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R手术的基本步骤和并发症

STER技术既完整切除了肿瘤又保持了消化道的完整性,降低了术后消化道瘘的出现和胸腹腔继发感染的概率,STER既不同于传统内镜下胃肠腔内治疗,也不同于经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手术(NOTES)的胃肠腔外内镜治疗,而是巧妙利用了消化道黏膜和固有肌层之间的空间进行操作。鉴于STER技术的优势,近年来得到了极大的推广。

操作步骤

(1)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左侧卧位。术前30min给予静脉滴注抗生素。所有手术均采用二氧化碳注气泵进行注气。

(2)内镜寻找到肿瘤,并准确定位;

(3)建立黏膜下隧道。显露肿瘤选择距离SMT进口侧5cm处食管黏膜切开,黏膜下注射混合液(2-3ml靛胭脂、1ml肾上腺素和ml生理盐水),纵行切开黏膜l.5-2.0cm,初步分离切开黏膜下组织,内镜即可借助头端透明帽沿切口进入黏膜下,逐步分离黏膜下层,在黏膜层和肌层之间形成一纵行隧道,分离直至跨过肿瘤肛侧1-2cm,充分显露肿瘤,建立隧道过程中注意避免黏膜面损伤,

(4)胃镜直视下完整切除肿瘤。沿肿瘤周围分离固有肌层,保持瘤体包膜完整,将瘤体至固有肌层剥离,尽量避免损伤食管黏膜,

(5)缝合隧道入口:肿瘤切除后,创面止血,内镜退出隧道,直视应用4-6枚金属夹完整对缝黏膜切口。

STER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及处理

STER术中并发症主要包括黏膜层损伤和各种气体相关并发症,如皮下气肿、气胸或气腹。对于手术过程中出现的黏膜层损伤甚至穿孔,多可采用金属夹夹闭,必要时胃镜监视下放置胃肠减压管。而术中皮下气肿(表现为面部、颈部、胸壁或阴囊气肿)和纵隔气肿(胃镜可发现会厌部肿胀)常无需特殊处理,一般会自行消退。术中发生严重气胸者(手术过程中气道压力超过30mmHg,血氧饱和度小于90%,胸部行X线检查),予胸腔闭式引流后,常可继续手术。术中明显气腹者,通过14G穿刺针于右下腹麦氏点穿刺放气后,常无需特殊处理。由于体内二氧化碳较空气弥散和吸收快,建议内镜治疗中使用二氧化碳灌注,一旦发生气肿、气胸或气腹,二氧化碳可很快吸收,症状得到及时控制。

STER术后常见发症主要包括发热、疼痛、气体相关并发症、胸腔积液以及肺部少量炎性反应等。对于术后发热或剧烈疼痛者,行胸部CT检查往往可发现多种气体相关并发症、胸腔积液以及肺部少量炎性反应等。术后如有纵隔、皮下气肿及轻度气胸(肺压缩体积小于30%),若患者呼吸平稳、血氧饱和度大于95%,常无需特殊处理;对于肺压缩体积超过30%的气胸,可使用临床常用的静脉穿刺导管于锁骨中线与第二肋间隙交界处行胸腔穿刺闭式引流。对于膈下少量游离气体,无明显症状者,气体一般可自行吸收,如腹胀明显,可行胃肠减压,必要时可用14G穿刺针进行腹腔穿刺放气。STER术后胸腔积液量少且无发热者,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吸收;对于较大量胸腔积液、影响呼吸以及持续高热者,应及时于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术后CT显示的肺部少量炎性反应或节段性肺不张,常由手术创伤和剌激所导致,多为非感染性炎性反应,经加强化痰等保守治疗常能好转。

隧道内感染甚至消化道瘘是STER术后的较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术中保持黏膜的完整性是预防术后隧道内感染或消化道瘘的关键。有时由于患者肿瘤较大并呈不规则生长,术中出现了较大面积的黏膜损伤。尽管损伤创面采用金属夹成功闭,但术后因张力较大或坏死出现金属夹脱落,最终导致隧道内感染。一旦隧道内感染或瘘出现,可采用金属夹或食管覆膜支架堵塞瘘口,保持通畅引流并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动画视频

由于海博刀将注水、切割、止血等功能集于一身,在隧道建立过程中大大缩短了时间,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在STER治疗中被广泛使用。以下使用海博刀演示STER的手术过程

文章和视频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

长按







































头部白癜风用什么药
白癫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ongqiangjiyea.com/xqyz/2090.html