。如果是微量胸腔积液,尤其是间断出现,观察时间超过1年无明显增多,并且不需要胸穿排液,则是可以考虑妊娠的。在这里微量的意思是,仰卧位CT显示胸腔积液的厚度不超过1cm。
虽然微量胸腔积液不是妊娠的绝对禁忌症,但每次常规的产检时应该以超声监测双侧胸腔,以观察胸腔积液量的变化。超声本身对于母亲和胎儿均无损害作用,可以放心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